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國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古村落保護須活態(tài)傳承
古村落里藏著文化的“秘密”
“田園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當人們在展望城市的美好前景時,是以鄉(xiāng)村為原點和坐標的。
“中國古村落的美,首先在于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依存關系。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中國村落普遍因循的法則,體現了中國人尊崇自然的原則。”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所長劉托說。
他以徽州宏村為例。宏村整體布局為“牛形”,背靠的雷崗山為牛首,村口一對古樹為牛角,村中的民居群為牛身,穿村而過的邕溪為牛腸,溪水穿流于民居院落,匯入牛胃形的月塘和南湖,繞村的山溪上四座木橋為牛腿腳。
“‘牛形村’運用了類似‘仿生學’的設計手法,將村落布局與傳統(tǒng)農耕文化象征的水牛相比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萬物有靈’思想的活化。”劉托表示。
為何在古村落里走一走讓人感覺身心舒暢?劉托認為,這是因為古村落的生活節(jié)奏、簡單重復的生活模式給都市人提供了回歸心靈的鑰匙。
“傳統(tǒng)的古村落大多長年自然生長,較少外力干預,有節(jié)制,有秩序。這種美不只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更是指向人類追求自然而然的無為之美。”劉托說。
古村落歷來是實現德育教化的場所,是“躺”在大地上的傳統(tǒng)文化集成。比如懸掛在顯要位置的楹聯(lián),就是家風家教的素材。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鄒氏家祠,大廳正柱上懸掛著這樣一副楹聯(lián):“崇禮明義尊長愛幼子孫安居樂業(yè),敬祖思宗涵韜養(yǎng)略世代遠矚高瞻。”南平市政協(xié)文史研究員鄒全榮說,這副楹聯(lián)旨在告誡后人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同時也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放眼未來。
古村落建筑設計上的細節(jié)都是情感的維系。在我國傳統(tǒng)民居中,屋脊裝飾一般用龍、鳳、魚和雀鳥,但泉州古大厝用的卻是燕子。鄉(xiāng)村規(guī)劃專家駱中釗介紹說,在當地,燕子常被比喻成外出的親人。蓋房子用“雙燕歸脊”,屋脊還要起翹,傳遞著盼望親人歸的熱切心情。
而且,傳統(tǒng)民居的設計理念并不顯得陳舊。西南民族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趙兵通過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宗科鄉(xiāng)日斯?jié)M巴碉房的研究發(fā)現,這些藏族民居一般不占用平地,而是利用坡地,因地制宜,既節(jié)約了土地,又確保建筑外形優(yōu)美,而且建房時充分利用當地大量的天然泥土、木、石等資源,幾乎不產生建筑垃圾,“這和當今城市建設中過度耗用建材,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形成鮮明的對比”。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古村落 文化 遺產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