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山河無改,誰人如故
我看賈樟柯,似乎從來就沒懂過。每次總是滿懷期待的看完,卻又不知所以的快速遺忘。這次看《山河故人》前,我猶豫了許久,我怕我又要用2個小時的時間,來忘記注定要忘記的事情。只是當朋友說起它的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時,讓我又忍不住想看看賈樟柯鏡頭下的分離。
我躺在床上想了一晚,我該寫些什么。寫它的故事?三段時空跨越,愛恨糾葛、異國他鄉,好像我不會。寫它的表演?趙濤生硬的笑容,琢磨不透的各種意象,我又確實不喜歡。思來想去,唯有動筆寫情感。
《山河故人》的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出自圣經?以賽亞書,“For the mountains may depart and the hills be removed, but my steadfast love shall not depart from you…”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
人們常說,事事皆有動機,而在我眼里,動機皆可為情感。這樣看來,《山河故人》確實也正需要它。
梁子追求的安穩,在他所表達的愛意里便是相陪,陪濤兒吃熱乎的餃子、看春日消融的河水,只是寂靜歡喜的,永遠是他一人,于是只好把唯一的一次瀟灑任性,都留給了失戀的不甘。與之相比,張晉生物質里的愛意如他身上的皮衣,恨不得告知所有人,時時刻刻宣示著屬于他的主權。招搖的紅色桑塔納、出門即到手的專輯、dollar到樂的期望……一切用物質所寄托的愛,都那般的直接、熱烈。只是可惜,他卻永遠逃不出自己最愛的物質世界。
而濤兒,她的訴求又是什么,我卻怎么也分析不明白。她擔憂笑肌明顯、熱衷節日表演,又接受張晉生的追求、結婚送禮也是灑脫的兩架IPHONE,所以我原定義她為愛慕虛榮,但往后一看,又好像不是如此,因為她同樣熱衷寓意深刻的麥穗餃子,也能獨身一人的安居故土。寫到這,我好像突然明白過來,我之所以給她扣不上任何一頂帽子,正因為她最像我們自己。想要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卻又害怕丟失原本安穩的生活。 這樣的她與我們,在年輕時任性灑脫、放蕩不羈,直到遇見矛盾與糾結,才懂本我與本真、生活與生存的真正意義。
至于到樂與Mia,當你開始嘗試理解他們內心所求時,或許便也不難接受,這異國他鄉的老少戀。兩度易母、兩度易鄉,甚至連血緣紐帶的姓名,也只不過是父親追尋財富的犧牲品。到樂口中所需的自由,換種方式思考,正是他從小無處尋覓的愛撫,而這樣的情感,卻由Mia所給予。電影散場后朋友同我說,他想起了卡夫卡。一樣愛莫能助的童年,一樣追尋自由隨處飄蕩的生活,一樣愛戀姐姐與母親的情感。他們渴望平淡安穩的生活,卻又無奈于命運波濤的拍打?;蛟S每個人都無法拒絕這樣一個坦然陽光的少年,但卻偏偏只有Mia,發現了他心中的渴望,而到樂也給予了她所需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孤身一人時響起的門鈴,是錯認“母子”后的憤怒不滿,是同為異鄉異客的身份錯位。忘年戀來的出乎意料,卻又偏偏都在情理之中。
可能在感情的世界里,你所渴望的,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來實現,只是最初的開始,都是家的所在。
梁子疾病纏身之時帶妻兒回鄉、張晉生身處他國卻仍舊濃厚的汾陽腔、到樂記憶里波浪般的母親以及Mia那回不去的香港,當然還有那始終獨守一方的濤兒。情感是主導,家才是根。畢竟,一切由家所產生的故事,才能足夠綿長,而所有有家的孩子,才會有幸福的夢鄉。
在我心里,有些城市,天生就適合講故事,辟如大霧籠罩的重慶、胡同串里的北京、冰天雪地中的哈爾濱、秋日梧桐樹下的南京,好像每個在路燈下行走的人,都有道不完的人生故事。我最愛電影里凌汛的場景,猶如山河破碎,也像人世分離。明明是春季萬物復蘇的時節,卻偏偏生去一幅肅穆壯烈的景象。如片名一般,只此一個畫面,便已道盡故事的所有。即使生活一直在前進,但生命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遙遠。
故事的最后,濤兒獨舞的畫面雖不失為一種好結尾,但卻遠不及在奉俊昊的片子《母親》里第一次看到時的震撼。這時,我突然會想,倘若最后的鏡頭,又是一個初春時節該多好。濤兒佇立在江邊,遠處的到樂站在坡上看著濤兒的背影,隨后便轉身離去。此時,天地之間只留濤兒一人,還有那山河破碎、人世分離般的凌汛畫面。
現在想來,我一直都沒懂過賈樟柯,可能正因為故事太“平?!?,生活中都曾相遇,所以才能看的心平氣和卻又匆匆忘記。(山菇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賈樟柯 《山河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