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慈善關鍵是量力而行”
———訪蘇州靈巖山寺方丈明學長老
高僧印光弘法揚善
靈巖山寺現任方丈明學長老已是93歲高齡,略顯清瘦,但精神很好,思維清晰,步履穩重。
“寺內能有今日之道風,得益于印光法師。”談及前輩高僧,明學長老緩緩道來,“印光法師別號常慚愧僧,20歲出家。民國時期避居靈巖山寺,創建凈土宗道場。他臨終前囑咐繼任者,‘要維護道場,弘揚凈土,不要學大派頭’。”
70多年來,靈巖山寺僧團嚴守印光法師生前制定的規約:“不募緣,不做會,不傳法,不收徒,不講經,不傳戒,不應酬經懺。專一念佛,每日與普遍打七功課同。”寺內百余僧人精持戒律,早晚課誦,半月誦戒,堂內念佛,寒暑無間。
行至靈巖山半山腰,樹影中,一處幽靜的院落即為印光靈骨塔所在之地,法師一生儉以自奉,厚以待人,“以法為重,以道為尊,名聞利養,不介于懷。”
明學長老說,印光大師提倡佛法,以行救濟。信眾之供養,悉皆代為廣種福田,或用于印刷流通經籍,或用以救濟饑貧,“吃食充饑即可,不求適口;衣物但求御寒,厭棄華麗。有人供養他珍美衣食,實在推卻不過,就轉手送予他人。大多數的普通物品,他都交至庫房,與大家共享,決不自用。”
印光法師關懷災情,認為“救災即是普度眾生”。記者獲悉,他不僅開辦有佛教慈悲義賑會,還為上海等地的慈幼院、救災會和其他災區勸募、捐款。1936年,陜西大旱,得到王幼農居士的函告后,大師拿出自己印書僅有的一千銀元救濟災區;1937年,上海舉辦護國息災法會,大師于說法時率先發起救災,并當眾捐出印經款和皈依弟子供養的全部金額計四千銀元……以上種種,不勝枚舉,印光大師“救濟急難,無不盡力”。
“大師為人慈悲,不論僧俗老幼、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熱情以待。一旦有錢,從不儲蓄,不是救濟窮苦大眾,就是印經贈人,或辦慈善事業。再看他對自己,卻頗有些苛刻。”明學長老感慨地說,大師生前,看到菜中所用醬油稍好便會大加呵斥,責其虛消信施,言:“我等道力微薄,不足利人,即施主一粒米,亦無法消受,哪可更吃好菜!”
有一次,一位居士送來4個饅頭,然而待侍者兩天后想起這件事,饅頭已發霉。侍者正準備自己吃掉時,被印光大師發現了,他邊拿過饅頭邊關切地說,“你不能吃,吃了對胃不好,以后要注意,不要糟蹋施主的東西。”
明學長老告訴記者,印光大師日常的生活享用極盡簡樸,衣服自己洗,房間的地也是自己掃。每日飯食,他總用饅頭將菜碗擦凈食之,或以開水蕩洗飲之。弘一法師在《略說印光大師之盛德》一文中說:“師每日晨時僅粥一大碗,無菜……午食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師食之,飯菜盡已,注開水于碗中將滌蕩以漱口入肚,與晨無異。”
校訂、刻印、流通佛經佛書,是印光法師弘宗演教的主要方式。自1918年起,他專門為刻印善書、佛書,多次親赴上海、揚州、蘇州、南京等地,其間印刷并發行的凈土經論近百種,印數達數十萬冊,普遍各界贈送。
在王一亭、關絅之、黃涵之等居士的協助下,印光法師于1930年發起成立弘化社流通佛經,制定流通辦法為全送、半價或照本,旨在弘法利生。明學長老坦言,弘化社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的價值意義,不僅僅在于它刻印流通了大量佛經佛書、凈土宗典籍,更為重要的是,印光法師親自指導主持了一個真正的佛教經籍出版流通機構,與一般書店的營業謀利截然不同。
仿效前輩興教助老
常言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遵照印光法師的教誨,明學長老淡泊名利,致力于弘揚凈土宗,同時結合人間佛教,避免簡單化的修行方法。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在日常生活和佛事中,處處體現出印光法師的嘉德懿行。
記者從旁獲悉,明學長老的居所內唯有舊式的木床、書架及臺桌、木凳,不見沙發、電視、空調,也沒有客廳和衛生間。對于信眾供養的禮金,尤其是每月傳授三皈五戒后的禮金,長老悉數交到庫房,進入公賬,用于三寶事業,為信眾廣種福田。信眾供養的營養品和物件,他也是全部分給僧人,從不獨自享用。
2012年10月,由明學長老親自籌資創建的佛教安養院落成,力求讓有困難的老年佛教徒安度晚年,目前有床位約300個。由于申請入住的老年人過多,安養院只得決定首選年歲最高的老人入住。為此,明學長老時常呼吁各地寺院應當發心創建佛教安養院,踏踏實實辦好慈善事業,關心老年佛教徒。
據了解,1980年,靈巖山寺開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分專科班和本科班兩種學制,至今已培養上百名愛國愛教的佛教僧伽人才。在明學長老看來,中國佛教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培養后繼的僧才。沒有僧才,沒有僧團,再恢弘的寺院也只不過是處旅游景點,無法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下山的路上,明學長老的一句話總在記者心頭縈繞:“行慈善不在于捐多捐少,關鍵是量力而行。”
編輯:曾珂
關鍵詞:慈善 明學長老 蘇州靈巖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