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媒體評湘潭大學情殺案:司法不能搞“差不多”
7月21日下午,曾愛云從法院回到位于湖南邵東縣野雞坪鎮建新村的老家。 澎湃新聞資料 賈亞男 圖
7月21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曾愛云、陳華章故意殺人案一審公開宣判:判決被告人曾愛云無罪;被告人陳華章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令被告人陳華章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周自然、周清秀經濟損失178142.8元(7月21日《中國新聞網》)。
發生在11年多前的“湘潭大學情殺案”,因為被告人曾愛云三次被作出判處死刑的判決,而后被最高法、湖南省高院發回重審,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湘潭中院此次重審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曾愛云殺害被害人周玉衡的證據中,曾愛云的有罪供述、陳華章指證其殺人的供述等的真實性均存疑,不能采信。
法槌再度敲響,曾經的“死刑犯”曾愛云被宣告無罪釋放。這是法院基于疑罪從無的法律規定,在現有證據條件下終結了對曾愛云涉嫌故意殺人案的審理,但要徹底還其清白,必須在真相大白之時。畢竟,暫時證據缺失下的疑罪從無案與“真兇再現”“亡者歸來”的冤錯案件有著本質的區別,后者都有著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是被冤枉的。
歷史教訓一再表明,只有堅持疑罪從無,才能有效防止冤假錯案。畢竟,司法審判并非兒戲,尤其是在生殺予奪之時,不能搞“差不多”,也來不得“基本上”,必須黑是黑、白是白,當黑白難辨時,就只能從保護人權的角度,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決。
曾愛云案中固然有曾愛云的有罪供述和陳華章自始至終對曾愛云殺人的指證,但現有的證據仍然存有這樣那樣的疑點,譬如曾愛云當晚有沒有離開過李霞,現場勘查筆錄中為何沒有陳華章的指紋和足跡,等等。在這些疑點沒有排除的情況下,事實認定就還存在不確定性,無法足以認定曾愛云就是殺人兇手。
如此境況帶來的抉擇是艱難的,實質上就是一場疑罪從無理念從孕育到產出的過程。當疑罪從無的社會認知度還不夠,尤其是在各方對此還存在較大分歧的時候,這既需要司法機關有著足夠的司法定力,敢于依法說不,敢于在輿論的眾聲喧嘩中正視社會各界尤其是被害人親屬對此的不解與質疑;也需要司法機關有著足夠的勇氣,敢于依法糾錯,對自身的問題不遮掩,不回避,讓與疑罪從無理念相悖的判決通過法定程序得以糾正。這是法治進步的體現,更能使公眾看到人權保障在司法領域得到彰顯的程度。
從念斌案到“湘潭大學情殺案”,再到有罪判決率的徹底取消,疑罪從無理念已經在司法實務中被充分吸收運用,也成為了司法人權保障的重要一環。司法機關需要具備這樣的司法定力與司法勇氣,健全相關的機制,相關的職能部門與社會公眾也需形成這樣的共識。疑罪從無的法律原則,針對的不是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社會群體,而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原則下,對每一個人都適用,或許會有“壞人”被放縱,更重要的是保障好人不被冤枉。我們都應有直面疑罪從無個案的勇氣,只有這樣,證據意識和法律規則意識才會深入人心。
編輯:曾珂
關鍵詞:湘潭大學情殺案 曾愛云被判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