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第一代農民工今何在? 黑發變白頭 他們仍在打工路上

2016年02月18日 10:41 | 來源:工人日報
分享到: 

  冒險創業,卻意外收獲成功

  2月12日是農歷的正月初五,村子里的年味還正濃。就在文志南下廣州的前一天,黃辰榮和賀小英夫婦倆也離開老家啟程了。不過,今年他們不再像往年一樣去千里之外的浙江溫州制鞋廠,而是去了離家25公里的新城區。在那里,一家屬于他們自己的餐館已經開張4個月了。

  說起自己曾經的打工經歷,41歲的賀小英說:“那是1991年,我剛滿16歲,隨老鄉一起去深圳闖。當時,出去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想讀書了。聽說在外面好掙錢,就跟著老鄉去了,這一去就是24年。”年輕的賀小英從開始在深圳鞋廠流水線上踩電車,到2000年跳槽至溫州一女鞋廠當鞋品質量檢驗員,直到2007年當上主管。賀小英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試圖彌補文化知識欠缺短板帶來的發展瓶頸。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夫妻倆的事業開始停滯不前,在外打工不是長久之計的想法開始時不時地冒出來。2012年初,夫妻倆有了回家創業的想法,他們想在老家縣城里開個果蔬批發部,批發水果和蔬菜;或者結合打工經歷在商業街開個鞋店;抑或是在客流量大的廣場附近辦個兒童樂園;把老家無人管理的荒山承包下來種果樹……夫妻倆的想法有很多,可終究還是沒有膽量放棄待遇不錯的工作,邁出回鄉創業的這一步。

  “直到去年,老父親身患重病需要有人照顧,才真正讓我們下決心回家搏一把。”賀小英說。

  賀小英夫婦倆在姐姐的建議下,投資了8萬元在井岡山市新城區黃洋界大道的一個十字路口,租下了兩個臨街的店面,一次性簽訂了5年的合同。

  回憶起2015年9月21日餐館正式開業那天,賀小英說,剛開始時,夫妻倆沒有太多想法,十幾桌客人,有過來捧場的親朋好友,有想嘗嘗大廚手藝的顧客,忙都忙不過來。“就想著,終于有自己的事業了。”一直在一旁抽煙的黃辰榮補了一句。

  回家創業,家人團聚,還能照顧老人。可即使是最受益的父親一開始也不同意他們辭去高薪的工作,回來冒險創業。反對的原因很簡單:在外多年,對家里的行情不了解,投這么多錢,能不能行?

  開工沒有回頭箭。夫妻倆后來雖然終于說服了父親,但心理的壓力更大了。賀小英說,開張的頭幾個月顧客不多,特別害怕收不回投資,思想負擔很重。自己創業,每件事情都要親自動手,遠沒在外打工那么簡單。“但是,話說回來,有壓力才有動力。”說起那時的擔心,如今的賀小英有一種超脫的神情。

  “不管成功與否都不后悔回來創業的決定。”賀小英說,回來也是為了照顧老人能方便一點,不能老在外面漂著。最近,一個姐妹打電話告訴她,自己也回家創業了,準備開個診所,邀請她有空去坐坐。

  提前退休,虧欠子女的補給孫輩

  這個春節,57歲的梅玉珍顯得比往年開心很多。“兒子給我們在縣城里買了一套商品房,正月初八要擺酒席,我們以后就在城里生活了。”跟《工人日報》記者說起時,梅玉珍難掩心中的喜悅。讓更讓她開心的還有在外地打工20多年的丈夫石府也決定今年提前退休,不再出去打工了。

  說起丈夫外出打工的這些年,梅玉珍的傾訴欲被激發了出來。“現在我還記得,那是1997年9月,在收割稻谷的前兩天,他‘跑了’。”梅玉珍說,這讓她既生氣又心疼。氣的是家里稻谷就要收割了,丈夫偏偏這個節骨眼去上海打工。心疼的是丈夫跑了幾里地到鄉里河橋供銷社接到在外打工的老鄉電話,回來連水也沒顧上喝,就收拾東西連夜走了。

  “當時去上海打工,可是眾人羨慕的機會。在家勤勤懇懇一年到頭收入也不過4000元,可在上海,丈夫這種木匠工種一個月就能拿到1500元,2個月的收入就抵上在家干一年的了。”梅玉珍說,誰能不心動?也難怪他會丟下家里,火急火燎地跑出去。“當時生怕供銷社說不招人了,所以要趕緊走,不能讓賺錢的機會從眼前溜走。”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石府說,如今,應該很少有人能理解當年他們的那種狀態。

  就這樣,丈夫一走,梅玉珍的“苦日子”也起了頭了。屋里屋外一個人,農活家務全包了。趕到農忙插秧時,家里8畝田,忙不過來就要請別人幫忙。每年收割的幾十擔稻谷子,都要靠她帶著大兒子一點點地往家挪。

  屋漏偏逢連夜雨。丈夫外出打工的第二年,老房子被土石滑坡壓“倒崩”了。建新房子被迫提上日程,打磚,燒窯,梅玉珍一個人慢慢摸索,新房子前前后后花了5年時間才建好。“我除了寄錢回來,啥忙也沒幫上。”石府說,自己并不是鐵石心腸,只是公司規定一年只能請一次假。請多了,老板就不收你了。實在是舍不得那份高收入的工作。

  這種愧疚還有一份是對自己的3個孩子的。除了多寄錢回家,過年多帶東西回來,石府不知道能用什么彌補。“那時候,他爸過年回來,孩子們都不敢上前。”說到這些,梅玉珍感慨良多。好在3個孩子都懂事,雖然書讀得不多,但都學到了一技之長。如今手頭都很寬裕,他們夫妻倆已經不需要再出去掙錢了。

  “他們在家幫我照顧下孩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就行了。”在一旁吃飯的小兒子石明插話道。

  “老伴年紀大了,為這個家吃了不少苦。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有出息,也有孝心,不想讓我們吃苦了。”梅玉珍說,去年孫子孫女陸續上了小學。鄉下的學校陸續裁撤,丈夫堅決要送孫輩們到縣城的小學就讀,自己也下定決心留在家里幫忙照顧小孩,“過去在對子女教育上的虧欠希望在孫子輩上得到彌補。好好讀書,長大了才不會走我們的老路。”(記者 黃康 文/圖)

  相關鏈接

  上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以后,生產效率提高,勞動力有富余,同時農民又有了自由支配勞動的權利,一部分農民出來打工,他們被稱做第一代農民工。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亦工亦農,離土不離鄉。時至今日,這一代農民工早已人過中年,除了少部分具有技術專長或管理能力的人成為企業經營者,大部分人已回到農村。

  第二代農民工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成長起來的農民,由于經濟外向度大幅提高而外出打工。這部分人是目前農民工中數量最多的。這代農民工有別于上代農民工,他們更希望留在城市。

編輯:玄燕鳳

01 02

關鍵詞:第一代農民工 農民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