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新聞看點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八角樓里的紅色烙印:兩篇光輝著作在這里完成
人民政協網井岡山6月23日電(記者 付振強)“在井岡山艱苦斗爭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樓。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八角樓的燈就亮了……”這是出自語文課本中《八角樓的燈光》一文的描述。
位于井岡山市茅坪鄉內的八角樓毛澤東舊居。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這段歷史發生在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曾在這里居住和辦公。當年,他居住在進深左側的二樓,因臥室頂有一個斗八藻井,故當地群眾稱之為八角樓。
光線昏暗的臥室里,靠窗書桌上擺放著一盞油燈和一個硯臺。講解員許微微告訴記者,毛澤東同志在茅坪期間,經常在此召開軍民座談會,整理調查報告。為從理論上闡明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回答“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排除錯誤思想的干擾,引導黨和人民朝著勝利的道路前進,毛澤東同志于1928年11月下旬完成《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在此完成書寫。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毛澤東在這兩篇著作中,全面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分析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和任務;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闡述了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五個條件;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從而堅定邊界軍民對敵斗爭的必勝信心,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軍的生活非常艱苦,毛澤東同志晚上辦公經常到深夜,天氣冷了,他就把床上的毯子披在身上御寒。”講解員介紹,根據地的用油十分緊張,按規定毛澤東同志晚上辦公可點三根燈芯,可為了節省用油,他只點一根燈芯。
記者了解到,毛澤東舊居的墻上至今還留有紅軍寫下的幾條標語。現在室內陳列的架子床、桌子 、茶幾、高背椅是當年毛澤東用過的原物。1961年3月,國務院將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角樓毛澤東舊居臥室陳設簡單,當年條件十分艱苦。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在井岡山八角樓革命舊址群內,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也坐落于此。許微微介紹,會議舊址為慎德書屋。走進屋內,一排矮小的凳子幾乎貼近地面。“由于當時條件緊張,代表們沒有從老鄉家里借到足夠多的凳子,所以就直接搭起門板開會,開完會這些借來的門板都是要還回去的。”許微微說。
位于井岡山八角樓革命舊址群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據了解,當年紅軍的后方留守處、醫院、被服廠、修械所等后勤機構也設立于此。庭院內,一棵破石而長的大樹吸引記者注意。許微微介紹說,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同志經常在這里看書、思考問題和找群眾訪問情況。由于這棵楓樹生長的環境奇異,毛澤東同志借此打比喻“這棵楓樹,長在石縫里,長大后,竟把石頭撐開了。我們鬧革命,現在力量雖然弱小,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撐破蔣介石反動政府這塊大石頭”。
毛澤東舊居的墻上至今還留有紅軍寫下的標語。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位于庭院內的楓樹。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毛澤東同志的話富有哲理,意義深長,對激勵紅軍戰士和群眾的斗志起了很大的宣傳作用。” 許微微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