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可移動文物普查背后的故事 乾隆《歲朝圖》的“新發現”
根據市文物局剛剛發布的北京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截至今年4月1日,北京市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39388件(套)。可移動文物數占全國的18.93%,珍貴文物數占全國的22.76%,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可移動文物和珍貴文物。這些珍貴文物的發現經歷著怎樣的過程?它們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近日,記者來到北京藝術博物館,聽參與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員講述普查背后的故事。
雖為賀歲 實為賀壽
藝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這些文物都原原本本記錄在冊、保管得當,但很多藏品都是借這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重新進行了“身份”認證。其間,對文物的內涵就有了不少新的認識和發現。比如,一件曾被視作普普通通的《歲朝圖》中寄托的畫家的深厚情意,就通過普查工作人員的仔細研讀后,浮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藝博保管部楊小軍告訴記者,這件作品表面是一幅歲末討彩之作,畫面微殘、有污跡,被鑒定為二級文物。“根據記載,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六年間,至少每年都要繪制一兩幅《歲朝圖》,其間從未間斷。”楊小軍解釋,乾隆所繪《歲朝圖》以純粹表現祥瑞寓意、喜迎新春的居多,能夠表現作者內心感悟的極少,“通過這一次的重新審視,我發現這幅作品屬于后者,與乾隆帝所繪其他大量的《歲朝圖》有較大的區別。”
楊小軍發現在畫面題畫詩中寫著“甲戌新正,恭侍圣母皇太后宴敬成六韻并寫歲朝圖用申慶祝。”由題跋中的“甲戌新正”可知,這幅畫創作于1754年新年伊始。“結合‘恭侍圣母皇太后宴敬成六韻并寫歲朝圖用申慶祝’的表述,可以明確得知,這幅圖是乾隆帝為他的生母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侍宴而創作的賀歲之作。”
此外,楊小軍查閱資料發現,乾隆生母的生日在農歷十一月二十五日,加上畫面上托盤內所盛寓意長壽的柏枝和長生草等物,可見畫面有祝壽之意,“其意義遠遠超越了‘歲朝’本身。”
重華宮內 孝母思妻
在畫作右上角,乾隆用行楷題寫了一首五言六韻詩:“西望瑤池近,群迎王母臨。歡同萬方養,春始九重深。屏綴延年篆,笙調太蔟音。九華蘭作燄,百寶霧成陰。入畫元朝慶,征詩吉字吟。瑞霙飄喜氣,天意即人心。”為了深入了解這幅畫的創作背景,楊小軍對這首詩也做了詳細的考證。經過查閱史料,他發現這首題畫詩收錄在《欽定日下舊聞考·國朝宮室》卷,書中明確記載作品為“乾隆十九年御制新春重華宮侍皇太后宴詩”。楊小軍說,一般情況下,乾隆是一個為了討個“福壽長春”的吉利,會來到長春書屋作畫的人。楊小軍深信,這樣一個審慎認真的帝王,在重華宮里創作這幅《歲朝圖》,絕不會是隨意之舉。經過一番查證,真相浮出水面。
“創作此畫時,乾隆早已不住在重華宮,”據《清實錄》記載,乾隆十三年,與其感情深厚的富察氏皇后崩逝,“此后,重華宮一直按照乾隆與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間原貌進行布置,其中還陳設著他未登基時用過的各種生活用品,及康熙、雍正兩位皇帝賞賜的禮品,可見他對那個美好時代的緬懷。”
除了與乾隆皇帝的鶼鰈情深,乾隆生母崇慶慈宣皇太后對富察氏也是贊賞有加,《清實錄》中就有其“上奉圣母崇慶慈宣皇太后敬體歡心,深蒙慈愛”的記載。楊小軍認為,正是由于皇后與乾隆皇帝的鶼鰈情深,以及乾隆與母親在此地有諸多共同回憶,所以重華宮才成為了圣母皇太后宴飲之所,“自富察氏崩逝后,乾隆幾乎每年都要奉母后之命在重華宮侍宴,這也體現出母子二人對孝賢皇后富察氏的共同緬懷。”
回歸故地 因緣巧合
在文物普查的過程中,保管員要對每件文物進行詳細的圖像采集、文檔建設,借著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楊小軍注意到,這件作品的用紙很“不一般”。“紙面不太光潔,有草狀長纖維,紙紋略寬,符合前代寫經紙的基本特征。”仔細查看,紙面上可清晰辨認出藍色的字跡,經過透光辨認,可以肯定為雕版印刷的經文。
