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吳昌德常委: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吳昌德常委代表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的發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可謂抓一代、促兩代、影響好幾代。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17%,但由于底子薄、欠賬多,仍是一大短板,入園難入園貴是百姓關注的民生難題。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5月,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專門赴陜西、湖北開展調研。委員們深切感到:幼教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國強!以下問題需重視:
一是普惠性資源供給不足。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缺口9500所,學位缺口190萬。“鄉村弱、城鎮擠”、“公辦園少,民辦園貴”現象普遍存在,全國公辦園僅占37.8%,17個省份不到30%,調研組所到的湖北僅26%;民辦園中普惠性園占比不到一半,不少省份不足1/3。
二是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學前教育僅占4%,各級各類教育中占比最低,明顯低于同等普及水平國家8%—10%的水平。公辦園收費標準偏低,如西安市仍執行1999年收費標準,省級示范公辦園每月每生僅收130元,運轉艱難。民辦園分類管理、分類收費政策不到位,對普惠性民辦園補助力度弱,僅9個省出臺補助標準,生均每月大多不足500元,激勵效應不明顯。某些大型學前教育集團快速擴張甚至野蠻生長,逐漸形成壟斷收費態勢,有的每月收費高達2萬元,某學前教育集團年凈利率高達64%。
三是小區配套園政策未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城鎮小區要按人口規模配建幼兒園并交政府統籌安排,提供普惠性服務。經排查,全國共應配建4.33萬所幼兒園,其中應建未建5844所、建后未辦成公辦園或普惠園的12556所。長久以來,住建、規劃、市場監管、財政、編制等有關部門之間未形成有效合力,對小區配套園的興建、移交缺乏約束機制,當前補建、回收、移交工作困難重重。
四是師資瓶頸仍待解決。幼師數量嚴重不足,目前專任教師缺口52萬人,保育員缺口64萬人。培養體系不健全,整體質量不高,編制難解決,待遇偏低,如西安市十年工齡合同制幼師每月收入僅3000元,職業缺乏吸引力。社會上對幼教行業存在偏見,優秀人才不愿學幼師、學了幼師不愿從事幼教,已有師資也在不斷流失。
建議:
一、 強化落實政府責任,大力發展普惠園。將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規劃、投入、教師、監管等責任,確保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指導推動各地出臺普惠性幼兒園管理辦法,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標準、補助標準及扶持政策。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多為老百姓提供“離家近一點,價格低一點,質量好一點”的普惠性資源。
二、 繼續加大財政投入,科學建立成本分擔機制。逐步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用于學前教育的比例。科學核定辦園成本,實事求是制定收費政策,確定政府、家庭、社會的合理分擔比例,建立幼兒園收費適時動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普惠性民辦園的收費指導價,遏制營利性幼兒園過度逐利。
三、 落實小區配套園政策,完善監管體系。督促各地深入做好小區配套園整改工作,使其回歸公共服務屬性,疏通城鎮普惠性資源供給堵點。新建城鎮小區和農村社區,要將配套園建設用地納入規劃,加強對建設、驗收、移交等環節的監管,確保建成公辦園或普惠園。健全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監管機制,強化對幼兒園收費、安全、衛生、保教等動態監管。
四、 加強幼教師資培養,提高教師待遇和職業吸引力。健全培養體系,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幼師素質。加快解決編制問題,對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實行同工同酬同待遇。指導民辦園參照公辦園水平,合理確定教師待遇標準。加快學前教育立法,依法保障幼師權益。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原副主任(正戰區職),上將軍銜)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