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故宮老照片特展穿越時代變遷——
感受紅墻禁宮之中的“光影百年”
神武門及紫禁城全景 1925-1949年攝
照片可以看見故宮博物院匾額,應為1925年以后所攝。
一路沿著神武門充滿古樸皇家氣派的漫坡拾階而上,階道旁點綴著老照片內容的道旗,其中特別設置的數個紫禁城景觀的今昔“穿越照” ,讓觀眾在登臨神武門城樓之前,就恍如一步步穿越光影、感受到百年歷史的時代變遷。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90華誕之年,近日,作為院慶系列展覽之一的“光影百年——故宮老照片特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揭開神秘面紗。展覽持續至7月17日,但因部分展出文物的特殊性,其中32件(冊)珍貴實物限期展出一個月。本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后故宮老照片的第一次展出,于“院慶”之年推出,更平添了幾分“鑒往知來”的深遠內涵。
一幅巨大的《太和殿廣場》中,一半是黑白照片,一人穿著泛白色的古舊長袍站立在荒草叢生的正殿前,另一半拼版繁華的現世景象,游客們身著五顏六色的衣裳,成群結隊往來于殿前。——以20世紀初拍攝的老照片與2015年新攝同一場景局部合成的這幅作品,也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看后非常感慨的一張。對于此次展覽,單霽翔表示:“19世紀前半葉,隨著攝影術在歐洲誕生,人類進入以設備和光線記錄圖像的影像時代,之后,攝影術以非凡的紀實功能,伴隨著社會動蕩進入中國,進而風靡朝野,故宮因此留下了數萬件舊藏照片,成為特藏文獻中最形象、最生動且蘊蓄極富的一個門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本院陸續將老照片整理公布,大量散片加上成套圖像,整體可謂稀見、獨特、珍貴,一直為社會各界所關注。此次得以展出,著意展現時代的變遷。 ”
太和門北望太和殿 20世紀初攝 五人合影居中者為吳瀛,其1924年受聘為清室善后委員會顧問,清點故宮文物,后任故宮博物院秘書。
神武門城樓上的展廳面積并不大,但在有限的展陳空間里,從宣紙書法寫就的前言,到展廳中充滿明清古典建筑映襯的展示氛圍。展覽將中外攝影師、照相館及“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建院初期拍攝的不同攝影風格的照片兼采,從肖像照、生活照、團體照到散片、組照、套照、系列照,從早期的蛋白紙質、銀鹽紙質到玻璃底片,展出影像內容豐富,且兼顧了近代中國攝影的發展歷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清宮重要人物和家族的特制之作等故宮博物院僅存孤品系首次發布,同時,一些業已不存的建筑影像和歷史名人、家族群像影像的展出也顯現出本次展覽在文物史料與學術文獻方面的可貴之處。
作為展覽第一部分,“殿堂余暉”單元突出靜態的“宮” ,以皇家建筑為主,通過這些往日端嚴萬方的殿堂和亭臺軒榭,依稀可以折射出由盛轉衰的清朝統治和行將結束的封建時代,將大內建筑和陳設、皇家宮苑、皇家陵寢由內向外逐層展示,此時體現時代變遷和城市內涵的古建皇家園囿多已退去往昔的輝煌,與盛世相去甚遠。如同走入畫中人,接下來的“群像浮光”單元突出展示動態的“人” ,生活在清宮及環繞于其周圍的人物影像被直觀呈現,老照片原件使眾多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影像以最原始的形態鮮活反映,展覽中首次面世的大幅《慈禧太后七旬大壽全身像》 ,配有雕刻相框,上懸銅鉤,絲簾垂遮,代表了當時的制作水平。舊時的宮殿烘托出舊時的人物,特定的場景鋪墊出一個個真實的歷史畫面,輔以《清末皇室人物譜系圖》表等多種展陳形式加強了觀眾對歷史人物關系的理解。此外,少量的宮廷生活照為嚴肅的主題增添了些許娛樂性。
溥儀三妹韞穎像 20世紀初攝 愛新覺羅·韞穎,英文名“Lily”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
“興業圖強”作為第三單元,將眼界投注于更加寬闊的社會生活。除一直被高度關注的“清宮”題材外,這一部分涵蓋了百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外交、風土、民情諸多領域,展覽特別選取“創練新軍”“新式教育”“興辦工業”“修建鐵路”等晚清至民國初實施的系列新政中的強國重策,力圖體現出國人的自強不息與多方探索,展示中國新經濟初起的振奮局面和圖景。在展覽形式上,將影像四周和背面的片言只語,那些或題寫或印制或后人整理加注的文字信息盡量呈現,這些拍攝者姓名、照相館名稱、拍攝對象職銜和姓名,拍攝時期、地點和背景及進呈官員所加按語等極為有助于今人了解老照片的相關背景和內容,也成為整理、識別和考查近現代我國攝影發展歷史的重要依據。
“清室善后委員會同仁進行點查工作”“故宮博物院同仁合影”“故宮博物院于御花園舉辦游園會接待來賓”“第一批古物南遷文物箱在太和門前廣場集中” ……最后的“禁宮新生”單元,立足展現新興的“院” ,從首開皇宮社會化的先例,到完成從“宮”到“院”的過渡和變革,以故宮建院初期歷史沿革的照片再現90年前那段篳路藍縷的歷史。而這亦從另一角度給出了這些影像資料留存的由來——目前,故宮博物院藏老照片近兩萬張、玻璃底片兩萬余張,從清代道光末年到民國晚期,其影像收藏時間跨度相對集中,題材多類并舉、家國兼顧,覆蓋了中國照片數量從較少到驟然增加的不同時期,多方面立體地展現世紀之交、時代交替時期的宮廷和社會的內憂外患、新舊鼎革、東西交融的國家世態。
武備學堂各生伏案圖 19世紀80年代攝
縱觀展覽,以清末民初的一個歷史時段作為展覽主線,“光影百年——故宮老照片特展”用精挑細選出的近300件展品,串聯起“殿堂余暉”“群像浮光”“興業圖強”“禁宮新生”四個單元,影像畫面“凝固”于歷史的瞬間,其原汁原味的歷史場景見證了百年前的建筑沿革、人事變換、王朝更替和社會變遷,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使人在欣賞、感懷與思考中充分領略到老照片作為特藏的文獻價值與藝術魅力。
氣球釋放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攝 《太湖秋操照片》第175幀,原題作“十月二十五日氣球初起之景況”。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老照片 紫禁城 時代變遷 故宮博物院 故宮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