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四天三部委急出招緩解氣荒
工業用戶與居民用戶“爭氣”
除了爆棚的煤改氣,其他工業用戶對天然氣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今年的同比用量均超過過去3年的增量之和,出現了工業用戶跟居民用戶“爭氣”現象。
公開信息顯示,天然氣使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氣、發電、化工和工況企業四個領域。據中石油提供的數據,城市燃氣行業同比增長13%,發電行業同比增長28%,化肥化工同比增長25%,工礦企業同比增長21%。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預計超過2300億方,增量超過330億方,同比增幅達到17%。這個增量和增幅,相當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刷新了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量的歷史。
氣荒暴露出來了儲運設施設備(主要是管道和儲氣庫)建設的短板。目前,我國的地下儲氣庫有效工作氣量還不到60億方,僅占天然氣消費總量的3%左右,而在一些天然氣利用大國,這一比例普遍達到12%以上,如美國是16.8%,俄羅斯15.8%,德國27%,法國接近30%。
多家氣田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
天然氣漲價潮此起彼伏,以至于被稱為氣荒,保利協鑫石油天然氣集團董事長于寶東認為,這主要是受宏觀經濟趨穩向好、氣價較低、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北方清潔供暖以及政策集中配套等因素影響,天然氣消費顯著回暖,進入冬季以來增速更快,致使我國天然氣需求的增速大于天然氣供應的增速,導致了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因此,要維持天然氣市場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增加供給。
卓創分析師馮海城也認為,“在天然氣消費需求保持旺盛的情況下,為了市場平衡穩定,增加供應就成了必須面對且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石油在發給新京報記者的一份材料中稱,目前其管存及LNG罐存已達警戒線,為保障管網安全運行,保障轄區內的居民用氣,中石油已經采取多項措施。
目前,不少氣田也步入了滿負荷生產狀態。1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氣日產量攀升至1870萬立方米。澀北、東坪、馬仙三大氣田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
LNG市場成為焦點
在加快產能釋放的同時,跨地區調配天然氣已經正在加速推進。
據記者從行業人士和油氣企業了解的情況,目前氣價大漲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南方省份由于在供暖需求上遠不如北方地區,其市場較為穩定。
擁有涪陵頁巖氣等大型氣源基地的中石化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其正在積極與其他企業協調,加快管道互聯互通,采取資源串換、代輸等多種手段解決地區供需矛盾。
金聯創分析師左晨表示,“目前南北方價差拉大,南氣北上已經可達河南、安徽、山東南部一帶,長遠來看對北方價格或造成牽制,后期價格或有回落。但考慮到整體供需依舊緊張,整體跌勢不會太大”。
海外LNG的獲取也進入公眾視野。
中石油方面表示,一方面正派出多個商貿團隊全球搜尋可靠的LNG現貨資源,一方面積極與資源國溝通,避免出現減供、停供、無需下載等不確定性風險。
“中國高度重視天然氣供應保障,積極支持企業在增加國內天然氣生產的同時,多元化進口海外天然氣資源”,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2月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表示。
由于當前國內油氣體制限制原因,目前民營企業也將海外作為擴張目標。
保利協鑫石油天然氣集團董事長于寶東表示,其在東非地區的埃塞-吉布提油氣項目的基礎設計已經全部完成,預計2018年具備全面開工建設的條件,“近期,受益于氣價大漲的因素,埃塞-吉布提項目的長約銷售協議談判進展順利,預計可于近期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 對話
業內建言加快油氣體制改革
劉廣彬 卓創資訊分析師,天然氣行業專家
于寶東 保利協鑫石油天然氣集團董事長,行業資深從業者
一場持續蔓延的嚴重“氣荒”,引起了有關部門及市場的廣泛關注。11月中旬以來,國內多個地區相繼公布限氣政策,華北地區LNG價格漲幅超過60%;12月1日,液化天然氣掛牌價創出9400元/噸的歷史新高。
“氣荒”及其帶來的價格上漲,也給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帶來了新的課題和任務。這次氣荒的成因是什么?誰能從中受益,誰受到的負面沖擊最大?未來天然氣供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避免諸如此類的氣荒?
氣荒源自供需結構不平衡
新京報:目前我國天然氣/LNG主要供給渠道有哪些?近幾年來的供需結構是怎么樣的?
