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全球共振“雙十一”彰顯中國消費力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財經觀察:全球共振“雙十一”彰顯中國消費力
新華社記者俞懋峰
今年的“雙十一”交易額再創紀錄。連日來,這一中國原創的全球消費現象引來國際輿論紛紛關注。
“想看中國消費者的實際影響力,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這樣評價。
海外觀察人士認為,從2009年至今,順應全球化之勢,“雙十一”已從中國的“購物狂歡節”演變為世界的“消費嘉年華”。它反映了中國居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掀起了新零售浪潮,在全球的共振范圍不斷擴大,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規模刷新展實力
今年“雙十一”,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及新零售概念拉動下,中國電商交易額再創新高,參與規模及影響力不斷擴大。
阿里巴巴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天貓商城總成交額達1682億元人民幣,參與“雙十一”的全球網民覆蓋225個國家和地區。路透社報道說,今年阿里巴巴“雙十一”總成交額比冰島或喀麥隆的國內生產總值還要多。
此外,京東商城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京東商城累計下單金額超過1271億元人民幣。
美國圣托馬斯大學人文與科學院副院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漢·斯托克頓說,“雙十一”發展為如此大規模的購物節,得益于電商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商發展最迅速的市場。
英國北部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戚勇強對記者說,“雙十一”交易額連年上升,表明中國社會商品極大豐富,消費者消費能力極大提高,消費理念不斷變化,電商模式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適時而變顯動力
海外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國居民消費升級是電商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電商與新零售融合發展的新趨勢為電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與往年“雙十一”相比,今年中國消費者更理性、更注重產品品質。英國皇家郵政集團中國電商業務負責人賈絲明·錢伯斯對新華社記者說,從銷售情況看,母嬰產品所占比例去年開始下降,今年進一步走低,食品和個人用品等所占比例出現增長,表明中國消費者更加成熟。
印度L&T金融控股集團經濟學家魯帕認為,中國消費者目前已進入理性階段,更注重商品質量和消費體驗。這背后是中國經濟開始由依靠出口、投資拉動向依靠消費拉動轉變。
消費升級的同時,新零售概念也在加速落地,涌現出一大批新的商業概念和模式。所謂新零售,是指緊緊圍繞消費者需求,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作為驅動,線上線下融合,提升零售行業效率和用戶體驗。
有國際媒體稱,中國在電商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今年“雙十一”使得新零售概念深入人心,這將加速相關商業形態從概念變為現實。
激發世界有潛力
憑借信息、支付、物流、規模等優勢,“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商與海外消費者、中國消費者與海外商家互聯互通的橋梁。其釋放出的經濟爆發力表明,跨境電商正在激發世界經濟增長潛力。
本月初,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馬來西亞宣布啟動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幫助聯通國家之間的貿易通道,為中小企業進入全球市場提供便利途徑。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普惠貿易”的模式將為全球釋放出更多增長潛力。
日本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趙瑋琳說,“雙十一”倍受國內外矚目,這是因為它的號召力、消費帶動能力、強大的技術后臺支持能力,以及跨境電商對世界經濟的正面影響。
英國企業已把“雙十一”列為一年中的重大促銷機會,重要性甚至已超過源于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
《2016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約37.6%;中國跨境電商零售交易額將超過3.6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幅約37%。
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商品,更充足的資本,更通暢的渠道。透過“雙十一”,世界看到中國消費的澎湃力量,也看到更多共贏的機遇。(參與記者:趙旭、易愛軍、溫希強、錢錚、高路、王忠菊、劉彤)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雙十一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