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化符號、文化心理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年05月08日 19:53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既源自歷史長河中各民族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也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注重從中華文化發展傳承的視角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演進過程,進而深度把握其理論內涵。

費孝通曾說,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是“在相當早的時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它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了這個核心”。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成為中華民族。而民族自覺,首先是文化自覺,即不僅對中華文化有深刻認識,對中華文化發展方向有準確把握,還能主動擔當起對發展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

文化符號在確立民族自覺的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作為重要的文化符號,漢語言文字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中華大地存在地域差別,長期以來形成了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區,但文字書寫基本相同。“書同文”使得漢字起到了貫通古今、連接南北的一統功能。而且,漢字建立在圖示符號基礎之上,是先民對自然物的高度概括與抽象,是心靈注入并使自然界“物化”的過程。經歷數千年,漢字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心理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這里的“炎”“黃”“華”“夏”,是中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識,有著豐富的文化心理意義。

從字源上看,“炎”與“黃”最早見于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而“華”與“夏”比較晚,出現在西周。“炎”字上下兩個“火”字,是因為炎部落是個崇火的游牧部落,炎帝姜姓,“以火德王”。“黃”的甲骨文為一個佩玉環的正立人形。上古玉璧,皆為至尊禮器,所以“黃帝”就是當時至尊禮天的權威。“炎帝”較早,在西;“黃帝”較晚,在中。后來兩帝“阪泉之戰”,黃帝勝出,炎帝敗北,之后又逐步融合為“炎黃”。“華”部落大致是在山東半島一帶,因分支多而有“諸華”之稱。“夏”的甲骨文出現在東周、春秋之際,《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夏,中國之人也”。唐代學者孔穎達解釋夏“有禮義之大”。當“炎黃華夏”用在一起,就形成了對中國人、中華民族的稱謂。后來各族又不斷融入“炎黃華夏”之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從社會心理學視角看,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研究認為,這種文化心理結構是民族歷史地形成的生存條件的內化和觀念形態的文化在民族心理中凝結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態度、情感方式、思維模式、致思途徑和價值觀念諸方面所組成的有機的總體結構。換言之,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形成的過程是族群文化符號在漫長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由族群內部傳遞、整合、固化的心理過程,一經形成就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思維特征與價值取向,規約著群體內部的思維和行為,并訴說著它的歷史與文化。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諸如“具象”“比類”“自反”等思維特征,文化心理在代際發展的進程中凝結為“天人合一”“物我統一”等文化規律、“中庸”“禮”“仁”等文化品質、“崇德求善”等心理準則。這造就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的民族性格,以及追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秉持誠信、守則、求和的心理特征。

通常來說,民族文化心理傳遞著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質。文化認同心理越是趨于“求穩”,民族文化認同感就越為強烈。錢穆曾提出,中華民族是信奉“和”的民族,“和”即是“和諧”,“和”的文化傳遞著“合”的精神。“合”的古漢字由食器與蓋子組成,有閉合、合攏的意思,民族之合是自然規律,民族和諧亦是國家追求,中華民族的血液中自古流淌著和諧統一的文化認同的基因。伴隨歷史發展,“合”的意識不斷加強并形成自覺,民族文化亦隨之凝聚與沉淀,再通過文化符號的承載與流傳,成為當今民族團結與進步的源泉。儒家文化倡導“禮之用,和為貴”,“中庸”思想進一步傳遞了“和諧求穩”的文化認同心理。無論是樸素的辯證法,還是“陰陽道合”的規律總結,都是去兩極化的、穩定的文化追求。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勞作實踐中,集所有物質與精神的傳承和積淀,逐步形成了穩定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在漫長歷史中守護與傳承著中華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與歷史書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礎。縱觀歷史,在延續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文化認同也便植根于中華民族心理之中,并進一步加固了民族共同體。

多民族的大一統,各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們的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我們應科學認識文化符號的源生過程,還原民族文化發生發展之境,解析民族文化心理場,探索民族文化認同機制,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涵養文化認同。文化符號深刻體現在各民族語言符號、物質符號和行為符號之中,各民族的文化符號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一方面,應尊重和保護各民族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保護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另一方面,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推動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書寫歷史。

鞏固文化心理。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應堅持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入研究各民族思維方式、各地區歷史文化結構,充分發掘涵養民族團結的文化基因,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總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文化的滋養。要充分重視文化符號和文化心理的作用,在實踐中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意識和觀念,進而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作者:張健,系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化 中華民族 心理 符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