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遭“非市場”阻力
自貿區望提速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進程中,全球貿易狀況愈加惡化,歐美大選引發的政治動蕩加重了貿易保護的情緒,甚至有引發貿易戰風險。盡管中國成為貿易保護的“受害者”,卻沒有絲毫放慢推進全球化、貿易便利化的步伐,中國積極參與的自貿區建設更成為許多國家的期待。
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貿易預警”(Global Trade Alert)數據顯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在2015年達到紀錄高位,與貿易自由化措施之比為三比一。2015年各國出臺的貿易限制措施數量較上一年增加50%;從2010年起,各國每年1至4月間僅出臺50至100個貿易限制措施,但2016年1至4月間,各國已出臺150個限制措施,凸顯貿易形勢更加嚴峻。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措施直接針對中國。商務部表示,中國一直是貿易救濟調查的主要目標國,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涉案損失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
盡管歐美呼吁對中國貿易持續施加壓力,但受貿易保護驅使的行為下將沒有贏家。
歐洲著名智庫馬達利亞加歐洲學院基金會執行主任皮埃爾·德福安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反傾銷措施僅涉及中歐雙邊貿易總量的不到2%,如果因不承認市場經濟地位影響中歐經貿大局,將得不償失。
歐洲汽車業可能因歐盟對中國部件和鋁輪轂等中間產品征收更高進口關稅而受到打擊。包括德國寶馬汽車公司以及法國標致汽車公司和雷諾公司在內的歐洲汽車生產商,目前為進口的中國鋁輪轂支付22.3%的關稅。這一從量稅目前正受到歐盟委員會的審查。
歐洲汽車業一位知情人士稱,汽車業因這些懲罰性關稅而受到打擊。這位人士還說,這些都是不必要的額外成本,汽車生產商本來可以把這些錢投資在別的地方。
其他行業也可能遭殃。德國化工產品公司瓦克化學公司向中國出口多晶硅,多晶硅在中國被用來生產太陽能電池板,而制成的太陽能電池板返銷歐洲。一些德國紡織品生產商也擔心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對于工業紡織品的生產,很多公司依靠中國基材供應。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許斌稱,如果歐盟不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公司可能面臨中方的報復措施。
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對特朗普貿易戰的可能后果進行了情景分析,結果顯示:若美國對中國、墨西哥進口商品分別征收45%和35%的關稅,中國和墨西哥也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同樣的關稅,美國將會出現進出口萎縮,國內物價上升,消費、投資連續多年低于無貿易戰的基準情形,經濟增速不斷下滑并于2019年進入經濟衰退,失業率從目前的4.9%攀升到2020年的8.6%。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也認為,如啟動貿易戰,美國經濟將會成為最大輸家。
由于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持貿易保護主張,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即將擱淺,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也被認為難逃失敗命運。這對歐盟構成一定威脅。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表示,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或將被“冷凍”相當長一段時間。德福安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對外貿易必須更多倚重歐亞大陸尤其是中國”。
歐美貿易保護下的措施不利于全球貿易發展,有觀察家認為,在此種情況下,中國積極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有望提速。包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秘魯的貿易部長最近均公開表明了積極加入RCEP并推動相關談判的態度。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6日在印度尼西亞展開了第16輪談判,亞洲開發銀行(ADB)經濟研究與區域合作部技術顧問高斯瓦米表示,“隨著TPP獲得批準的機率降低,RCEP應該會希望能盡快完成談判,以填補這個空缺……預料他們將會在2017年完成談判”。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恩加爾蒂阿斯托也于6日指出,希望能在明年完成貿易談判,“尤其是我們正面臨英國脫歐等諸多政治不確定性”。
韓國產業研究院(KIET)指出:“RCEP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主因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擴張讓亞太地區許多自由貿易協議的貿易不確定性增加。”RCEP共有16個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30.6%。
周小明認為,中國積極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進度有可能加速,但在目前“逆全球化”的潮流之下,不應低估多邊貿易協定的推動難度。(記者 閆磊)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 市場經濟地位 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