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實業為本,一座“老牌工業城市”的守正出新

2018年01月04日 09:30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相比吸人眼球的一線、“新一線”,這不是什么顯赫的大城市,只是一座位于山東半島東部,黃海、渤海之濱的普通港城——煙臺。

提到它的名字,人們最先想到的通常是蘋果和海鮮,偶爾會有人想起東巡至此的秦皇漢武、全真道士王重陽或過海的八仙。談論山東的人們,說得更多的是濟南和青島;談論環渤海港口的人們,提得更多的是青島和大連。

外地人也許并不知道,煙臺這個默默發展的城市有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經濟總量超過省會城市濟南,常年位居山東全省第二,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6925.7億元,在全國城市中位列第19名;如果剔除地位特殊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煙臺排在蘇州、無錫、佛山之后,其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四名。

煙臺真有這么強?初聽到這些數字的人常常會被“反差”驚到。

“規模以上工業支撐了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軍。”煙臺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劉福生告訴記者,2016年,煙臺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3萬億元、利潤1169.6億元,均居山東省第一位,被工信部提名為“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并獲國務院表彰激勵。

“工業”,是煙臺發展的關鍵詞:全市近五成生產總值和稅收、六成以上實際利用外資、七成以上勞動就業、九成以上進出口都來自“規模以上工業”——這組數字,足以闡釋煙臺幾十年來對發展工業的“不拋棄不放棄”,始終將之作為立市之本。

“以前只知道煙臺是個海邊的旅游城市,不知道它還是工業重鎮!”這是經常接待省外媒體的煙臺市外宣辦工作人員屢屢聽到的感嘆。

正因為是個老牌工業城市,所以傳統產業占比高,進入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后,煙臺也流露出些許負重前行的姿態。

但是,這個習慣默默努力的城市清楚自己前進的方向。

2017年9月,煙臺市強勢啟動“制造業強市”戰略,加快推動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強市邁進,傾力打造制造業強市。

“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不能走單一發展、脫實向虛的路子。”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徐州進行十九大后的首次調研時強調,“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制造業搞好,當前特別要抓好創新驅動,掌握和運用好關鍵技術。”

對煙臺而言,過去的成績正來自對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重視,應對眼下的挑戰、謀求更好的未來也要靠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發展。

2017年,煙臺不動聲色地站上了工業發展的新起點。

“煙臺制造”新腳本:低調“配角”變“主角”

今年最引人矚目的“煙臺制造”當屬由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國重器“藍鯨一號”

煙臺是個有工業基因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它是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有人曾這樣概括這座城市的歷史:“因港而立,因工而強,因開放而活”。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天津條約》原定開放山東登州為通商口岸。1861年,英國人毛里遜受英政府指派到登州籌辦開埠時,卻被“天然良港”煙臺港吸引,提出改登州為煙臺,就這樣,156年前,小城煙臺被推向世界,并迅速成為中國北方最繁榮的港口商埠,民族工業也悄然興起。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第一家工業化葡萄酒釀造企業張裕釀酒公司、第一家機械制鐘工廠煙臺寶時造鐘廠(北極星鐘表前身)、第一個彈子鎖廠煙臺程明鎖廠(三環鎖業前身)等一批民族企業相繼在這里誕生。

到1984年,改革開放初期,煙臺被列入14個沿海開放城市時,張裕葡萄酒,北極星手表、三環鎖、羅鍋香皂、飛輪罐頭等“煙臺制造”都已是享譽全國的明星產品。在鄉鎮經濟、外資經濟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煙臺的工業門類也逐漸健全,規模逐步擴大。

盡管如今,提起煙臺,人們能想到的名牌產品似乎沒有過去那么多,但“煙臺制造”從未缺席人們的生活,只是變得“低調”起來。

2003年,《人民日報》曾撰文評論煙臺的“配角經濟”,稱“配角也是主角”。根據當時的數據,國產電視機的關鍵零部件電子網目板45%由煙臺生產,國產高檔服裝面料不可缺少的“添加劑”氨綸絲25%在煙臺生產,類似的產品還有聚氨酯原料、導電玻璃、計算機鍵盤等。當時的煙臺把工業發展定位在國家主導產業鏈中的關鍵零配件、相關原材料和新技術上,并在這一位置上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

到2007年左右,煙臺已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富士康、上汽通用東岳基地等龍頭企業和整機企業,初步扭轉“配角經濟”局面為“主角經濟”。

今天,“煙臺制造”中,除了人們熟悉的葡萄酒第一品牌張裕、花生油第一品牌魯花,還有萬華、杰瑞、玲瓏、中際、招金、南山鋁業、中集來福士等業內影響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技術水平領先的知名企業,只是它們的產品,人們少有直接接觸,因而了解有限。

例如,化工巨頭萬華化學集團MDI產能世界第一,掌握著MDI全球定價權。其產品廣泛用于家電、家具、服飾、汽車內飾、醫用針管等諸多領域。

南山鋁業為高鐵動車提供鋁型材,今年更成為美國波音公司和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之一的英國羅羅公司的供貨商。

油服企業杰瑞集團研發制造了世界首臺4500型渦輪壓裂車,使中國繼美國、俄羅斯之后,成為第三個擁有渦輪裝備的國家。

中際裝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機繞組裝備生產企業。為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產品,公司負責人展示了兩臺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這不是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產品是生產這些電機中電機繞組的制造裝備。國內很多知名電機生產廠使用的都是我們家的產品。”換句話說,我們身邊家用電器和汽車中的核心部件或許就是用這家企業的產品生產出來的。

