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改變國企信貸審核的軟約束慣性
相對于民營企業,商業銀行對具有“政府背景”企業的信貸審核依然存在軟約束慣性,這局面必須盡早扭轉。
據報道,在實體經濟疲軟以及風險的層層傳遞下,銀行在對政府融資平臺以及央企、國企趨之若鶩的同時,卻在或明或暗收緊民企、中小企業等群體貸款,“政府背景”再次成為信貸避風港。
這一景象儼然是國企超需求融資的又一個輪回,在2008年我國經濟遭受次貸危機沖擊并于2009年推出四萬億元刺激政策時,其時商業銀行亦是將絕大多數信貸資源配置給具有“政府背景”的企業。
一般意義上講,在實體經濟疲軟之下,商業銀行將更多信貸資源配置給具有“政府背景”的企業,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甚至必要性的。一者,相比于中小民企,央企、國企的信用評級相對較高、資產規模相對更大、且享有較多的政策便利;二者在實體經濟持續疲軟之下,往往需要加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類工程的投入,以達到階段性“穩增長”的目的,而這些領域對于具有“政府背景”的企業而言,某種程度上又是義不容辭的義務。
但是,細加辨析的話,我們卻又發現,上述理由并沒有指出國企之所以能夠超需求融資的本質所在。
事實上,具有“政府背景”的企業,盡管資產規模相對較大、且享有較多的政策便利,但是,其實質性的運營效率、贏利能力及信用評估,卻并不一定比中小民企強,否則,在上一輪四萬億元刺激政策之下,怎么會導致至今仍難以解決的巨額地方債務呢?而所謂“政府背景”企業之于“穩增長”的必要性,這一點我們固然有必要相對承認,但是,歸根到底,無論是基礎設施投資、還是民生保障類的投資,在經營權益性質、財政貼息等優惠政策鎖定的前提下,整體仍然應遵循市場化路徑,這是毫無疑問的。
那么,在上述兩點進行辨析之后,國企之所以能夠超需求融資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呢?是商業銀行針對國企信貸審核的軟約束。
眾所周知,在五大行自2003年起陸續IPO上市之后,商業銀行的整體運營效率已經大幅提升,信貸流程更為全面、審核也更為嚴格。但有一點至今沒有發生本質性的改變,那就是相對于民營企業,商業銀行對具有“政府背景”企業的信貸審核依然存在軟約束慣性。
具體而言,近年來,在實體經濟持續疲軟之下,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于中小民企的信貸審核益加嚴格,除了普遍性的固定資產抵押,更催生出民企與民企之間的互保、聯保等,而且一旦發生貸款逾期,視逾期金額的大小和期限的長短,放貸員、支行分管行長、甚至分行行長亦須承擔相應的責任、甚至處分。
但另一方面,對于具有“政府背景”的政府融資平臺、央企和國企,絕大多數商業銀行往往又會天然忽視甚至無視其風險,因為放貸給具有“政府背景”的企業,即使貸款逾期也能很順利地進行滾轉和展期,最終哪怕發生壞賬,具體責任人也不會有任何道德風險,更能因“均為體制內”而大體不必承擔相應責任。
故而,針對國企信貸審核的軟約束慣性,才是再次造成國企超需求融資的根源所在。而欲對此進行破解,很顯然,除了應進一步強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外,更為重要的是,應持續加大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力度,通過放寬民資進入銀行業的門檻等,倒逼國資背景的商業銀行提高風險意識,并逐步扭轉針對國企信貸審核的軟約束慣性。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國企 信貸 政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