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記者調查:探尋國外“工匠精神”的精髓
英國薩維爾街西裝——世界男裝的工藝典范
在倫敦市中心有一條長300多米的大街——薩維爾街,身著這條街出品的定制西裝已成為世界各國名流的身份象征。拿破侖三世、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英國查爾斯王儲……都曾身著過這條街出品的定制西裝。數百年來,薩維爾街追求極致、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被譽為世界男裝的工藝典范。
記者拜訪過薩維爾街的一家百年老店——韋爾什&杰弗里斯。店鋪的女合伙人全英梅對記者說,這里的裁縫追求極致,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也要把西裝品質從99%提高到99.99%。
完成一套全定制西裝需至少50個小時,經7個人之手,客人往往需要等待兩三個月。“為了量體裁衣,裁縫們需要測量50多處地方,記錄顧客的身高、肌肉形狀、體型等細節,”全英梅說。
她介紹,全定制西裝最基本的標準是不能在衣服外部看到車線,扣眼周圍的線均為手工縫制。
“最近,一位80多歲的老顧客拿了件1950年做的西裝回店里修補,”她說,“這不算最久的,我還修補過一件1932年做的西裝。不管年代多久遠,我們一直保存著當年為顧客定制西裝時記錄的信息。丘吉爾曾是我們的顧客,我們至今保存著他年輕時在這里定制的軍裝。”
日本制刀傳統——千年技藝傳承
從火爐用鉗子夾出燒得通紅的鋼塊,山田佳孝嫻熟地掄起鐵錘鍛打起來,火花四濺,但山田卻未穿戴任何防護。“打刀20多年,我知道火花怎么飛濺,一點也不怕,”看到退后躲避的記者,山田笑著說。
山田佳孝今年44歲,是京都百年老店“金高刀具店”的一名打刀匠。“金高刀具店”藏身于京都鬧市區,外觀一點也不起眼,但卻有著200多年的歷史。在日本,打刀匠作為一種職業起源于公元12世紀前后,千百年來一代代打刀匠探索鉆研,創造出獨特的日式制刀工藝,并傳承至今。
日本刀具的一大特點是,刀背和刀刃分別由軟鐵和硬鋼兩種不同材質的原料熔煉鍛接而成,對溫控的要求十分嚴苛。但在山田的作坊里,沒有測溫儀,爐溫控制全靠山田的眼睛。“我看一眼爐內鋼塊的顏色,就知道溫度,”山田說,爐內鋼塊超過一定溫度后,溫度變化引起的色差極小,因此溫度拿捏很考驗工匠的水平。
生于打刀世家,山田從小就給第六代傳人父親磨刀打雜。20歲那年,父親決定傳授他鍛打技藝,但在入門頭3年只讓他干一件事——敲碎木炭。
原來,對日本傳統制刀業來說,如何將整塊的長條木炭均勻地敲打成最適合燒煉的形狀,也是一門很重要的技術。“我一開始很不解,后來才得知業內有‘入門敲炭三年’一說。學徒若不真正立志成為打刀匠,耐得住寂寞,不可能熬得過去,”山田說。
在日本,掌握鍛打、淬火、研磨等技術,成長為一名獨立的合格打刀匠,至少需要10年功夫。山田已在窄小的作坊里敲敲打打了20多年。如今他的鍛打技術爐火純青,蜚聲日本國內外。
“我愛打刀,一輩子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自己的手藝一點點進步,而不是錢越掙越多。”山田接著告訴記者,每把刀都刻有他的名字,“聽到顧客說金高刀具好使,就是對我最大的褒獎”。(完)(參與記者馮玉婧、蘭熙、劉芳、楊昕怡、吳叢司、沈紅輝、劉秀玲)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工匠精神 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