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范志紅:中國人對于食用乳制品的益處了解還不夠全面
中新網9月28日電 近日,多家權威機構聯合發起的《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首次提出“奶商”的概念,從“喝奶意識、喝奶知識和喝奶行為”三個維度,對中國人的喝奶現狀進行了深入研究,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得分僅為60.6分,意味著國人的喝奶意識、喝奶知識和喝奶行為均處于低位,那么,國人對喝牛奶的認識如何?如何提升國人奶制品的消費量?不同年齡段如何選擇奶制品?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對這些問題進行專業解答。
中國人對于食用奶類的益處了解還不夠全面
牛奶,是世界公認的營養飲品。然而,范志紅教授指出,國人對牛奶的認知,除了知道它能夠補充人體營養之外,對于食用奶類的益處了解還不夠全面,比如,絕大多數老百姓并不知道,喝奶對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好處,以及在預防肥胖方面的作用,因此他們在選擇奶制品時,動力還不夠。
范志紅進一步舉例說,對于高血壓患者,他們需要更多的鉀、鈣、鎂等礦物質,而奶制品不僅富含鈣,它的鉀含量其實也不算太低,適合于高血壓患者食用。最近兩年的多項研究也證明,奶制品攝入比較充足的時候,患中風的風險也會下降。因此,范志紅建議,高血壓人群、腦血栓等群人,應該積極地攝入奶類,尤其可以喝一些含糖量較低的酸奶。
而對于有預防肥胖需求的人群來說,選擇用牛奶、酸奶來替代提供高熱量、高卡路里的餅干、零食、薯片、蛋糕等零食,長胖的風險會減小,因為牛奶提供的綜合營養價值要遠遠優于這些零食。
因而,從一定程度上,對于《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所顯示的從來不喝牛奶的4%的人群而言,認識不到奶的益處或許是其不喝牛奶的重要原因。
提升奶制品的消費量,多樣化的食用方式是關鍵
中國的乳制品消費習慣,決定了大部分人喜歡用“喝”而不是“吃”的方式食用牛奶。而在國外,牛奶被做成奶酪等食品,人們不僅“喝”也“吃”牛奶。那么,按照國人的飲食習慣,如何提高奶制品的消費量?
范志紅表示,人們完全可以按照他們的體質狀況和他們的口味喜好來選擇自己容易接受、容易操作的奶制品,而不是僅僅是喝牛奶。比如,部分成年人喝牛奶感覺到肚子不太舒服,可以考慮喝酸奶,也可以考慮喝羊奶;還可以把奶類納入到其他食品當中,比如早餐時把牛奶放在燕麥粥里邊,也可以考慮把牛奶放到饅頭、餅、面包里邊,這樣做出來的面食香味、色澤、口感都會更好。
此外,對于中老年人而言,并不一定要選擇牛奶,也可以考慮選擇酸奶,因為酸奶經過乳酸菌的發酵能夠更好消化吸收,對老年人腸胃也很友好,也不容易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而針對部分老年人認為酸奶涼、寒,會導致肚子不舒服,范志紅指出,酸奶不一定要吃涼的,也可以捂熱了再吃,或者說可以把它和一些熱的食品搭配吃,甚至兌一些熱的牛奶一起喝等等。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食用牛奶,牛奶的消費量自然就多了。
不同年齡段和有特殊需求的人,如何正確喝奶?
比如,對于青少年、對于孕婦而言,應該如何喝奶,才能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
范志紅指出,發育期的青少年,因為長個長得快,骨骼的生長也需要大量的鈣來支持,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長得高一些,在青少年時期,應該適量地多攝入一些鈣,包括每天增加半斤奶制品。
而孕婦則是非常適合喝牛奶,或者是其他的乳制品,而且比一般人更重要。因為孕婦在胎兒孕育過程當中,不僅要補充自己所需的鈣,還需要提供胎兒所需的鈣。因此,孕婦應該比正常情況多喝一杯奶。一般國內外提倡孕婦和哺乳媽媽每天喝兩杯牛奶,大概就是一斤左右的量。
對于更年期的女性,范志紅建議,應該和其他年齡的成年人一樣堅持攝入足夠多的鈣,甚至還要適當地加量,但加量的話可以通過多種食物來加。同時,增加的奶量要用來替代那些不健康的食品,而不是主食或者蔬菜,否則不一定就很健康。此外,奶只是骨骼健康的貢獻者之一,不能替代運動,也不提供其他足夠的鉀、鎂等營養物質,還是需要吃足夠的蔬菜類的食物和豆類的食物。
最后,范志紅指出,奶類和魚、蛋、蔬菜、糧食等食品一樣,是我們健康膳食餐盤里的一部分,都可以給人體帶來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既不用夸大它,也不用貶低它,應該科學地認識其益處,科學地食用,在這方面,國人還需要更多的科普教育。
編輯:趙彥
關鍵詞:范志紅 中國人 食用乳制品 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