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聚焦近期超300名高校獨董密集離職潮
記者采訪一些學術論壇時發現,組織并主持論壇的教授,可以請來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相關企業的眾多領導參會,這種人脈影響力讓很多上市公司十分羨慕。
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認為,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的獨立董事表面上是獨立的,但實際上更多的是起到為上市公司締造關系網絡的作用。
--“花瓶董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少高校獨董拿著十幾萬的年薪,出席董事會就是投贊成票,沒有行使為中小股東監督董事會的權利。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國華說,從其代理的多起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案件中可以看出,包括高校獨董在內的獨立董事群體,基本上沒有發表過有價值的意見。
在北京一家國企擔任獨立董事的一位律師對記者說,有些公司選擇高校干部教師擔任獨董,是看名氣、好面子,但實際上這個人的實際水平也許并不高。“我在開董事會的時候,就看到過一位高校老師一直端著手機看與業務無關的內容,讓人很反感。”
兼職外部監事成另一“盲區”,打破“一股獨大”制度頑疾
記者調查發現,上市公司對于高校教師群體的“依賴”,除了輿論關注的高校獨董問題,還體現在部分上市公司喜歡聘任高校干部教師任外部監事。
記者統計發現,在A股市值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中,工商銀行聘請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教師任外部監事;農業銀行聘請了清華大學教師任外部監事;浦發銀行聘請了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師任外部監事;興業銀行聘請了廈門大學教師任外部監事。
設立外部監事本意是監事會聘任公司外部人士,以加強公司監事會對公司經營管理的監督。有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高校干部教師兼職外部監事,可能會和以前兼職獨董一樣,造成違紀違規隱患。
專家建議,首先,在對“退休官員獨董”“高校獨董”進行清理整頓后,上市公司既要擴大獨立、專業獨董的來源,更需打破一股獨大、獨立董事比例過低等深層次制度問題。
其次,應加強職業經理人市場的發育和健全。記者了解到,在公司治理相對成熟的歐美國家,高校獨董數量較少。根據經濟科學出版社《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指數報告》,在美英等發達國家,獨立董事大多是知名度很高的其他公司現任高管。由于劣質董事離職后則不會被其他企業聘任,因此,這些人非常關注個人的聲譽資本。但在中國,大部分高校獨董為了討好公司負責人,往往采取“不惹事”的態度。
此外,高校應加強對干部教師隊伍的管理。長期接觸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鑫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孔偉平認為,從近期不少辭職的高校獨董辭職原因看,與本職工作的沖突的問題仍然需要學校加強管理和教師自律。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對于一些經濟金融實務學科,擔任一些兼職可能“有助于學者了解業界前沿”。但他同時指出,高校教師如擔任獨董數量過多,也可能會對教學造成一定影響,甚至產生利益交換。
莊德水建議,高校在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基礎上,應根據學校和學科實際,完善自身管理規劃,不能影響正常教學。兼職取酬人員必須由單位審批,并應依法依規進行報告。(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高校獨董 離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