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別再以秋天的名義貼秋膘
夏天炎熱的氣候,人們往往食欲不振,很少吃肉。進入深秋,日漸寒冷的天氣讓人們食欲大增,于是在秋天開始變本加厲吃,蔬菜、水果已經滿足不了突如其來的胃口,大口吃肉就變成了秋天的日常。我國有一個“貼秋膘”的傳統(tǒng)說法:多吃多貼膘,讓身體做好過冬御寒的準備。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yī)院腎病、脾胃病科主任醫(yī)師王祥生提醒,夏天人體內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耗損不少,秋季適當進補能增加機體抵抗力。相比傳統(tǒng)以肉貼膘的進補習慣,大家應該采取平補、慢補的方式,以恢復和調節(jié)人體各臟器機能,才能真正補到位,切忌盲目“貼膘”。
正確理解貼秋膘的習俗
王祥生介紹,“貼秋膘”習俗起始于清朝,尤其在北方地區(qū)民間流行較甚。一是因為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民吃肉貼膘好有勁農忙;二是從文化講,我國唐朝、元朝、清朝等朝代,以胖為美,秋季吃好既可防病又可養(yǎng)生;三是北方冬天寒冷,貼秋膘可以御寒,幫助度過寒冷的冬季。王祥生認為,現(xiàn)在的人們勞動的機會少,普遍營養(yǎng)過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日的“貼秋膘”習俗已經失去傳統(tǒng)意義上的“食肉進補”之意,只應把“貼秋膘”當成一種社會節(jié)日文化。從當今科學發(fā)展角度看,傳統(tǒng)“貼秋膘”習俗缺少科學性,秋季飲食養(yǎng)生保健應以滋陰潤燥為原則,慎貼秋膘。
避免盲目“貼秋膘”
“秋天補得好,一冬病不找”,但前提是要補得好,如果補過了頭,每天的熱量攝入大于消耗,“貼膘”很快會演變成發(fā)福,高血壓、冠心病等就會接踵而至。王祥生建議,以下幾類人切不可盲目貼秋膘:老年人、兒童、胃火旺盛者及胃腸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患者一定慎貼秋膘,以免因為短時間食用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引發(fā)或加重原有疾病。
中醫(yī)認為貼秋膘一定要因人而異、因人而補。對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貼秋膘;對于體重偏低的,特別是屬于低體重的,可以適當“貼秋膘”。(王碧輝)
編輯:趙彥
關鍵詞:貼秋膘 秋季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