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池煜華;他,叫李才蓮。新婚三天即分別,池煜華苦等丈夫七十多年,青絲已變白發、少女已變老嫗,不變的則是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對革命成功的信念。 [詳細]
2005年4月24日,95歲的池煜華帶著遺憾與世長辭,直到生命結束,她也未能等到心上人歸來,這一等就是72年。彼時的她還不知道,李才蓮早在南方游擊戰爭時已經犧牲,犧牲時年僅22歲。 [詳細]
井岡山市柏露鄉的西部,有一個典型的山區村——柏露村,這個與鄉同名的村莊,曾召開過一次事關紅軍生死存亡的會議。 [詳細]
井岡山不僅誕生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的井岡山道路,同時還誕生了我軍軍政院校的搖籃——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也被稱為“中國第一所軍校”。 [詳細]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隔壁”,是一家古老的書院。背依五虎嶺,面臨龍江河,書院因龍江而得名——“龍江書院”。 [詳細]
1927年秋,毛澤東上井岡山,受到袁文才歡迎。當年,袁文才第一次陪同毛澤東去茅坪安家,就走的是馬源這條路。毛澤東與當地群眾經常在橋邊談心。之后還經常與紅軍路過這座橋進行革命活動。后人稱之為“紅軍橋”。 [詳細]
毛澤東舊居的墻上至今還留有紅軍寫下的幾條標語。現在室內陳列的架子床、桌子 、茶幾、高背椅是當年毛澤東用過的原物。1961年3月,國務院將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任何一次進步都是艱難的。在當年的163南昌艦上,講解員向記者講述了一幕海軍作戰部隊曾經日常生活工作的真實狀態。 [詳細]
多媒體場景、360度全息、多通道環幕投影等現代先進技術的運用,記錄著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浴血前行的幕幕場景,見證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 [詳細]
6月20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江西。據悉,本次采訪活動為期5天,采訪團將陸續走進南昌、井岡山、于都、興國、南康等地。 [詳細]
如今的郝堂村,村莊變美了、農民增收了、產業發展了,景在變、屋在變、村在變,人也在變。 [詳細]
6月17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采訪團,走進桐柏,追訪紅色經典、感受鄉村振興精氣神。 [詳細]
在豫南革命老區南陽方城縣的甘江河畔,一架老式戰機彰彰在目,不遠處的杜鳳瑞雕像時刻“守護”著它。這一“守”就是30年。 [詳細]
6月16日, “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河南站在河南南陽啟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