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中國正籌建20萬噸級養魚工船 將駐守南沙美濟礁
資料圖:位于南沙美濟礁上的中國哨所。業內人士透露中國正籌建養魚工船,集養魚、加工、倉儲、海上服務于一體,可對漁船進行補給、收魚等作業,猶如遠海生產基地。
編者按: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120年前那場讓中國人有剜心之痛的甲午海戰,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今天,當我們反思這場戰爭時,更多地是關注制度、軍事、經濟與產業等方面帶來的啟示與教訓。本報另辟蹊徑,循著科技發展的視角,從海洋觀、軍備、科技、觀念四個方面,反思面朝大海的中國為何頻頻在捍衛海洋權益上失利,進而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借鑒。
■本報記者 張林 廖洋 實習生 張孟梟
海,從我們的祖先造字開始就是從“水”從“晦”,意即那是個倒霉之地、黑暗的深淵。
歷史上,中西方對于海洋的認識有著天壤之別,由此決定了后世不同的發展路徑與命運。
1405年,鄭和下西洋,中國船隊之大、航程之遠、技術之先進,堪稱當時第一海洋大國。但這一史無前例的探海活動,不是為了財富和國土,而是為了炫耀國威。
西方恰恰走了相反的路線:哥倫布發現巴哈馬群島的日子,被西班牙國王確定為國慶日;亨利王子癡迷于探海與殖民擴張,給葡萄牙帶來了黃金、絲綢、香料和無盡的土地財富;荷蘭僅憑一個東印度公司,就享有了海洋霸權的地位和權益;俄羅斯彼得大帝為靠近海洋,決定遷都圣彼得堡。
再看近鄰日本,巖倉使團出訪歐洲,為日本帶回了“開拓萬里波濤,揚國威于海外”的外擴戰略。20多年后,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對于海洋的認識最終左右了戰局走向。
中國戰敗,不僅耗盡了洋務運動積攢的家底,也讓“同光中興”催生的科技發展高潮如曇花一現,進而錯失近代史上扭轉國運的一次良機。
甲午海殤反思,當從我們的海洋觀開始。
回望甲午:戰敗終因海權意識差
今天,對于當年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為何全軍覆沒的反思之聲不絕于耳。我們的兵力七倍于對手,各種船舶從噸位到能力再到現代化水平都不差,為什么會輸?
在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乃勝看來,目前大多數的反思都沒有觸及根本。“從兵力到裝備都不差,但為什么中國還是會輸,關鍵在于海洋觀不同。”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我們的祖先從造出“海”這個字開始,就缺乏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農耕文明下的刀耕火種,浸淫了對黃土地的親近與熟悉,對海洋則充滿畏懼與生疏。
1871年,日本派出巖倉使團出訪歐洲12國,了解到西方強國的發展道路就在于兩個字--海洋。兩年后,當這位為海癡狂的政治家回國,日本隨即正式開始實施其海洋戰略。1890年,明治維新政權的功臣之一山縣有朋正式提出“主權線”和“利益線”的政治策略,主張以軍刀作后盾,實現經濟利益的對外擴張。
主權線就是本土主權不容侵犯、不得轉移;利益線就是經濟發展到哪里,海軍就保護到哪里,這就是“地球儀”式的海洋觀。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勇在談到這段歷史時說,當時的日本已經形成“地球儀”式的海洋觀,海軍軍隊能為日本從全世界獲取資源提供保證,而這正是當時的中國所欠缺的。
“北洋海軍之所以戰敗,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船炮不行,而是對海洋的認識不到位。”馬勇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強調,當時中國的海洋觀還是以近海防御為主,只有“主權線”,并未建立真正的“利益線”,這樣的海洋觀顯然無法建構真正強大的海軍。
編輯:曾珂
關鍵詞:南沙美濟礁 20萬噸級養魚工船駐守美濟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