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背景
“三醫聯動”,指的是醫療、醫保、醫藥聯動。
受中共中央委托,農工黨中央將“通過‘三醫聯動’促進公立醫院改革”作為2016年大考察調研課題,力求堅持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所確定的“三醫聯動”的體制機制改革方向,選擇公立醫院改革這一醫改難題,通過開展大考察的主調研和配套預調研、協同調研、相關座談會等方式,分析主要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對策,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貢獻力量。
釋放醫改活力
使公立醫院真正自主管理
作為以醫藥衛生領域為主的民主黨派,醫改問題是農工黨中央長期關注的重點。在2016年的大考察中,農工黨中央從國家層面探索基本醫保的整合工作。不僅如此,還采取了“主次結合”、“點面配合”的調研方式,先后赴6個省市開展專題調研———
2016年2月和4月,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何維帶隊分別赴安徽省和河南省進行了預調研,就新農合開展情況、公立醫院改革對新型城鎮化的促進作用等進行專題調研;
2016年3月,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率全國政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調研組,赴北京市和浙江省進行調研;
2016年4月10日晚,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率調研組一行抵達上海,這是主調研,也標志著農工黨中央2016年大考察正式啟動。
隨后,調研組還赴安徽、河南補充調研……
通過梳理,調研組總結了各地醫改取得的積極成效和值得全國關注的創新經驗———
安徽新農合經驗。安徽2003年建立新農合制度,2008年實現全省覆蓋,形成“省級定政策、市級抓落實、縣級管執行、全省六統一”的特色,“三醫”由衛生部門統籌管理。現已完成180種常見病的病種付費改革,與醫療救助有機銜接。大病保險全覆蓋,大病保障實際補償水平近80%,超大額患者接近90%,為精準扶貧提供了有力的健康支撐。
上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經驗。上海開展實行10個區的家庭醫生制度建設試點,實行一個社區家庭醫生、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的簽約模式,優先向老人與慢病居民簽約。實現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管健康”和“管費用”并舉。
河南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經驗。河南省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納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常務副省長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各縣(市)均成立了以縣(市)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為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統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對公立醫院因為藥品零差率銷售減少的合理收入,20%由各級財政予以補償,80%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調整后的收費項目納入醫保支付,不增加群眾就醫負擔。
北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啟動。2016年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主要思路是以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來逐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建立科學補償機制,以開展藥品陽光采購降低藥品價格,置換改革空間。同時,配合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分類補償財政政策、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改革,綜合施策,實現公立醫院改革目標。
浙江省“雙下沉、兩提升”工程。浙江省借力城市優質醫療資源補基層短板,以“人才下沉、資源下沉”為手段,努力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流向基層,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率提升”,積極推進分級診療試點。
各地的環境不盡相同,但這些城市取得成績都令人矚目,也為全國醫改提供寶貴的借鑒意義。何維認為,目前國內探索了多種“三醫聯動”的醫改模式,調研所在的這些地方有較突出的代表性,也表明了“三醫聯動”對深化醫改的重要意義和有效促進作用,從側面展現了我國醫改實踐顯示出的強大創新活力與實施成效。
改革的成功關鍵在于協同各部門的合力,把握深化醫改的重點原則,確保正確的醫改方向。調研組表示,醫改進程中首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配置公共衛生和醫療衛生資源,從以治療為中心轉向以預防與康復護理為中心,建立以人為本的一體化、全周期服務模式。此外,要進一步明確公立醫院的職能定位,實現從提供醫療服務的主體,向組織實施分級診療、為基層培養和提供全科醫生、組建國家及區域慢病防控中心等新功能的方向轉變。而針對“三醫聯動”協同不足,難以形成改革合力的矛盾,要打破部門“藩籬”,建立覆蓋全國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醫療健康信息系統,加強對醫生和醫院行為的監控。還要加快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體制與機制,使公立醫院真正自主管理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