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名家版畫的藝術及市場走向
古元 人橋 打過長江 套色木刻 1950年
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它是以各種不同材料作版面,通過制版、拓印來完成的別具一格的畫種,并可有限地復印出多份具有同樣藝術價值的原作,故亦稱“復數藝術”。
中國版畫曾經有過輝煌
中外最早的版畫主要是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倡導并發起的新興版畫運動敲響了中國現代創作版畫的鐘聲,他提出“面對現實,關注人生,改造社會。”中國版畫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局面。那時,由魯迅擔任翻譯,日本版畫家主講木刻技法的講習班受到了人們的歡迎,一大批木刻協會紛紛成立,影響較大的有木鈴木刻研究會、現代版畫會、平津木刻研究會、鐵馬版畫會、魯藝木刻工作團、中華全國木刻協會等。還涌現了不少著名的版畫家,如羅清楨、力群、馬達、李樺、鄭野夫、江豐、陳煙橋、顏涵、張望、呂蒙、劉建庵、黃新波、古元等。可以說,版畫無論是在當時國統區還是解放區,已成為喚起民眾、革新社會的戰斗武器,它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版畫的復制性優勢被充分開發用于宣傳,其中黑白木版畫給民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開放之前版畫已成為了國畫之外的第2大畫種。尤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版畫家創作了很多經典之作,如力群的《魯迅像》、李樺的《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和《怒吼吧!中國》、鄭野夫的《搏斗》、陳煙橋的《東北義勇軍》、羅工柳的《左權同志像》、趙延年的《棄嬰》和《阿Q》、李喚民的《初踏黃金路》等。改革開放后,富于現代特色的優秀版畫作品更是層出不窮,版畫類展覽、活動亦是異常活躍。
版畫價格有望后來居上
在藝術市場上,版畫亮相拍賣時間較晚,上世紀90年代幾乎看不到名家版畫作品,主要是藏家對版畫的價值認識不夠。而國際上名家版畫卻走紅市場,如畢加索的版畫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一再創出天價,1973年他逝世于法國穆然,其版畫作品《裸女》在華盛頓拍出100萬美元天價。他的其它很多版畫如《鏡前的姑娘》、《夢》等,在歐洲拍賣場上動輒賣出數十萬美元的價格。2004年,畢加索的版畫《節儉的一餐》又以62.12萬英鎊成交,刷新了當時版畫拍賣的新紀錄。尤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1月,安迪·沃霍爾的絲網版畫肖像作品就曾經以1.3億港元成交,刷新了版畫的“天價”紀錄。相反,國內直到步入21世紀后,市場上才陸續出現版畫作品。2002年,中國嘉德春拍推出了一件明末清初8色套印木刻版畫《繪像三國志》,最后以49.6萬元創歷年古籍拍賣版畫單冊成交最高記錄。以后,版畫作品陸續露面拍賣會。2003年北京中國書店春拍場上,古元木刻(1962年)《玉帶橋》經來自北京大學的兩位意大利留學生與眾多藏家爭奪,最終被中文名“翰珊堂”的英裔荷蘭人海德堡以1.98萬元拍得。正是這位“翰珊堂”先生,在國內拍賣會上屢屢出手,買走了許多版畫精品。同年,廣州嘉德率先舉辦了國內第一個版畫專場——“1940-2003中國版畫典集”,薈萃60位版畫家的近200件作品,涵蓋木版、石版、銅版等多個版種,取得134.2萬元的成交額和55%的成交率。此后諸拍賣公司紛紛加大對版畫的投入,藏家們也更加關注版畫的市場價值。2006年5月,在廣州嘉德夏季拍賣會上,有“版畫的拓荒者”之稱的當代名家應天齊教授的《西遞村系列》版畫,以19.2萬元的價格成交;同年,《西遞村系列》版畫全套在北京翰海估價60—80萬元,結果吸引了不少買家踴躍競投,以101.2萬元成交,拍出當前國內版畫市場的第一高價。而在北京華辰拍賣會上,黃永玉的《周恩來總理》木刻版畫和古元《劉志丹與赤衛軍》木刻版畫分別以17.6萬元和11萬元成交。2013年趙無極的《春夏秋冬》紙本版畫在嘉德以28.75萬元成交。版畫價格最“牛”當數方力鈞,2007年,其《1998.11.15》木刻版畫在蘇富比拍賣會上獲價360.75萬港元,此作2009年又被蘇富比拍至326萬港元;2010年,方力鈞的巨幅版畫作品《2003.2.1》在香港拍出了694.4萬港元,創下國內版畫拍賣之最,比預估價200萬港元翻了2倍還多;同年,其版畫《1999.6.1》在香港蘇富比以290萬港元成交;2011年4月作品《N0.17》在蘇富比以362萬港元成交。這些佳績的誕生,再次吸引了廣大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們的目光。
多種跡象表明,隨著國內藏家對版畫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國內市場對版畫的需求正在逐步擴大,特別是近幾年名家版畫有啟動的跡象,對此,筆者建議多關注早期版畫,因為不少早期版畫往往能代表一個時代,這類作品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更高、潛力更大。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版畫 藝術市場 中國美術 制版 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