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陳百靈委員:中醫藥學生培養要“聚焦主業”
中醫養生漸成為社會新風氣,有良好的中醫養生知識和技能的職業人員供不應求。然而,我國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并不能完美匹配社會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陳百靈認為,目前我國中醫藥院校教育在遵循中醫藥教育規律和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推進內涵式發展和強化中醫原創思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中醫藥院校教育與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緊密結合有待加強;中醫藥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材建設亟待加強;師資隊伍總量不足、水平不高,高水平教師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中醫藥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固;中醫藥臨床實踐基地建設滯后,醫療機構臨床教學意識和能力弱化,中醫藥人員職業素養和臨床診療能力培養有待加強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中醫藥院校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學進行改革。”陳百靈說。
在招生方面,陳百靈建議允許獨立設置的中醫藥院校通過自主招生等途徑,招收有中醫家傳背景或傳統文化功底深厚、熱愛中醫藥學、有較大中醫藥發展潛力的學生,以及吸引有相關學科背景的學生學習中醫,提升中醫藥生源質量。
在教育教學方面,陳百靈則建議改革現有中醫藥專業課程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推進,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堅持以中醫專業課、專業基礎課教學為主,整合西醫課程,優化非專業課程,強化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經典理論學習。
陳百靈還特別指出,在課程設置、招生招錄考試等方面,允許醫古文代替外語,淡化或取消中醫藥臨床專業對外語的硬性要求,改變目前在校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學習外語的問題。“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外語翻譯設備已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工作和生活不時之需,讓對于外語沒有興趣和需求的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學習外語得不償失。”
此外,提升中醫臨床教學水平也是陳百靈十分關注的問題。她建議,加大對中醫臨床教學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遴選、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臨床教學示范基地,強化高校附屬醫院臨床教育職能,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和中醫臨床診療能力的培養。鼓勵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教學名師為本科生授課,支持中醫藥院校專任教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用老師豐富的中醫臨床診療經驗和自身的成長感悟教育學生,提高學生對中醫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中醫藥 中醫 陳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