此外,今年最引人矚目的“煙臺制造”當屬由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最大、鉆井深度最深的大國重器“藍鯨一號”雙井架半潛式深海鉆井平臺。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我國首次成功試采可燃冰,承擔這一任務的這個高37層樓、甲板面積相當于標準足球場的大家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動能轉換靠創新:百年張裕推出“工業+旅游”

走進生產車間,上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幾乎看不到人,生產、灌裝、包裝,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

2017年,山東省開始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作為該試驗區的核心區之一,立足這一戰略機遇,抓好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煙臺工作的重中之重。

“轉得快轉得好,就能穩中求進、贏得主動;轉得慢轉不好,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被淘汰,我們現在到了一個關鍵節點。”劉福生說。

作為老牌工業城市,傳統產業在煙臺工業中占比很重,如何對電子信息、機械制造、食品、黃金、現代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進行升級改造,是煙臺眼下的重要課題。“創新”成為其中關鍵,一批企業通過對技術、產品、商業模式、服務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創新,做了各種嘗試和突破。

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遠的葡萄酒企業張裕,基于“工業+旅游”的全新理念和模式,著手打造占地6200畝,集葡萄示范種植、葡萄酒研發生產、主題旅游和交易展示于一體的張裕國際葡萄酒城,還專門請為美國迪士尼樂園做設計的團隊來量身打造葡萄酒主題樂園。

今年1月,酒城一期工程——生產中心項目全面投產,這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與白蘭地酒類單體生產廠房。

走進車間,上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幾乎看不到人的身影,生產、灌裝、包裝,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包裝線上,包裝機器人扭轉著機械臂機敏地抓取、拆封打包用的成品酒紙箱,AVG無人駕駛激光制導小車與其親密合作,每當機械臂要抓取的紙箱用光時,小車就自動啟動,把更多紙箱搬來補給。這種小車每次能搬重1.5噸,大大提升了搬運效率,且會在電量快要耗光時,自動跑去充電站充電。

“以前我們老廠有600多工人,搬到這邊,上了引進的新生產線后,全廠現在只有200來人。”張裕葡萄酒研發制造有限公司經理王延齡說,“我們現在一方面需要盡量安置、培訓老工人,一方面又有新的崗位急需招人,比如網絡工程師等。”

連續多年入圍中國輪胎5強、世界輪胎20強的玲瓏輪胎格外重視科技研發,在山東、北京、北美、歐洲設有4個技術研發基地,“每天我們都至少會研發出兩種新產品。”公司副總裁孫松濤說,“國內輪胎行業迄今獲得最高國家獎項的輪胎產品和關鍵技術都是玲瓏創造的。”

玲瓏輪胎近年來致力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研發環保型輪胎,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成功研制出了蒲公英概念輪胎、石墨烯補強胎面輪胎、3D打印聚氨酯輪胎等等。公司還牽頭成立蒲公英橡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集結國內研發力量,進行蒲公英橡膠的商業化開發。

孫松濤介紹,全球每年生產的天然橡膠,2/3被用于制造輪胎,我國作為天然橡膠短缺的國家,80%以上的橡膠有賴于進口。以蒲公英根部提取的天然南橡膠替代從橡膠樹中提取的天然橡膠,該技術如能成功產業化,將拓寬我國天然橡膠供應渠道,擺脫依賴進口的弊端,同時降低種植成本,減少碳排放。

傳統產業發力孕育新動能的同時,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也成為煙臺工業增長的新動能。

這些產業也許產值還不算突出,但增勢十分迅速。2016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煙臺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1.2%,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分別增長37.8%、30.7%和12.7%。

“我們現在有些創新型企業規模不大,但科技含量很高、發展很快,比如專業做紅外成像技術與MSMS傳感技術開發的睿創微納,做智慧城市方案的艾歐特,相信這類企業未來會更多,也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煙臺市經信委綜合科科長趙冰說。

定位好高不騖遠:“真金白銀”扶持制造業發展

政策力度之大,在全國領先,因為“對企業好就是對煙臺好,為企業服務就是為發展服務。”

“煙臺這個城市有種務實的特質,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趙冰說,“這不是因為煙臺人保守,而是煙臺的城市定位決定了它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們不可能跟北上廣去比拼,但我們可以找準機會,做我們自己能做的事。”

在今年煙臺市《關于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的意見(試行)》中,可以看到煙臺出臺了一系列制造業扶持獎勵政策,“真金白銀”地扶持制造業發展。

這些政策從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創新發展、支持項目建設、支持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面著手,包括:

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和50億元的信貸周轉金,緩解企業融資壓力;統籌10億元的強市專項資金,包括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于企業家國內外高端培訓;對首次入選“中國500強”“世界500強”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1000萬元獎勵;對引進建設支撐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國內高端研究機構和產業化基地,連續5年、每年給予1500萬元支持;對引進建設支撐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國內首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研究機構,給予50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整建制引進的國內外高等院校、國家級科研機構,給予不低于1億元支持;頂尖人才(團隊)帶重大項目來煙創新創業,最高可獲得1億元資助或1.5億元直投股權投資支持;市縣兩級籌集提供不少于1萬套人才公寓……

煙臺市經信委主任劉福生說,這輪政策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創全省之最,在全國領先,煙臺是要盡一切所能為建設制造業強市做后勤保障,因為“對企業好就是對煙臺好,為企業服務就是為發展服務。”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煙臺市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10億元、增長5%,實現利潤810億元、增長13.8%,兩項指標分別位居山東省第一、二位。1-8月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099億元,同比增長10.5%。

“到2020年,形成7個千億級主導產業、20個百億級龍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萬億元。”9月啟動的“制造業強市”戰略勾畫如此藍圖。

船帆已經升起,煙臺已經出發。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新起點上的煙臺,依舊還是那個并不多么醒目,但始終帶著抱負努力著的城市。(記者王京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煙臺 企業 發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