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高福委員:讓世界共享中國健康方案
H5N1、SARS、H7N9、MARS……近年來,各種新生突發病原接踵而至。作為傳染病領域的科學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以及他的課題組也忙得不可開交。
高福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重要病毒的病原,尤其是病毒突破種間屏障跨種傳播的機制,即分析新生突發病原是怎么從感染一個物種跨到感染另一個物種。
“衛生部門和農業部門解答what(病毒是什么)的問題,我的課題組是解答why(為什么感染)和how(如何感染)的問題。”高福說他的團隊的研究都是基礎研究,但基礎研究的積累可以幫助指導疾病的預防控制。因為在回答了how和why的問題之后,接下來的預防控制就好辦了。
作為“海歸”科學家,高福也在回國之后的14年歷程中,利用團隊的基礎研究指導了多起重大傳染病的科學防控。
圖為高福(圖1右一)參加援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醫療隊工作場景。
圖2中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
祖國能夠提供更好的發展舞臺
2004年3月11日,對高福而言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他結束了13年游學生涯只身回國,并以“海歸”科學家的身份加盟中國科學院,擔任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在新的工作崗位,高福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傳播、感染機制與宿主細胞免疫,以及公共衛生政策與全球健康策略研究。
對于自己的“海歸”身份,高福并沒有特別的情結。許多人常常對“海歸”科學家有一種特有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是“放棄了國外優渥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帶著一腔愛國熱情,毅然回到祖國”,高福并不這樣認為。
“回國,是因為祖國能夠為我的事業提供更好的發展舞臺,讓我能夠在這個舞臺上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關于回國原因,高福的答案與很多科學家不太一樣。
高福的理想,是做科學研究。這是在他還年幼時,就已經樹立的理想。
“其實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懷有一份‘科學理想’,我也不例外。”高福并不認為自己執著于理想有什么特殊,甚至于認為這樣的執著,是一個時代的人的共性。
正如我們追溯新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那1979年打開的第一扇“窗”———經濟特區則需我們永遠銘記一樣,這一年,高福也進入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期,參加高考。
命運并非一直垂青有夢想的人。高福的高考,與第一志愿失之交臂。最終,他被并不感興趣的山西農業大學一個專業錄取。雖然心有不甘,高福也沒有放棄這樣的讀書機會,因為跟沒有念過多少書的父輩相比,讀大學是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但高福并不想服從命運安排,而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決定改投傳染病學專業。這樣的規劃,需要他在完成本專業學業的前提下,擠出時間學習英語、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
對高福來說,最大的難關并不是跨專業,而是18歲之前就沒有接觸過的英語。為了學好英語,1980年,高福借錢花180元購買了一臺錄音機。
“因為家境一般,這臺錄音機對我而言可謂‘天價’。那個年代我一件襯衫需要白天穿晚上洗,然后第二天再穿,但購買錄音機時我并沒有猶豫。”對夢想的執著,也讓高福的選擇變得果敢。
大學畢業后,高福如愿以償考上了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就此將職業理想真正與傳染病學結合起來。
讀書、留校任教、搞科研,成為之后幾年高福的主要人生軌跡。這軌跡在高福30歲那年,再次發生了新的轉折。為了更好地學習國際上有關傳染病學研究的理念和方法,高福分別赴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和工作。這種游學經歷,一去就是13年。
“出國留學,是為了在專業上能有更好建樹。回國,則是因為近幾十年來我們國家所取得的發展成就,能夠為我提供更加廣闊的事業發展舞臺。”高福坦言,在他所從事的新發、突發傳染病研究領域,中科院的硬件比國外要好。并且,在他回國擔任所長時,中科院還為他配備了很強的科研團隊,這讓他在國外十幾年積累的科研理念、思考和抱負能夠得到充分的釋放與實踐。
科學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在學生們的心目中,高福是“‘超高產’院士”。
因為,如今的高福,已經在《科學》、《自然》、《細胞》、《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等五大頂級學術期刊上取得了“大滿貫”。這樣的收獲在科學家中,可謂鳳毛麟角。
與學術成果“大滿貫”相應的,則是多年來高福所帶領的研究組取得了多項世界性突破,并代表了這一領域世界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平。比如,高福團隊最早系統性揭示了包括H5N1、H7N9、甲型流感及新型蝙蝠流感在內的不同亞型流感病毒,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和耐藥機制。
時光回溯至2013年。突如其來的H7N9疫情,讓傳染病學領域的科學家們迅速進入“戰時”工作狀態。面對疫情,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快速組建了聯合攻關團隊,時任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的高福便帶領團隊投身到H7N9病毒分子機制的研究中。
“實際上,當時國家并沒有限定我們出研究成果的時間,但我們根據經驗積累盡力做好時間安排,并夜以繼日地工作。因為,我們要爭分奪秒地和病毒搶時間,盡早破譯病毒的傳播機制,以防范其發生大規模的流行。”高福介紹。