楊小軍告訴記者,乾隆皇帝創作時有選擇紙張的習慣,因此創作這件《歲朝圖》很有可能使用的是古代寫經紙。“在乾隆現存的作品中,就存在這種現象。比如,《臨三希文翰》使用的是宋箋、《行書大寶箴》卷使用的是宋代明仁殿紙等等。”乾隆皇帝不僅喜歡用古紙創作,還常會根據繪畫或書寫內容選紙,為的是紙張與內容更和諧、可觀。“如《消夏圖》要使用冰紋箋,《行書萬泉莊記》用的是山水紋箋等等。”
楊小軍認為,藝博館藏的這幅《歲朝圖》也極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精心挑選的前代祈壽經文用紙,“如《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無量壽經》等等,”其用意就是為了寄托對母親長壽安康的祈望,同時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心。
“每年至少一兩件的創作數量,大同小異的描繪對象和構圖結構,似乎讓人們覺得這類題材無足輕重。但倘若我們將繪畫的內容和題畫詩等結合起來,就常常會發現畫面本身難以捕捉到的史實與真相。”而對歷史與文物的重新審視和認識,讓文物深刻的內涵更為人所知,正是文物普查的意義所在。
采訪將結束時,楊小軍提到了關于這幅畫作的一個小趣聞:“這幅畫自北京藝術博物館成立后,由北京市文物局調撥給萬壽寺內的北京藝博收藏,萬壽寺是明清皇家祝壽的地方,乾隆帝也曾為生母過壽大修過萬壽寺,并留下了《御制重修萬壽寺碑記》。這件為母親祈壽所作的《歲朝圖》,因緣際會地收歸藝博所藏,歷史的巧合總是這樣讓人不可思議。”
普查“微鏡頭”
上百碎片“拼”出一幅古畫
“書畫不比雜項,畫面在同一個平面,要求光線更均勻,不能聚焦在一個點上。另外,紙質文物也更‘柔弱’,展開、懸掛、拍照、收納都要保護得當。”為了將畫卷完整鋪展又不受損傷,保管員們可謂煞費苦心。他們找來兩塊1.12米長的金屬板,表面包上灰色絨布,拼接出一塊2.24米見方的巨大“展板”。用磁鐵塊將畫作小心地鋪展“嵌”在展板上,進行拍照。“由于展板是可拆裝的,畫面小則拆開使用,畫面大時就拼合使用,方便又安全。”
也有讓保管員們“撓頭”、為難的文物。保管員楊小軍告訴記者,在晚清“洋務運動”中,全國各地、各行業掀起“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浪潮,中國的部分造紙受到日本的影響,使用了當時還不太成熟的化學工藝,“這批文物往往由于紙質不夠堅韌、脆性很大,而出現斷裂。
這種紙質文物最為頭疼。“個別文物打開已經碎成了很多片,拍照需要把它們拼合在一起,處理起來相當麻煩。”楊小軍告訴記者,他拍過的畫作中有碎成上百片的,這就需要有書畫功底的專業人員,依照畫面紋路精心拼合,再平鋪在地面,垂直拍照,“跟拼圖一樣”。
清點古錢幣考驗“針線活”
靳彥喬保管著藝博的雜項文物,她告訴記者,藝博近10萬件館藏文物的普查工作,都是由保管部主任加上5位保管員負責拍照、稱重、量尺寸的。藝博在萬壽寺內,是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為了保護古建筑和文物的安全,庫房最大限度保持著自然的環境條件,“沒有空調,冬冷夏熱。時間緊、任務重,時常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任務,非常辛苦。”
在藝博的7萬件雜項藏品中,錢幣的數量就有近兩萬件。在拍照時,靳老師將部分整理成冊的錢幣都拿出來,拍完后,再一一裝回去。三套上起商代下到清末的上百件的錢幣冊頁,拆、拍照、縫裝回去就花費了一整個星期的時間。“錢幣都緊緊縫制在紙殼上,往回縫錢幣時需要戴頂針用巧勁才能把針扎進去,非常費眼睛、費功夫。”為了文物的安全,縫制時還要依照錢幣本身的形狀下針,“布幣就隨形縫出了‘小褲子’的形狀,貝幣就順貝殼的中縫把線繃過去,沒點兒針線活功夫還真做不了!”
珍貴沉香文物歷久彌香
雖然庫房保管和文物普查的工作很辛苦,但靳老師卻并不覺得枯燥,相反卻覺得十分享受,“不同的文物會給我帶來不同的感受:美的、雅的,愉悅身心。”其中,給她感受最深刻的,是館藏的十幾件沉香藝術品。
這些沉香文物里,有文房清供、生活用具,還有珠串、首飾。“沉香這兩年在市場上名聲大噪、價格高昂,但我們文物工作者并不是這么看待它。在我們的保管下,它是與世無爭的珍寶,是古人智慧的留存。”
沉香制作的陳設品、生活用品大多因長期暴露在外而香味兒不再濃郁,與之不同的是,沉香珠串、配飾,由于時常被擁有者珍存在錫盒內,而得以持久保持香氣。靳老師介紹,錫是一種質地較軟的金屬,由于無毒而富有光澤,傳說中還有殺菌的功能,所以時常被古人用來保存沉香。
“每當普查到帶錫盒的沉香藏品,開啟錫盒時我都會屏住呼吸,然后深吸一口氣。悠悠沉香沁人心脾,連心都會沉靜下來。”
編輯:陳佳
關鍵詞:北京可移動文物 普查背后的故事 乾隆《歲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