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安徽科技學院十二年探索大學生傳承“非遺”

2017年04月10日 17:40 | 作者: 王磊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近水樓臺 責無旁貸

安徽科技學院團委書記施培智來到共青團崗位之前,學校的花鼓隊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如同眾多非遺文化的現實境遇一樣,鳳陽花鼓也面臨著傳承斷檔的困境。縣里缺少專業的演出團體,校花鼓藝術團承擔了縣里的外事演出任務。

不過,在施培智和同事眼里,那時學校花鼓隊的演出形式和節目編排往往是“單兵作戰”,缺少綱領,還有些“老套”,“青春味”不夠濃厚。如何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以整體化的表演形式去演繹花鼓,形成真正的“文化產品”,成了校團委想要迫切解決的課題。“當地民間藝人的演繹和傳承有著時代局限性和家族單一性,所以我們要讓花鼓藝術完成大眾化、時尚化、青春化的轉型”。

暑期社會實踐期間,施培智帶領學生去花鼓藝術的誕生地鳳陽縣燃燈鄉進行實地調研,與民間花鼓藝人深入交談,現場請教學習,錄下影像資料,梳理編排內容。經過幾個暑假的田野調查,師生們將花鼓藝術“吃”透,將最鄉土、最真摯的藝術形態和表達方式完整地搜集起來,融入到大學生的花鼓表演中去,加深了大學生對花鼓藝術的理解。

學校邀請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指導特聘教授與指導教師,簽約專業作曲家3名,原創花鼓曲目8首,改編12首。在此基礎上,2013年9月,安徽科技學院正式推出轉型之作,原來的單個節目被整合成了主題演出“中都鼓韻”。演出圍繞歷史之遠、記憶之悲、改革之先、科院之光、復興之愿五個篇章,從歷史敘事的角度,再現花鼓的悠久歷史與社會變遷,展現鳳陽之地特有的求索精神、改革精神。

“要提高花鼓在青年中的認可度,讓大學生和青年感興趣,就要用新媒體的手段來傳播這門藝術。”據施培智介紹,學生通過校團委微信平臺“安科小團”,參與網上領票和優秀節目投票,也實現了臺上臺下的充分互動。

2013年,學校KAB創業俱樂部在校團委指導下,注冊成立中都鼓韻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參加安徽省首屆“創青春”青年創業大賽榮獲銀獎。作為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來自福建的大二學生李淑芬也是十足的“花鼓迷”。

“我們沒有舞蹈天賦,加入不了花鼓藝術團,但可以傳播花鼓藝術,將其變成文化產業。”據李淑芳介紹,公司開發出由校“鳳畫研習會”手繪的小尺寸、便攜版定制花鼓,推向市場進行銷售,同時與旅游景點、公益項目、各大劇院深度合作,面向青少年觀眾,將主題演出作為還原歷史場景教學的課堂。此舉既促進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也從市場化的角度開辟了非遺傳承的新路子。

“學校‘扎根’鳳陽,是‘近水樓臺’,傳承傳統文化,我們責無旁貸。”在施培智看來,花鼓隊的200多名隊員、校內數千名花鼓愛好者,即使他們離開校園步入社會,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起到傳播、傳承花鼓藝術的作用。

編輯:梁霄

關鍵詞:安徽科技學院 大學生 傳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