這項研究最終領先美國、英國、荷蘭等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界交出了一份舉足輕重的“文章”。在文章中,高福團隊不僅從宏觀生態學解答了病毒的來源,也就是溯源研究,最后定位于活禽市場;還從分子水平解答了H7N9病毒能感染人的原因,從而為人類預防、控制甚至攻克傳染病毒奠定基礎。
對于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的研究,高福團隊也同樣讓世界矚目。
2015年,韓國暴發MERS,引起全球高度關注。作為韓國的鄰國,中國也是受MERS疫情影響的國家之一,并有一名在韓國發病的病人來到了中國。
“我常常把MERS叫做‘SARS的弟弟或者妹妹’,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這種病毒的危害力。但MERS并沒有像SARS一樣在我國興風作浪,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國的疾控能力和疾控體系在SARS之后得到充分完善和加強,因此我們迅速找到了這位病人并將其隔離起來,控制了疫情在我國傳播的可能性。”高福向記者介紹。
事實上,早在2012年9月,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首次在沙特被發現后,高福就已經帶領他的團隊開始了相關研究,并闡明了MERS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機制。2015年,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株人源化的中和抗體,該抗體無論在MERS病毒感染前和感染后使用,都能有效清除小鼠體內病毒,因此有望成為預防和治療MERS的候選藥物。
對于這些研究成果的獲得,高福并不意外。恰恰相反,追求世界性突破是他的團隊開展科研的重要原則。因為在高福看來,技術求同,科學求異,科學研究只有尋求領域內可以引領世界的突破點,才有意義。
“其實,科研貴在‘頂天立地’。頂天,就是研究世界上最關鍵的、最難回答的科學問題。立地,就是要解決國民經濟主戰場需要的問題,要讓科研成果用之于民、惠之于民。”高福慶幸自己選擇了回國,因為在國外,他可能只能成為一個小領域的專家。但在中國,他卻可以做一些頂天立地的事。
回望回國后的科研突破,高福直言,是時代賦予了他更大的舞臺。他還表示,科學家能夠收獲一份“頂天立地”的事業,已經是國家和社會給予的最珍貴嘉獎。
讓中國健康方案惠及世界
“傳染病無國界,病毒旅行也不需要簽證。”這是高福常常掛在嘴邊兒的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打了一個噴嚏,多倫多救護車滿街跑’。說的就是香港人打了一個噴嚏,多倫多老太太乘飛機回國,第二天多倫多就出現SARS疫情了。MERS疫情傳播同樣如此。”高福感慨道。
也正是因為傳染病在世界各國都可能橫行霸道,對于傳染病領域的科學家而言,常常需要在疫情暴發時,沖在第一線。哪怕這疫情,并非發生在自己的祖國。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高福主動請纓參加第一批援塞醫療隊,帶領中國疾控中心移動實驗室檢測隊奔赴塞拉利昂。
中國醫療隊抵達時,正值埃博拉攻勢最為兇猛、感染人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加的時期。當時,塞拉利昂政府正在組織人手對感染者進行挨家挨戶的排查,他們急需國際援助。
就在中國醫療隊抵達的同時,由于擔心感染,美歐和日本的援助組織正在撤走大批醫務人員及志愿者。中國醫療隊此行,也因此多了些壯烈的意味。特別是當醫療隊員看到天空中隨處盤旋的埃博拉宿主果蝠,以及因感染埃博拉倒在路邊水坑的居民時,心情凝重復雜。
埃博拉是生物安全等級為最高級別四級的病毒。因此,對埃博拉的檢測試驗重要又需要格外謹慎。這是因為,如果把一個正常人當成埃博拉患者,那他就被推向死亡的深淵,如果把一個埃博拉患者錯當成正常人,一旦他回家,就會把致命的疫情傳染給身邊的人;另一方面,隊員們處理樣本的時候,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玻璃殘渣刺破手套,造成感染。
“可我們來不及恐懼。在重大傳染病疫情暴發時,傳染病領域的專家們總是第一時間奔赴一線與病毒戰斗,這是職業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使然。”高福說。
2014年11月,中國首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在工作了兩個多月之后,出色完成了任務:完成了170余人的基因測序,21位醫務人員實現了“零感染”、患者“零交叉感染”的目標。
中國醫療隊的工作也收獲了極高的國際評價。時任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不止在一個場合贊揚過中國的援助和中國隊員們忘我的工作精神。中國人的友善和敬業,也給其他國家的醫療工作者以及當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全球化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世界需要共建健康命運共同體。因此傳染病暴發也不再是一地一國之事,所以中國援助塞拉利昂,不僅僅是擔負起一個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更是將疾病預防和控制的關口前移。”高福這樣評價這次對外醫療援助。
“其實,公共衛生服務曾經是中國的短板。這也是我國在SARS事件時防控不力的重要原因。但是SARS事件讓我們警醒,隨后的工作是我國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飛速發展;埃博拉事件,則讓公眾看到中國的公共衛生走向了世界。實際上,近幾十年來,國際上發生的許多公共衛生事件,都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聲音,都有中國醫療隊實施國際援助的聲音。所以說,我們在國際公共衛生事件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現在,我們也正在幫助非洲建立非洲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繼續貢獻中國方案。”未來,對于世界各國繼續共享中國的健康方案,高福也充滿信心。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中國健康方案 政協委員 中科院院士 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