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密集恐懼” “臉盲癥”:聽起來時髦也是病
恐懼多表現為眩暈、心跳加速等
一位臨床心理學家表示,每個人的恐懼癥狀表現略有差別,但總的來說,在人們的恐懼反應中,都會包括這幾種:眩暈、心跳加速、顫抖或其他身體不適表現;恐懼及驚慌;無法從所畏懼的環境中轉移注意力及逃離環境急切欲望。
綜合國外相關報道及文獻,一些心理學組織的分類對于恐懼進行了分類,主要包括特定恐懼(對特定物體或環境的恐懼,包括四個類別,動物、藥物、自然環境及某些環境,如高處、電梯、駕駛等)、社交恐懼、廣場恐懼癥(在公共場合或者開闊的地方停留的極端恐懼,害怕到公共場所或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幽閉恐懼癥(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等在內的一系列疾病都屬于這個范疇,即焦慮的一種。其中,社交恐懼是指在眾人面前會有一種極為強烈的尷尬感,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們往往害怕在眾人面前完成諸如吃飯、說話等,如果不經治療,社交恐懼癥會愈發嚴重,而我們常說的密集恐懼癥只是其中一種病癥表現,即人們置身于某種事物密集出現的環境中時會產生恐懼情緒。
需經專業人士診斷,治療以行為療法為主
恐懼癥的治療僅能通過專業的精神健康專家借助臨床技能且參考特定標準進行。據了解,目前兩種比較普遍采用的治療方法為藥物療法與行為療法。很多臨床醫生更傾向于首先嘗試行為療法,僅在需要時借助藥物。
而在行為療法中,最為普遍接受的行為療法之一為認知行為療法,臨床工作者與患者共同處于所恐懼的環境下,并通過改變患者的一些想法來改變恐懼反應,這種暴露療法是目前對于恐懼癥的療法中是最為普遍的認知行為療法。
藥物療法則主要會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也有人發現了替代療法及放松療法等,但這些方法僅可以在專業人士的監督下進行,也有一些恐懼癥會隨著時間更加嚴重。
■ 不可不知
“臉盲癥”由腦部受傷所致
除了各種恐懼癥之外,“臉盲癥”也是人們不陌生的詞匯,更多時候,普通人口中的臉盲癥指對人的面部特征并不敏感,剛剛認識的人可能在第二次見面時又成為陌生人一般,或者要通過面部特征以外的其他特點來識別周圍人,又或者覺得周圍大多數人都長得差不多,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嚴格來說,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用法并不恰當,與疾病真正所指有較大差距。臉盲癥是一種疾病,由腦部受傷所致,嚴重時對于親近的人也無法通過面部特征進行識別。
陳海波表示,臉盲癥也被稱為面孔遺忘癥,而人們經常用到的“臉盲癥”并不是醫學上的面孔遺忘癥。具體說來,面孔遺忘癥只是一種癥狀表現,究其原因,與先天因素無關,主要在于人體大腦頂部的一些部位受到損傷之后,進而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其中,記不住人的面孔便是一種表現。這種疾病的癥狀特點在于,患者單獨通過面部無法辨認,即便是非常親近的人,也如同陌生人一般,無法認出。“對于這類患者來說,借助聲音仍然可以進行識別。”
臨床中極為罕見
至于面孔遺忘癥的治療,陳海波表示,要針對發病原因,因為多種原因都可能使腦部受到傷害出現,舉例來說,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等)便有可能導致面孔遺忘癥。
陳海波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面孔遺忘癥仍屬于比較罕見的疾病,臨床中極為少見。“我在臨床中還沒碰到過這樣的病例,一些文獻及報告中會偶爾出現,我曾經在國內的一些報告中看到過幾個關于這類疾病患者的介紹。”(記者 張秀蘭)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時髦病 密集恐懼 臉盲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