劉廣彬:國內天然氣的主要供應渠道有兩類:一是國內自產,二是國外進口。2017年1-10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12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2%;天然氣進口量722億立方米,增長27.5%;天然氣消費量1865億立方米,增長18.7%。在天然氣供應端,2017年整體漲勢明顯。
即使如此,面對快速增長的下游需求,特別是隨著冬季采暖季的來臨,國內天然氣市場出現明顯的供不應求。中石油預估,整個冬季采暖期,北方資源供應缺口約48億立方米。
于寶東:目前我國天然氣的主要供給渠道分為國產氣、進口氣兩種。國產氣已逐步形成常規、非常規的多元供氣局面,進口氣已形成管道氣和LNG多渠道供應格局,資源進口國超過10個。近年來,隨著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進口氣的占比逐步上升。
供需結構方面,我國于2006年開始進口LNG,2009年底開始進口中亞管道氣,2013年中緬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標志著西北、西南進口天然氣管道和海上LNG進口通道初步形成。整體看,目前國內的天然氣供應以管道氣為主。
新京報:今年的氣荒,某種程度上說是不是這種供需結構下的必然結果?
劉廣彬:目前,國內并沒有新的進口管道投產,LNG接收站數量亦不多,天然氣資源開采短期內增長潛力有限,加之儲氣調峰設施建設不足,管網聯通程度以及建設規模較小,面臨較大的下游需求增速,天然氣市場出現供應缺口也是必然。
于寶東:隨著我國清潔能源政策的大力推行,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不斷增長,國內天然氣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已經到來,我們預計天然氣將在2020年后逐步向供不應求轉變。
下游終端用戶受沖擊較大
新京報:當前“氣荒”在華北表現得特別嚴重,華北天然氣市場主要的供應商是哪些企業?
于寶東:華北地區的天然氣市場,主要的供應商以三桶油為主,在三桶油以外,還有不少第二梯隊企業,例如京能、北京燃氣、新奧等企業。當前,國家正在力促基礎設施(LNG接收站和長輸管網)向第三方準入,第二梯隊企業為彌補缺少上游資源的先天劣勢,積極參與三桶油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基礎設施領域搶灘布點。
劉廣彬:天然氣冬季供暖的主要地區是華北地區,主要氣源供應商為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其中以中石油西氣東輸以及陜京系統為主要氣源來源。
新京報:隨著氣價上漲,哪類企業受益于氣荒,哪類企業受到的負面沖擊較大?
劉廣彬:年內天然氣需求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刺激各供應商的上游生產增產增效,同時天然氣價格的上浮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些企業的收益。而對于下游終端,首先,因價格上調導致成本上浮;另外,冬季供暖用氣高峰期,部分地區工商業領域限制用氣,天然氣供應不足。
于寶東:隨著氣價上漲,我們認為受供需形勢趨緊的影響,供應商將受益于氣荒,下游終端用戶將受到負面沖擊較大,如果氣價上漲過快,甚至可能會出現煤改氣逆替代或者電代氣的可能。
新京報:作為國內大型能源企業,協鑫受到的影響怎樣?
于寶東:近期,受益于氣價大漲的因素,協鑫的埃塞-吉布提項目的長約銷售協議談判進展順利,預計可于近期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HOA。但這是個雙刃劍,協鑫國內天然氣電廠的成本壓力會上升。
加快建設儲氣調峰設施
新京報:近期出現的氣荒問題,短期內如何解決?
劉廣彬:短期來看,應加快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建設進度,快速投產進氣;另外促進天然氣管網的互聯互通,使得南北東西天然氣資源的合理調配。再者,盡快解決中亞天然氣限供問題,保證這一主干渠道的氣源供應。
于寶東:短期而言,政府可以利用綜合政策手段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其一,進一步推進價格的市場化改革,設計合適的市場激勵機制,提高供給側的積極性;其二,從霧霾治理角度出發,加大對于“煤改氣”的補貼力度,在必要時候,可以犧牲一定程度的工業用氣來滿足居民需求。
新京報:中長期內如何解決氣荒這一問題?
于寶東:對于中長期而言,建議加大油氣行業改革力度,加大儲備設施建設和管道建設,加快推進第三方行業準入機制,共同參與國家的能源保障。關于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建議堅持“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改革路線,這樣可以使得市場參與主體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公平計價,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有利于天然氣行業的健康發展。
劉廣彬:未來,應積極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對儲氣庫,提別是戰略儲氣庫的建設應盡快提上日程,各主要天然氣消費地區,特別是季節峰谷差較大的北方供暖地區,應盡快完善天然氣儲備站建設。另外,積極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機制改革,完善定價機制、管輸制度等在內的天然氣市場機制。
B04-B05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四天三部委 急出招緩解氣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