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中華鱘在葛洲壩建成32年后由1萬余尾銳減至57尾

2014年09月25日 09:51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核心提示: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去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從葛洲壩建成后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停止自然產卵。上世紀70年代,長江里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余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目前估算只剩57尾。

 

01

 

  9月24日,葛洲壩附近江段。水面下即是中華鱘的產卵場,這里每天不斷有貨船通過該片水域,江面上停泊著附近漁民的漁船。

 

02

  科研人員放流捕撈的野生中華鱘。資料圖片

 

  今年9月,長江水產研究等多家研究單位確認,2013年,在葛洲壩下唯一的自然產卵場,中華鱘沒有繁殖產卵。葛洲壩建成后的32年里,中華鱘野生種群不斷衰減。科研人員認為,這背后是一系列的原因,長江水體污染、經濟發展對自然保護區的“割讓”、船只漁網的誤傷,都讓中華鱘的生存空間和環境不斷受到擠壓,日益脆弱。中華鱘專家危起偉呼吁,中華鱘野生種群消失前,控制污染、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為中華鱘營造新的生存空間迫在眉睫。

  今年8月到9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的研究人員沿長江中下游1600多公里江岸,走訪了20個城市98位漁民。

  他們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見過去年繁殖的中華鱘幼魚嗎?

  “沒見過。”這些傳承父輩衣缽平均漁齡在40年左右的漁民們回答。

  這98個否定答案印證了課題組去年底的監測結果—去年11月、12月中華鱘產卵期,課題組“用三種方法監測,都沒有發現卵或受精卵。”去年沒有產卵,今年自然沒有幼魚。

  “這意味著野生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組組長危起偉說。“沒有自然產卵,野生中華鱘種群的數量就無法得到補充,如果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

  自從葛洲壩建成后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這群從海洋溯游回來的大魚沒有產下卵子。

  唯一的產卵場落空

  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去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

  對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中華鱘專家們來說,今年9月的尋訪結果壓滅了他們“最后的一線希望”。

  去年11月、12月,葛洲壩下5公里江段,一艘機駁船長時間停駐在渾濁的江面上。船艙里,長江水產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助理研究員吳金明專注地盯著21寸的顯示器。畫面中,透過淡綠的江水是搖曳的水草和一片亂石,這是水下視頻系統傳輸上來的江底畫面。吳金明仔細辨認是否有附著江底的卵子。

  水下視頻覆蓋了5公里江段內的120個位點,但均未發現魚卵。

  科研人員還采用解剖食卵魚和江底采卵的方法進行監測。但直到12月底,中華鱘的產卵期結束,仍未發現任何卵或受精卵的跡象。

  這片被科研人員反復搜查的水域是野生中華鱘現存唯一的產卵場。

  長江葛洲壩建成前,中華鱘是一個興旺的種群,它們在長江上游的合江至金沙江屏山段的600多公里江段內有16處產卵場,危起偉說。

  中華鱘幾乎是目前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歷經1.4億年,存活至今。它們也是中國獨有的鱘魚,出生于長江,成長在大海。經過8-26年的生長,一旦性腺成熟,就從大海溯游回長江繁殖后代。漫長的海洋生活,不曾抹去它們對長江的記憶。

  每年6月,性成熟的雌雄個體成群而行,由上海崇明島長江口溯游而上,在年末抵達產卵場,停留到第二年的10、11月開始產卵。幼魚在長江里長到20厘米左右,順江而下,在下一年的7、8月,從長江口入海生長。

  葛洲壩阻斷了中華鱘通向產卵場的唯一通道。但專家們卻在1981年的秋天意外發現中華鱘在葛洲壩下游的水域產卵,新的產卵場就此形成。此后32年,上游的22處產卵場“荒廢”,這里成了中華鱘物種自然延續唯一的根據地,也成了寄托科研人員希望的“黃金水域”。

  然而,今年9月的走訪,讓課題組最后的希望也落空了。

  從一萬余尾到57尾

  葛洲壩落成后,中華鱘在壩下聚集,捕撈和誤傷導致數量急劇減少

  這條大魚命運的拐點,早在30多年前,危起偉就有所預料。

  葛洲壩截流的1981年,葛洲壩下的沿岸漁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饋贈”。中華鱘在壩下扎堆,好抓極了。宜昌點軍區紫陽村漁民王輝富記得,他劃著杉木漁船,一個晚上幾袋煙的工夫,就捕到7尾,每條魚都有二三百公斤,讓漁民們大開眼界。此前,當地漁民幾乎見不到這么多這么大的魚。

  王輝富童年的記憶里,捕獲巨大的中華鱘曾是至高的榮譽,這種榮譽不在于鱘本身的價值,而是漁夫精湛的技藝。王輝富說,“通常是幾條船合力,用最好的滾鉤,不能生拉硬拽,它力氣大得很,容易船翻人亡。要柔著來,滾鉤掛住后,由著它跑,等它累了,再用繩子圈住尾鰭拉上船。”

  王輝富的父親終其一生,只打上來一條中華鱘,像拜神的儀式一樣,擺酒宴請全村人來慶賀品食,這讓人不禁聯想到《老人與海》里的情節。然而,和書中的大魚一樣,中華鱘的命運也在被人類改寫。

  中華鱘無法知道,產卵之路已被截斷,它們在壩下聚集徘徊,不斷嘗試尋找出路,無一成功。危起偉說,這些魚,有些可能是出生后第一次回來,卻無法找到那個根植于基因的熟悉的“家”了。

  隨著聚集的中華鱘增多,水面、淺灘上,總能見到一坨坨魚肉,或是斷了頭的,截成幾段的,它們大多是被壩下發電的水輪機絞死的。王輝富記得,魚最多的時候,遠遠望去,江面上浮動著一波波染紅的漣漪。

  “那年,宜昌的大街上,常見到用板車拖著中華鱘的。中華鱘捕撈量大幅增長,捕殺了近2000余尾。” 危起偉說。

  無度的捕殺使中華鱘繁殖群體數量急劇滑坡。危起偉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長江里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余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1983年國家禁止對中華鱘的商業捕撈,只允許用于人工繁殖的科研捕撈。

  然而野生中華鱘數量的銳減,讓科研捕撈的指標都無法完成。中華鱘研究所所長高勇介紹,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2000年后,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盡管新的產卵場形成,國家也出臺一系列保護措施,但仍沒能挽回中華鱘的數量的驟減。一些中華鱘在到達產卵場前,就已遭遇意外。洄游到產卵場的1600多公里的遙遠路途,是通航能力不斷擴張的長江黃金水道,中華鱘要躲避如織的船舶和密布的網鉤。長江水產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的科研人員常常收到誤捕誤傷中華鱘的報告。

  課題組助理研究員王成友2007年曾救治了一尾受傷雌性中華鱘,并做了超聲波標記。2009年,沿岸監測站發現這條中華鱘的信號,大概在銅陵,距離長江口513公里的江段。“它回來產卵了,這太讓人興奮了,”王成友說。

  監測到信號不斷向上游移動,它到了武漢,距離產卵場越來越近。“但就在岳陽,失去信號。”王成友說。后來漁政部門打來電話,這條魚被漁民誤捕,等王成友趕到時,大魚已死。

  “誤傷誤捕的鱘中有一半都會死亡。”王成友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都有三十至四十尾因此致死;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種群數量的減少,意外死亡的數量降低到每年十幾尾;最近十年,每年大約五六尾意外死亡。與這一數據相對比的是,目前野生繁殖群體估算只有57尾。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中華鱘 葛洲壩 中華鱘產卵場 水體污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