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央行: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
此次降準的精準味道更濃,改革味道更濃。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一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逐步形成,將會使更多企業受益,讓金融供給更優
央行近日宣布,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可用于發放民營、小微企業貸款。
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是近年金融宏觀調控的常用工具。去年,央行就實施了4次定向降準措施,今年初又全面降準一個百分點。這些舉措對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比而言,此次降準的“面”沒有那么寬,僅從量上看,動作也沒有以往大,但其中的政策內涵卻有許多值得咀嚼之處。
這次降準不一般,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意圖不變,精準味道更濃。
定向降準市場已很熟悉,但這次“定”得更為精準。相比大型商業銀行,中小銀行與民營、小微企業往往貼得更近。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絕大多數是服務縣域的中小金融機構,扎根基層,服務普惠金融。對這些接“地氣”的金融機構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有利于更直接地增加小微金融供給;而作為支農支小的主力軍,發揮好縣域農商行的作用,也有助于填補金融尚未覆蓋的空白地帶。
此次降準聚焦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于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其資金流向也用于發放民營、小微企業貸款。雖然只涉及部分銀行,釋放的資金規模并不算多,但卻有望四兩撥千斤,“小”降準發揮大作用。正如某農商行負責人所說,這部分資金有利于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縣域農商行與當地經濟共生共榮,在企業經營遇到資金瓶頸的情況下,一定程度讓利給企業是銀行可以且應該做的。
這次降準不一般,準備金率制度基本框架浮出水面,改革味道更濃。
與以往的降準舉措相比,此次定向降準的一大看點是,著眼于建立政策框架,成為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處理好總量和結構的關系,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和信貸資金配置。制度是管長遠的。從普遍降準,到定向降準,再到近期有關準備金率框架的建立,可以看出,突出改革、完善制度是金融政策的一大發力方向。這次定向降準,不僅是政策的變化,也是在制度層面邁出的關鍵一步,將從機制上更有力支持中小銀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
改革的成效如何理解?簡言之,檔次簡并,制度框架更清晰。之前的存款準備金率大體有三個基準檔,其中農信社等執行較低一檔的存款準備金率,部分農商行執行與股份制銀行相同的中間檔存款準備金率,另一部分農商行則執行略低于中間檔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其中,存在一些劃分不夠精簡的情況。經過調整后,服務縣域的農商行標準真正明確,符合條件的農商行均可與農信社并檔,執行相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而簡并了存款準備金率檔次。由此,我國的存款準備金制度將形成更加清晰簡明的框架。
不只是檔次劃分更清晰,在三個基準檔次的基礎上還有兩項優惠,享受優惠后,金融機構實際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要比基準檔更低一些。這樣的制度框架,兼顧了防范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此次進一步梳理“三檔兩優”框架,更加簡化了政策體系,對金融機構的引導作用更明確,操作性更強。
從這次降準中,我們看到正在“進行時”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期待,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一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逐步形成,將會使更多企業受益,讓金融供給更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降準 準備金 金融 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