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政務新媒體建設須告別“紙上重視”
為促進各地環保兩微加強管理、提升質量,生態環境部近期對兩微賬號進行了檢查梳理,查驗日常發稿情況特別是重點稿件轉發情況。檢查發現,各省(區、市)和大部分地市環保部門兩微運行狀況良好,但也有部分地市環保部門兩微未按要求轉發重點文章,特別是存在“有平臺無運營”“零發稿”或久不更新的現象。(4月24日澎湃新聞)
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就政務新媒體工作,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務新媒體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當前一些政務新媒體存在‘有平臺無運營’‘有帳號無監管’‘有發布無審核’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工作要求,指出要完善政務新媒體的考核監督機制,力圖以此倒逼政務新媒體建設步入良性軌道。
時隔近一年,生態環境部的檢查表明,此前存在的老問題如今依然存在。除了“零發稿”這類赤裸的“挑釁”,如遼寧“丹東市環境保護局”等地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時間最長的竟然自2013年1月22日之后便未更新。雖然總體來看,這類情況是“少數派”的存在,但其性質之惡劣,實在又無法不讓人引起重視。此外,更讓人難免發問的是:類似的情況,是否也在其他領域的政務新媒體中存在?
這并非杞人憂天的擔憂。所謂的政務新媒體,不僅包括政務微博、微信,還包括政務APP。截至2017年11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共計推出政務APP共計514個。然而,今年2月央視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功能不完善,用戶體驗差之外,有的政務APP甚至根本無法運行,點開即閃退。更具標本意義的調查,來自中國軟件測評中心——70多家國家部委和32家省級政府、網站政務APP,逾四成存在“使用難”問題。
從《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務新媒體工作的通知》來看,國家層面推動政務新媒體建設的決心很大。無論是明確主體責任、強化引導回應,還是完善考核問責,相應的機制構架要求可謂“應有盡有”。但目前的現狀表明,一些地方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形式主義作風——將《通知》予以印發傳達便匆匆了事。無疑,得不到有力的執行,再好的制度也無法發揮效力。
政務新媒體建設必須告別“紙上重視”。互聯網時代,做強政務新媒體工作,有助于更好地傳播政府聲音、開展政策解讀、回應公眾關切,既給政府“加分”,也讓民眾“得利”。輕視或敷衍的工作姿態,只會徒留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僅給公眾帶不來半點好處,也嚴重有損政府的形象與公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政務 媒體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