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有了溫室大棚,日子有盼頭!”

產業扶貧助山東部分貧困村可持續發展

2015年12月15日 16:48 | 作者:張志龍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濟南12月15日電(記者 張志龍)位于沂蒙革命老區的沂南縣孫周鎮代莊村是個山區村,山地多平地少,土壤貧瘠,種花生、地瓜“掙得少,撇不下錢”,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今年,村里不少貧困戶有了新的營生——溫室蔬菜大棚。

記者在嶄新大棚里見到季懷忠時,他夫妻倆正忙著給大棚裝滴灌細管出水口。“這是澆瓜用的,安裝完細管,明天就能移栽黃瓜苗了,這一個棚,得4500多棵苗呢!”說這話時,四十多歲的沂蒙漢子滿臉喜悅,干起活來處處小心。

今年年初,季懷忠和妻子、孩子從打工的青島回到村里。在青島待了兩年,他大多在零工市場找活干,有活時一天賺100多元,一家三口剛夠開銷,孩子上學也成問題。今年,村里有了上級的產業扶貧項目,季懷忠一家索性就回來了。

當地干部介紹說,代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27戶,貧困人口超過一半,屬于省級貧困村。為此,今年上半年縣里爭取了項目進行產業結構調整,40個高標準蔬菜大棚在代莊河兩岸拔地而起。每個造價10多萬元的大棚,村民只需出資7萬元就能購買,貧困戶優先,還能貼息貸款。

“單純種點地,年年拉饑荒。要是種菜正常年景年收入四五萬元不成問題。”說起未來生活,季懷忠喜上眉梢。妻子接上話茬,聽說,如果效益好,村里還有片平原地,也建上溫室大棚,大伙的日子有盼頭了。

山東省扶貧辦副主任邵國君說,變輸血為造血,有產業才有未來。近年來,山東擺脫以往“救濟式扶貧”越扶越貧的怪圈,告別“撒芝麻鹽”“大水漫灌”等方式,在貧困村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蔬菜大棚等特色產業,提升貧困地區自我造血能力,發展產業扶貧促進可持續發展。四年來山東已有3000多個貧困村實施了種、養、加等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項目,受益人口近百萬,受益農戶人均純收入基本實現翻番。

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趙莊村也是省級重點貧困村,村里有近一半貧困戶。今年村里成立旅游公司,把100萬元扶貧資金作為股權等額分配給了貧困人口。旅游旺季,村民忙著經營農家樂;冬閑淡季時,村民就到扶貧資金建設的加工廠打工。“入股了有分紅,打工還有收入,一年增收五六千元。”趙莊村村民尹連菊說。

據介紹,山東正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等原則,重點培育發展具有資源稟賦、區域特色的種養業,堅持走產業特色發展之路,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等融合發展,不斷夯實農村發展的產業基礎。

記者獲悉,山東目前共有省定貧困村7005個、省定以下貧困人口394萬人,已完成了建檔立卡、基礎信息全部錄入數據庫等工作,為實現應扶盡扶、精準扶貧,尤其是產業扶貧奠定了基礎。(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產業扶貧 山東 貧困村 可持續發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