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懷素墨跡《自敘帖》魅影的背后
——關于書法造假個案的研究
懷素《自敘帖》(局部)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作為草書中的狂草,至唐代已經發展到了歷史的巔峰。張旭和懷素成為了登峰造極的兩位擅長狂草的書法大家,千百年來無人能夠在草書這一書體上,逾越他們所創造的藝術高度。而作為狂草的典范之作,傳承至今的唐僧懷素《自敘帖》,因其尺幅巨大,結字優美,氣勢撼人,顯然是影響力最大的狂草名帖,聲震古今。
人民政協報 孫煒
一、 懷素其人與《自敘帖》
懷素(725-785)者,唐代僧人也。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據其《自敘帖》中的自我介紹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睹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游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也就是說,懷素自小出家當了和尚,平日喜愛書法藝術,因為看不到前輩先賢的名篇力作,所以自己跑來了京師首都,拜會當代名公。
紙本墨跡的《自敘帖》,縱28.3厘米,橫775厘米,126行,698字,現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章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80余字自敘其生平大略;第二部分,節錄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展示“開士懷素,僧中之英”、“縱橫不群,迅疾駭人”的“草圣”氣象;第三部分,將同時代的名家如張謂、虞象、朱逵、李舟、許瑝、戴叔倫、竇冀、錢起等八人的贈詩,摘其精要錄之。
懷素像 蘇文 繪
從彼時京師名流給懷素的這些贈詩中,可以了解到許多鮮活的信息,這為我們認識一個真實的懷素,大有裨益。
首先,大書法家顏真卿比懷素年長16歲,寫《懷素上人草書歌序》稱贊懷素是“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時,他自己已是刑部尚書,時在唐肅宗朝,依舊口口聲聲稱其為“師”。“師”字可當二講:一,是指和尚師傅;二,在造詣上,可當書法老師。而懷素當年才30多歲,足見懷素出名很早,名揚京城,備受贊譽。這說明唐代的文壇,十分開明,并沒有因為懷素是一位來自偏遠地方的年輕人,而遭遇鄙視。
其次,懷素出道時,另一位擅長狂草的大書法家張旭去世不久,“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這一稱謂的組合便已出現,并延續至今。懷素寫書法時的狀態是怎樣的?張謂的詩是這樣描述的:“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戴叔倫說,“馳豪驟墨劇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說明懷素在創作時,類似手舞足蹈,非常迅速,非常興奮,也非常夸張。一筆書來,一氣呵成。
這里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懷素創作書法時一定要喝酒,酒至半酣、甚至醉酒的狀態,才能技壓四座。戴叔倫詩云:“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大家欽佩之余,問懷素創作的奧妙?通俗點說,就是問他“您為什么要這么寫?”懷素答,“寫作之前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寫。”結論是慣性使然。
懷素和尚不僅吃酒,而且還食葷,他寫過著名的《食魚帖》,自謂“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有學者研究認為,這是緣于懷素信奉南宗禪,而南宗禪在惠能的弟子懷讓(677~744)時期,于戒律的修持上出現了松動。當有僧徒問是否可以吃酒肉時?懷讓答道:“要吃,是你的祿;不吃,是你的福。”由于此時的南宗禪并未達到晚唐的狂禪階段,禪僧的思想處于發展演變期,人們對禪僧不守戒律的行為還不太能接受。因此懷素一方面飲酒食肉,頗有些特立獨行的況味;一方面又常常感到不便,有些扭捏,“為常流所笑”。
懷素的作品,留存至今者還有不少,如《苦筍帖》、《東陵圣母帖》、《論書帖》、《食魚帖》、《千字文》等,當然最著名的還是這本《自敘帖》。
啟功先生(1912-2005)
二、 《自敘帖》是否是真跡?
