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會診城市的“停車之痛”
【編者按】
隨著汽車社會的到來,“停車之痛”逐漸成為“城市通病”。無論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還是人口只有幾萬、十幾萬的縣城和鄉鎮,停車難都給群眾出行帶來深深的煩惱和傷痛。
近日,在北京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分組討論會上,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發言時表示,北京市未來停車的發展方向是讓停車位還原其土地價值,也就是說“將來的停車位價格肯定要漲”。這一表態引發廣泛關注,支持者和反對者形成輿論交鋒。一些人認為,依靠收費手段并不能緩解停車難題,只會加劇車輛所有者的負擔。
事實上,停車收費問題早已成為社會難點之一。1月12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2016年度消費者關于價格問題的投訴中,停車收費問題“高居榜首”,投訴占比約兩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停車難?它又帶來了哪些“并發癥”?這個“城市通病”是否已成為“不治之癥”?第35期“議事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對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濤以及重慶市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進行了專訪,嘗試為破解“停車之痛”支招。
規劃短視,停車難成“城市通病”
一些地方在規劃小區和商圈時,只想到給人安張床、給商家騰個位,沒想到讓車落個腳。想到了人們會來購物,但沒想到那么多人開車來購物
記者:近年來,因為停車問題而引發的糾紛屢見報端,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停車之痛”,能否介紹一下當前各地的形勢?
程德安:城市停車難的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已經成了“城市通病”。車位的稀缺與汽車量的暴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必說,一些二三線城市甚至小城鎮也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問題。停車難不僅是一家之痛,一個小區之痛,更是一座座城市之痛,它是百姓和政府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難題。
周濤:的確如此。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比0.8,中小城市約為1比0.5,而發達國家約為1比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其中,北京市停車位缺口達250萬個,深圳、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的停車位缺口均超過150萬個。
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冷熱不均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停車位缺口主要表現在城市中心區,很多城市的外圍區域則閑置了很多車位。因此,所謂停車難問題往往也集中體現在城市中心區,特別是一些商業集中區、醫院、學校、交通樞紐和一些老舊小區等。
記者:哪些原因導致了停車難?
周濤: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機動車擁有量迅速增長,造成基本車位缺乏;二是小汽車使用量增加,出行量快速增長,造成出行車位缺乏。
停車位一般劃分為“基本車位”和“出行車位”?;拒囄皇侵冈谲囕v使用者無出行時,供車輛長時間停放、相對固定的停車位,一般是住宅停車位。其數量基本等同于城市機動車“擁有量”,每增加一輛車理論上就需要一個基本車位,屬于剛性需求;而出行車位是指在車輛使用者出行時,供車輛臨時停放的停車位,其數量跟機動車“使用量”直接相關,不屬于“剛需”,是可以調節的。而在我國幾乎所有城市中,停車位的供給主要是遵循“以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為主,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原則。
一方面,由于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造成基本車位缺口越來越大。以重慶主城區為例,汽車總量從2007年的28.2萬輛增長到2015年的110.2萬輛,年均增長10.2萬輛。另一方面,居民出行方式中,小汽車出行比例不斷攀升。以重慶主城區為例,在居民機動化出行結構中,地面公交占比從2007年的69.14%,下降到2015年的48.4%;而小汽車占比從16.4%上升到31.4%,幾乎翻了一番。小汽車出行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商業區、辦公區、醫院等區域配建停車位的缺口不斷放大,出行車位需求的增加是造成中心區停車難的又一重要原因。
程德安:車多位少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缺乏長遠規劃。一是城市建設缺乏長遠規劃。一些地方在規劃小區和商圈時,只想到給人安張床、給商家騰個位,沒想到讓車落個腳。想到了人們會來購物,但沒想到那么多人開車來購物。二是對汽車產業缺乏長遠規劃。關于汽車產業對國人生活的影響,我們缺乏長遠規劃和系統應對,只看到了汽車對GDP的貢獻,熱衷于造車賣車卻忽略了停車,直到停車難成為普遍現象時,它才進入公眾的視野。
積重難返,停車難帶來“并發癥”
為爭奪有限的停車空間,易引發車主之間的矛盾,破壞了和諧生活,降低了人們幸福指數,同時易引發公眾對城市管理能力的質疑,削弱公眾對城市管理者的認同感
記者:停車難給城市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周濤:停車難本身就是一種“城市病”,同時還帶來了多種“并發癥”。首先是引發交通擁堵。在很多城市,停車難的地方往往也是交通擁堵的地方。一個典型現象是,很多城市的商圈、醫院、中小學校周邊區域都是交通擁堵特別嚴重的區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區域往往停車需求旺盛,造成占道停車、亂停亂放等現象突出。
其次是加重環境污染。停車難導致的交通擁堵會直接增加機動車尾氣排放,加重大氣污染。同時,大量車輛由于尋找車位帶來的無效繞行交通,以及由于等待車位帶來車輛長時間怠速候車等,都會增加車輛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停車難還會間接帶來交通噪聲等問題。
程德安:此外,停車難還會削弱一個城市的競爭力。當下,城市的競爭力直接體現在運轉效率及人才驅動上,而停車難造成的擁堵將大大影響城市的效率,在造成時間及資源浪費的同時,會讓城市進一步喪失對人才的吸附力。
停車難是城市人口、交通、工業高度集中的結果,意味著城市中人地之間、人車之間的爭奪更加激烈。它不僅是系列“城市病”中的一種新病,更是短期難以愈合的“心病”。
記者:人們作為城市生活的主體,必然會因為“城市病”而受到牽連,停車難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深層次的影響?
周濤:停車難對人的行為和活動帶來巨大影響。停車難誘發了亂停車的現象,違法占道停車、人行道停車、人行橫道停車、綠化帶停車等現象層出不窮、隨處可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36個大城市的交通違法處罰中,針對不按規定停車的處罰量占比高達13.89%,居各類交通違法之首。幾乎一夜之間,到處停放、甚至到處亂停的車輛已經嚴重侵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作為城市交通最基本的選項——安全、便捷、舒適的步行,在停車難的大背景下,也幾乎成了“奢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停車 城市 交通 停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