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委員講壇
堅守急診家園綻放生命的春天
春天,是萬物復蘇、百花爭艷的季節。如果把健康比作生命的春天,那么急診科就是枯樹逢春、綻放生命的家園。
在現代醫學發展的歷史中,與傳統的臨床科室相比,急診科是一個新生的臨床科室。由于急診科的發展歷史短,勞動強度大,醫療環境差,與其他科室相比處于一個劣勢地位,不少急診科的工作人員想方設法調離急診科。
我原來是一名消化科大夫,在到急診科輪訓時,一個心臟驟停的病例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
那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一個自述上腹痛的中年男性患者被送到我們醫院急診科,患者自認為患了“胃病”,要求做胃鏡檢查,我還在為患者做查體時,患者突然抽搐一下,頭一偏,便失去了知覺,面色發紺,停了心跳。我們立馬進行心肺復蘇,患者終于得救了,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這一幕,對我觸動很大,我在想,急診科是一個能使人起死回生的地方,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科室,于是,我對急診、急救產生了興趣,一轉眼就在急診科待了近30年。
2008年初,我國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湖南郴州成了受災最嚴重的城市。因為冰災斷電、停水,郴州成了一座孤城。由于停電,醫院門診被迫關閉。一波接一波的門診病人全都涌向急診科就診。我們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冒著天寒地凍的天氣、克服缺水斷電的困難,分診、接診、處置急診病人。為了擠時間,中午不回家,集體啃干糧,吃盒飯。沒電照明——打手電筒,點蠟燭看病;呼吸機不能運轉——手捏球囊搶救傷員;沒有病房——借用兄弟科室的病房臨時安置病人。除了正常的急診急救工作外,急診科還要為高速公路停運而滯留在科里的病人及其家屬提供雞蛋、餅干、開水等生活用品,并妥善安置住行。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急診科沒有推諉一位病人,沒有發生一例投訴糾紛。
我們科室的老主任,一名老黨員,不顧自己身體有恙,與年輕人一道堅守在第一戰場,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
榜樣在前,責任在肩。在這種非常時期,科室的黨員和積極分子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他們吃住在醫院,累了,就打個盹;餓了,用方便面充饑。心中裝著的是病人,體現的是醫者仁心,職業的責任與堅守。
如果把醫院比作與病魔鏖戰的戰場,那么,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就是醫院的排頭兵,就是老百姓生命的守護神。
2010年5月1日,郴州市郊區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嚴重的低鉀血癥誘發室顫,一天之內出現兩次心臟驟停。經過積極地搶救,心跳恢復了,但由于長時間的缺氧,出現了嚴重的缺氧性腦病,腦復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高壓氧治療是腦復蘇的一種有效的辦法,并且越早越好。經討論需要盡早做高壓氧治療。為了確保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安全,我攜帶呼吸球囊、吸痰器等搶救設備和急救藥品,親自陪患者進高壓氧艙作高壓氧治療,如果一旦患者在艙內出現呼吸衰竭等情況,我就可以在艙內進行搶救。在艙內的升壓過程中,患者的姐夫不適應高壓反應出現了鼻孔出血,第二天不敢進艙陪護,而我考慮到患者的安全,仍然繼續陪病人進艙治療。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患者康復很快,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我們也在臨床中體會到,盡早給予高壓氧治療,對患者的腦復蘇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后來,我采用同樣的方法為三個心臟驟停的患者陪同做高壓氧治療。
有人認為,陪患者進高壓氧艙治療是其家屬的事,一個科室主任有必要去陪嗎?家屬沒有為患者實施搶救的基本技能,遇到緊急情況一籌莫展,而作為一名急診科的大夫,具備搶救的能力,在患者需要我們運用自己技術的時候而不用,那要在什么時候才用呢?“一切為了患者”不是掛在墻上的口號,而是要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了使患者盡早在治療中獲益,同時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這是一名醫生職業操守的基本要求。
2002年,與郴州市毗鄰的一個地區,有一位年輕女病人因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導致呼吸衰竭,當地醫院用一臺手術室的呼吸機維持呼吸,家屬要求轉院到我院治療。當時我院的救護車上沒有配備呼吸機,只有靠人工捏皮球的辦法維持病人的呼吸。在轉運病人途中,我給患者捏皮球維持呼吸,雙手疲勞發酸了,就讓護士或其年輕的家屬換一下手后又繼續捏。歷時近3個多小時,途經120多公里,最終將病人安全轉入到我院急診科。下車后,我發現雙手起滿了水泡。經過全科同事的努力搶救,病人完全康復出院。
現在救護車上搶救設備配置先進,轉運呼吸機、除顫儀等裝備齊全,轉運危重病人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在20年前,在沒有呼吸機的情況下,從邊遠的農村地區轉運危重病人,考量的就是醫生的急救技術和責任擔當,需要的是一顆滾燙的愛心和一雙溫暖的雙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擊大江南北,郴州的疫情也非常嚴峻。醫院需要成立新冠肺炎救治小組,我是急診科大夫,又有防控非典的經歷,于是我就向醫院黨委寫了請戰書,主動請纓加入這場戰役中去。醫院成立了新冠肺炎專家救治組,安排我擔任組長,負責醫院發熱、肺炎病人的排查、會診、救治工作。我們醫院當時有四個醫療區,無論何時有發熱的患者,一旦接到排查命令,就必須立馬趕到現場進行會診甄別。
為了防控的需要,醫院需要改建發熱門診,擴大規模,增加隔離病房。新建的發熱門診需要補充醫護人員,這個時候我想到自己正在下鄉的兒子。1月23日,我給兒子通了電話,簡單向他說明情況以后,他欣然同意,于是我就向醫務部為他報了名,要求到發熱門診去工作。
我兒子是一名年輕醫生,也是一名黨員。作為一名年輕醫生,無論是對他職業生涯的成長,還是對職業操守的培育,都需要接受職業的磨煉和思想的洗禮。發熱門診的工作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是一種歷練,我相信對他以后的成長很有裨益。作為一名父親,作為一名急診老兵,我應該給他加油,給他鼓勁。于是,在一個中午,我隔著隔離病房的玻璃窗,寫了“加油”鼓勵他,希望他在隔離病房有信心、有決心戰勝疫情。后來,“白衣作戰袍,上陣父子兵”的事跡評為“中國網事·感動2020”網絡感動人物,我與兒子隔著玻璃勉勵加油的照片并被國內的雕塑家制成雕塑作品在廣州、德國等地巡展,引起了廣泛的反響。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黨從100年前的幾十人發展至今的9000多萬黨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這是人們的選擇,這是歷史的必然。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每一個黨員,應該以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對黨的忠誠。作為一個醫生,以黨的紀律要求自己,認真鉆研業務、用心善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的技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就是為黨獻禮。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
編輯:劉慧瑩
關鍵詞:急診 患者 醫院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