懷素《自敘帖》所著文章的內容,見載于北宋朱長文《墨池編》卷四、宋代陳思《書苑菁華》卷十八、《全唐文拾遺》卷四九。
問題是,懷素墨跡《自敘帖》是否是真跡?頗值得探討。
這個問題的引出,其實只有30多年的時間。1983年《文物》12期發表了啟功先生的文章《論懷素〈自敘帖〉墨跡本》,指出《自敘帖》墨跡“現在看到重摹者有意影射蘇藏本的行為,知摹者不是專為留一個真帖影子,而是要偽造冒充來欺騙人,那便直接稱它是偽本,也并不算不公平了。”1991年5月,啟功先生又寫了《論懷素〈自敘帖〉墨跡本與宋刻本》一文(《啟功全集》第三卷),再次闡述了自己認為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懷素《自敘帖》是重摹本而非真跡的觀點。
現在我們來簡單探討一下懷素墨跡《自敘帖》的傳承歷史。
《石渠寶笈》所記懷素《自敘帖》墨跡本后,有一段曾紆的題跋,寫于宋紹興二年:“藏真《自敘》,世傳有三:一在蜀中石陽休家,黃魯直以魚箋臨數本者是也;一在馮當世家后歸尚方;一在蘇子美家。此本是也。元祐庚午蘇液攜至東都,與米元章觀于天清寺,舊有元章及薛道祖、劉巨濟諸公題識,皆不復見。蘇黃門題字乃在八年之后。”
這段跋后,明代的文徵明還有一段跋:“余按米氏《寶章待訪錄》云:‘懷素《自敘》在蘇泌家,前一紙破碎不存,其父舜欽補之,又嘗見石刻有舜欽自題云:素師《自敘》前紙糜潰不可綴輯,書以補之。’此帖前六行,紙墨微異,隱然有補處,而乃無此跋,不知何也。”
懷素《自敘帖》(局部)原作
這里需要重點解釋一下米元章的眼力及他的鑒定標準。米元章,即米芾,宋代最為顯赫的大鑒藏家。在當時,宋代大多數人認為的“真跡”,其實是指接近于某人的書寫風格,而非我們今天所確指的真跡,就應該是原紙上的作者原作。但是,米芾對真跡的認識,比他同時代的人都嚴格,已經與我們今天的看法是一致的。他有句著名的話:“嫗來鵝去已千年,莫怪癡兒收蠟紙。”意思是指,王羲之距離宋代已經很遙遠了,極難見其真跡,所以不要怪我連復制的蠟紙也要收藏了。蠟紙,就是鉤填本的復制贗本。作為大收藏家,米芾也感嘆在收藏不到真跡的時候,只能收藏復制品了。
米芾指出,懷素的《自敘帖》真跡在蘇泌家,這是可信的,但是他同時還指出,“前一紙破碎不存,其父舜欽補之。”就是說,在宋代時,懷素《自敘帖》真跡“前一紙”已經是修補過的了。誰修補的,就是蘇泌的父親蘇舜欽。蘇舜欽自己也承認,“素師《自敘》前紙糜潰不可綴輯,書以補之。”
還要說明的是,以上文徵明的這段跋,本是寫在明人的石刻本上的,后來被人揭裱后移植到懷素《自敘帖》墨跡本上來的。而割裱是很常見的作偽伎倆,就是把真的題跋來配贗作,起到障眼法的作用,以期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
懷素《自敘帖》(局部)拓本
三、 《自敘帖》是怎樣造出來的?
啟功先生論證懷素《自敘帖》墨跡本非真跡,還有許多證據,此文不再引述。我們現在可以嘗試著來探討一下,懷素《自敘帖》墨跡本的造假,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或許是一個有趣而實用的問題。
在千變萬化的書畫造假之中,其實最難鑒定其真偽的并不是書法作品,而是繪畫。從一些造假的案例來分析,因為造假者在描摹時,常常是把墨色和顏料一層層覆蓋上去的,于是把造假時的筆觸“馬腳”給掩蓋了,“罪證”因此而毀滅。特別是,生活在后世的人,很少有機會看到原作與贗品同時存世,難以讓人對校——因為原作是標準器,也是照妖鏡,所有的贗作在原作的對比之下,很難躲得過去,終究要原形畢露。這就是導致書畫鑒定中所遇到真假莫辨的主要問題,常常是令人愁白了少年頭!
古時書法的復制——我們不說造假,因為古人最初的動機是為了學習和傳播,是一種別無選擇而為之的無奈之舉。而最能忠實反映原作面貌的復制手段,就是鉤摹。比如,唐代馮承素的神龍本《蘭亭序》等。這類的仿本還是比較好鑒定的,因為在復制時,使用的是雙鉤,墨色重疊,臨光一照,馬腳畢現。另一路,是對著原作臨摹,也會因為筆速遲緩而神采渙散,露出端倪,尤其是在破鋒的時候,一筆不能畫出雙杈,如果再添一筆的話,也會露出復制的尾巴。于是我們就可以捉住這條尾巴!
最難鑒定其真偽的,就是像懷素《自敘帖》墨跡本的這一路。啟功先生說,“利用原作的干筆較多,連描帶擦,使觀者望去,儼然是那種燥墨率筆所寫成的。這類摹本,有時反比那些筆畫光滑、墨氣濕潤的字跡效果更加逼真,可以懷素《自敘帖》為例。”(啟功《論懷素〈自敘帖〉墨跡本》)
復制者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效果呢?細思量,怕是唯有一途:
首先,你必須具備很高的藝術修養,能夠吃透懷素的藝術風格,并加以勤學苦練。這在沒有現代復印技術的古代,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因為上佳的“真跡”畢竟極少,不是普通人隨手可得的。所以,真正的古代復制高手,常常是那些筆墨名家。比如宋代的書法大家米芾,是也。因此,我們懷疑這件懷素《自敘帖》墨跡本的造假,與明代的翰墨大家文徵明有著直接的關系,聽起來有些駭世驚俗,但不是沒有一點兒道理的。
其次,作偽的技法,必須嫻熟。該細筆的時候必須收斂,該潑辣的地方必須果敢,方才可以留下可供“干筆較多,連描帶擦”的余地。
再者,你還要老天幫忙——讓原作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讓人看不見原作,也就死無對證矣。
不過,再狡猾的狐貍也難逃脫好獵手。滿腹經綸的啟功先生,正是通過對史籍的考據,捉住了造假者的咸豬手。啟先生這種“辦案”的思路和方法,給人以啟迪,為后世所敬仰。
但是,另有一些學者堅信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件懷素《自敘帖》,就是真跡,也有其自己的說法,在此不贅述矣。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懷素 《自敘帖》 啟功 真跡 原作 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