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張海峰:飄揚在國旗上的旋律

2016年08月01日 09:21 | 作者:張海峰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

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9周年,社會各界慶祝活動紛紛展開,其中介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的有關文藝講座活動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歡迎。張海峰團長一直致力于解放軍軍樂的創作、實踐工作,并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擔任聯合軍樂團總指揮。本次講壇是張海峰團長在國家圖書館藝術培訓中心的講演,現將內容記錄整理發表,以饗讀者。

張海峰

張海峰,指揮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指揮。2001年他在荷蘭獲得第十四屆世界音樂競賽暨第九屆指揮大賽第一名——最高獎“金指揮棒獎”。2015年他擔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聯合軍樂團總指揮。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完成國家和軍隊重要內外事司禮演奏和音樂會演出千余場次。他作為發起人,成立了國內第一支流行管樂隊,至今演出數百場;先后指揮錄制了《金之狂飆》之一、之二,《大蘋果》等管樂交響樂專輯。

張海峰在“九三閱兵”儀式上擔任總指揮

張海峰在“九三閱兵”儀式上擔任總指揮

精彩閱讀:

■一個國家需要一種精神,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一個軍隊需要一種精神,那么現在的我們更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軍樂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根本完成不了這種全天候的任務。

■藝術對于藝術家來說是永無止境的,更不是以排名得來的。而對于我來說,作為一名指揮家,我能給中國的管樂和軍樂帶來什么或者留下什么,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不斷敦促我學習的動力。

鼓舞人心的“軍樂精神”

“軍樂精神”這4個字,是我去年參加“九三閱兵”儀式訓練時在聯合軍樂團訓練場上提出來的。

去年的1月份,我從美國學習回來,就接到了軍樂團黨委交給的任務——負責“九三閱兵”的人員訓練和業務工作。我們聯合軍樂團的組建是2月份。人員的組建是從當時七大軍區的15家大單位進行考察選拔。我們分了8個組,考察了20多天,55支樂隊,從中抽調了1200名軍樂戰士。其中,從三個專業團體———解放軍軍樂團、武警軍樂團和海軍軍樂團中抽調了300多人,從其他部隊抽調了871名,來共同參加“九三閱兵”的軍樂演奏。我們考察的行程近兩萬五千里,相當于一條長征的路線。我們選調好了以后,4月份公布的人數和名單,6月份來到北京參加集訓。

聯合軍樂團,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軍樂團,一個是聯合。從1949年的開國大典閱兵,到去年的“九三閱兵”,一共是15次閱兵,這15次閱兵我們都叫聯合軍樂團,但隨著閱兵的結束,聯合軍樂團就隨之解散了,因為人員是從全國各個部隊選拔上來的,任務完成還要回到各自的部隊。

其實他們從2月份就已經開始訓練了,到了2015年的6月3日,聯合軍樂團集體進駐閱兵村,開始集中訓練,為期3個月。特別是練到7月底的時候,很多戰士已經過了剛來北京時的緊張感和興奮勁兒,漸漸就開始松弛了,心里松懈,但是我知道這樣的狀態是肯定不行的。有一天,我在閱兵訓練場上對著戰士們說:“一個國家需要一種精神,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一個軍隊需要一種精神,那么現在的我們更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軍樂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根本完成不了這種全天候的任務。”

我父親也是軍樂人,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參加閱兵。我參加了4次閱兵,我和我父親加起來總共參加了13次閱兵,我的家庭成了“閱兵第一家庭”。由于這些經驗,我知道閱兵場上需要一種怎樣的狀態。軍樂不同于歌劇、舞劇、音樂劇、交響樂等在室內演出的任何一種舞臺藝術,它產生于戰爭時期,是以鼓舞戰士作戰為目的的藝術形式。它產生于拿破侖的部隊,是在作戰部隊方陣的最前面,相當于我們古時候作戰用的戰鼓;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全天候演奏。

我們是軍人,穿上軍裝就叫軍樂團,脫下軍裝就叫管樂團,我們來完成這次重大任務,頂著北京七八月的大太陽,已經訓練了兩個月了,每個人的皮膚都是黝黑黝黑的,那么就差最后一個月堅持不下去了?面對著他們,我就脫口而出了這么一個詞——軍樂精神。這也是我這個有著30多年軍齡的“老”軍人的一種人生感悟吧。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我們根本完成不了15次大閱兵,我參加了4次集訓,什么惡劣的天氣都碰到過,曾在地面溫度50度的訓練場上演奏,也在雷電交加的暴雨下指揮,只要演習不結束,我們就不能停下。沒有一種精神是根本堅持不下來的,后來事實證明,我們真就是靠著這種精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閱兵任務的。

我很喜歡《士兵突擊》中的一句話,“不拋棄,不放棄”。我們最后上場的是1200人,有1300人參加訓練,其中100人是候補隊員。我對他們說,作為總指揮,我的目標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你們中任何一個,希望每一位參加訓練的人都要有一股精神,堅持到底。記得去年7月中旬的一次,那天北京的室外溫度近40度,閱兵村的訓練場上的溫度達到了50度,我們軍樂團跟徒步方隊一起進行合練,當我指揮到一半兒的時候,我把墨鏡戴上了,因為我的眼淚下來了,我眼睜睜地看著我的1300名隊員中有100多人在酷暑中倒下……當時的那種場景不忍不能任由自己,訓練還在進行中,不能停止。

從此,我們聯合軍樂團就開始了加量訓練。從上午8點半到中午11點半,中間只休息一次,下午2點繼續練。北京的七八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暴雨最集中的時候。在離閱兵還有10天的時候,8月23日,我們就偏偏遇上了北京的暴雨天氣,但是時間緊,我們只能冒雨進行排練、演奏。這就是我們需要具有的軍樂精神。“九三閱兵”當天,一個也沒有倒下,就是靠著這股精神堅持下來的。

后來,閱兵結束,我們聯合軍樂團的戰士們就要離開的時候,有一次在餐廳我看到了他們,他們就讓我簽名,簽“軍樂精神”,他們穿的都是訓練時的圓領衫,于是我就在他們的圓領衫上簽下了“軍樂精神”4個字。當時我特別好奇,問他們為什么要簽這4個字,他們說就是這種精神一直支撐著自己,使他們堅持了下去,完成了任務。這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軍樂精神”不是我研究出來的,因為軍樂精神一直都在,它是我們國家15次閱兵場上一代代軍樂人長期積淀、凝結形成的一種精神。

編輯:邢賀揚

1 2 3

關鍵詞:張海峰 指揮 軍樂精神 九三閱兵 軍樂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