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決戰貧窮,“富口袋”離不開“富腦袋”
隨著扶貧工作深入推進,各地扶貧成果逐步顯現,不少貧困戶口袋鼓了起來,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然而,一些貧困群眾人雖富了,但卻缺斗志、沒想法、少技能,精神依舊貧瘠,成為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拔窮根、改窮相、換窮貌,扶貧是一場來不得半點含糊的硬仗。然而,窮根不單在口袋更在腦袋,拔不掉思想上的窮根,就樹不起致富奔小康的自信,還隨時可能返貧。在脫貧已取得一定成績的今天,扶志、扶智、扶能,讓貧困群眾的腦袋富起來尤為重要。
扶貧先扶志。記者在一些貧困地區采訪發現,地方政府出臺不少幫助貧困戶脫貧的產業政策,提供優厚的創業條件,但有的貧困戶怕冒險、嫌麻煩,寧愿苦熬受窮等“兜底”。人無精神不立,黨員干部急搔頭、貧困群眾坐等靠式的扶貧要不得。只有扶起了思想、扶起了觀念、扶起了信心,才能激發貧困群眾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
扶貧必扶智。貧困是物質財富的匱乏,但歸根結底是知識和文化的缺乏,大多數貧困地區群眾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脫貧門路,沒有致富頭腦,導致了貧窮的代際傳遞。豐富腦袋才能裝滿口袋,擺脫貧困離不開精神支撐,只有頭腦充盈了,才能增加貧困群眾干事創業的智慧,提高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
扶貧要扶技。身無長物、缺乏勞動技能,靠出苦力養家糊口,這是不少貧困戶長期難以脫貧的原因,也是返貧的風險所在。記者在河南蘭考的“樂器村”徐場村看到,全村學制琴,貧困戶蛻變成制琴師,吃上了“技術加藝術飯”,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狀態大為改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懷揣一技之長才是脫貧的法寶,只有增強貧困戶的技術能力,培養群眾創富的本領,才能突破“能力貧困”,跳出貧窮的惡性循環。
決戰貧窮,不僅要讓群眾的口袋鼓起來,更要讓百姓的腦袋富起來。扶志、扶智、扶能,激發出全社會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強動能,匯聚各方合力,帶領群眾更快走出貧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群眾 貧困 貧窮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