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走近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民族文藝代表民族精神和根
“縣級院團能夠站在國家級會演的舞臺上,這在全國性的文藝會演中是鮮見的。給基層院團以展示的機會,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基層的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成長,也繁榮、活躍了文藝市場,有效地傳承、保護了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焙盥段瘑T認為。
本屆會演上演的43臺演出中,15臺受到國家藝術基金資助,4個省市的參演劇目由縣級院團擔綱,還有多部劇目是由自治州級院團承擔。
在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韓子勇看來,這正是國家文化主管部門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精神,通過推進我國藝術治理方式的“管”“辦”分離,激發各級文化單位和文藝工作者的活力,撬動文藝生態變革的最好體現。
“全國的各級院團,不管身處何地,只要有想法,打開國家藝術基金的官網,不需要和任何主管部門打報告、寫申請,只要按照國家藝術資金的申報要求,在網上遞交提交相應的創作材料就可。”采訪中,韓子勇還為記者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創立于2014年的國家藝術基金就像一個點亮藝術種子的孵化器,“你有點子,我給你買肥料的錢,讓你悉心培植萌芽的種子,給它施肥、澆水,讓它茁壯出果。”
此外,國家藝術基金推出的跨年度資金撥付使用,按照創作節奏,可延期使用經費等舉措,都意在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呵護幫助著遍布中國大地的藝術種子,一天天長大。
采訪中,廣西演藝集團總經理林燕飛則向記者表達了對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導演趙明導演的不吝感激。和一些內地導演外出創作習慣帶上自己的工作團隊不同,趙明只身一人前往廣西工作了一年多。
此次由廣西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代表廣西參演的壯族巖畫音樂舞蹈詩《花山》也是頗受專家和觀眾好評的一臺演出。整臺音樂舞蹈詩以今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西巖畫為意象空間,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壯族生活畫卷。
“壯族勤勞勇敢、奮斗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銅鼓、繡球、青蛙、壯錦等壯族獨特的文化符號被巧妙天成地融入這部舞蹈音樂詩中,八桂民族文化太動人!”一位觀眾走出劇場,用“驚艷”來表達對這部劇的贊美。
“這部劇的成功,特別得益于趙導帶著我們主創團隊深入采風,這一年的深入采風,對我們院團的青年編導、燈光設計、舞美設計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林燕飛認為,留下一支隊伍,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文藝作品創作隊伍的本土化,是讓少數民族文藝保有創作后勁的必由之路,而這也恰是國家藝術基金在設立資助標準時的初衷。
據韓子勇介紹,今年9月啟動的國家藝術基金第三期項目申報工作,對申報項目的主創團隊還設置了本土化團隊成員占比的數量要求,同時在資助條款中,還明確寫明,基金資助的是各藝術門類的原創劇目,并支持對地方院團藝術人才的扶持培養、支持成熟的作品巡演。
“民族文藝代表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根,要找到好的載體把它傳播出來。”
“希望有更多人口較少民族的藝術形式能走上國家級的舞臺。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太豐富了!”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山川美不勝收,但其文藝更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全國政協委員王興東、艾克拜爾·米吉提、茸芭莘那等人的心聲,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期待,更多的少數民族藝術瑰寶能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讓公眾品嘗豐富而高品質的文化盛宴。
編輯:薛鑫
關鍵詞: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政協 文藝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