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2018年11月20日 11:10 | 作者:錢念孫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戰國 云獸紋青玉璜

戰國 云獸紋青玉璜

原標題: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君子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標識,其內涵和特質早已成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部分,成為某種思維定式、情感取向、生活態度乃至經驗習慣,浸潤并顯現于中國人的民間信仰和日常生活。本文從器物、植物、動物、食物、家訓家譜、俗語民諺等層面,簡要描述這種浸潤和顯現的形態及影響,以求教于方家。

玉石溫潤:蘊藏君子之德

在器物層面,最突出彰顯君子文化內涵的莫過于玉。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愛玉傳統。采玉、琢玉、尊玉、佩玉、賞玉、玩玉的歷史,已經綿延幾千年,至今仍然興盛不衰。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頗為獨特的現象?除了玉作為一種“美石”具有欣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外,關鍵在于自殷周時期起,我們的祖先就將玉石的特質與君子的品格相類比,賦予玉諸多君子人格及美好道德的寓意。《詩經·國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諸如此類以玉譬人,贊美君子品性如美玉一般“溫潤而澤”的話語,在先秦及后世典籍中如繁星閃耀,充分反映中華文化對君子人格的尊崇和推許。中國玉文化的繁盛,很大程度在于其中注入君子文化的靈魂,飽含君子文化的豐厚意蘊。

在《禮記·聘義》中,孔子與其學生子貢有一段頗有意味的對話。子貢問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與?”孔子答曰:“非為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孔子解答“君子貴玉而賤珉”的原因,并非玉少貴之、珉(像玉的石頭)多賤之,而在于玉的品質是君子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諸多德行的象征。此外,管子論玉有“九德”說、荀子論玉有“七德”說、劉向論玉有“六美”說等。東漢許慎《說文》在先秦各家之論基礎上,進一步概括說:“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玉石潤澤,觸手生溫,猶如施人溫暖的仁德;透過玉石紋理,能夠自外知內,就像表里如一的坦誠道義;敲擊玉磬,其聲清脆遠揚,恰似給人教益的智慧;玉器可以摔碎,但不會彎曲,仿佛堅貞不屈的勇毅;玉石雖有棱角,卻不傷害別人,正如君子潔身自好行止有度。這里表面談的是玉,實質是贊美君子品格,在賦予玉諸多美好品德的同時,也提醒君子時刻以美玉的品性要求自己,高揚著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倫理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禮記·學記》中的這句話,后來被收入家喻戶曉的《三字經》里,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言。與其說,這是強調美玉待琢,只有經過細心雕琢打磨,玉石才能成為國之寶器,不如說,這更是通過比喻襯托說明,學習對人增長知識、明白事理的重要。今天人們所說的“知道”,是了解掌握某種知識或信息的意思,此處所言的“知道”,乃指通曉大事理大道理。歐陽修《誨學說》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這是告誡人們:君子人格的養成,要像治玉一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斷進德修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否則不進則退,很容易“舍君子而為小人”。

中國作為愛玉之國、崇玉之邦,源于古代先賢觀物析理,化以人文,既看到玉的自然之美,又在玉中寄寓豐厚的文化意蘊,形成“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厚傳統。在中華文化傳統里,玉一直是純潔、美好、善良、高雅、華貴的象征。帶玉的詞多為褒義詞,如贊美人的有玉女、玉人、玉容、面如冠玉等,稱贊住處的有玉府、玉堂、玉房、玉樓等,夸贊衣食的有玉衣、玉帛、玉冠、玉食等。有關玉的成語典故比比皆是,如冰清玉潔、金科玉律、金口玉言、字字珠玉、金玉良緣、如花似玉、金玉滿堂、金聲玉振、金枝玉葉、玉潤珠圓、藍田生玉等。這是君子文化從玉這一器物層面滲入我們文化觀念和日常生活的反映,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君子文化對中國人思想和行為的影響至為深遠。

梅蘭竹菊:彰顯君子之品

在植物層面,最鮮明體現君子文化內涵的莫過于梅蘭竹菊。

梅蘭竹菊,在中國文化里有個特別的雅號,即“四君子”。以花草樹木比喻君子人格,在先秦時期典籍里屢見不鮮。《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周游列國而不見用,返回魯國途中看到蘭花獨開山谷,發出感嘆說:“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他還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這里以蘭喻人,表達君子情懷和節操,說明早在中華文化蓬勃興起的春秋戰國之時,就已形成以自然景物比擬人品志向的“比德”傳統。梅蘭竹菊被稱作“四君子”,正是這一傳統延續發展的豐碩成果,也是君子文化深入人心的突出表現。梅蘭竹菊成為歷代詩人、畫家反復吟詠和描繪的對象,主要原因在于其形象體現著君子人格的高貴品性。

梅在寒冬臘月綻放,它吸引人的往往不是嬌艷的外表,而是凌霜傲雪、不畏艱難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君子人格及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華民族歷來推崇的性格和氣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以梅花凌寒送香的形象,表現君子傲然不屈又芬芳襲人的魅力。元代畫家王冕畫曾在墨梅卷上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抒發棄塵絕俗、清高自潔的君子情懷。毛澤東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象征嚴酷環境下人所應有的君子品格,集剛健、堅毅、俏麗、希望于一身,這首《卜算子·詠梅》將此意刻畫得生動有力。

蘭生長于深山幽谷,終年長青,不因無人而不芳,其遠離塵囂、清麗高雅的氣質,體現慎獨自守,“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品格。明代畫家徐渭題《水墨蘭花》:“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借畫蘭明志,傳達潔身自好,不與時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張學良《詠蘭詩》:“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把蘭花堅守節操、淡泊名利的君子品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人愛蘭、種蘭、詠蘭、畫蘭,究其背后原因,無不隱含著通過蘭花來寄情明志的文化動因。

竹子中空有節的枝干、挺拔清逸的外形,很早就被古代先賢作為君子風骨的象征而不斷抒寫。植物生長,經歷雨雪風霜,多數折枝落葉,而竹卻不改顏色,峭拔挺立。書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愛竹如命,即使借住朋友家中,發現無竹,也要命人種上,“何可一日無此君”是其名言。蘇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典出于此。清代畫家鄭板橋,一生以竹為伴,其《題畫竹》說:“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千霄,有似君子豪氣凌云,不為俗屈。”他的詩作“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竹子勁節虛心的品性中,注入體恤民間疾苦情感,受到廣泛稱頌。

菊于深秋開花,艷而不嬌,既有傲霜不凋的氣節,又有義讓群芳的品德。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山林,與菊為伴,不慕榮利,超然淡泊,吟詠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白居易《詠菊》:“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生動刻畫了菊花兼具勇士與隱者的兩種品格。宋代女詞人朱淑貞《菊花》詩:“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洋溢著不向世俗低頭和對獨立人格不懈追求的精神。明代高啟《菊鄰》詩:“菊本君子花,幽姿可相親。”更是將菊花直接賦予“君子花”的美名,既揭示出菊花蘊藏的道德品性,也說明了人們喜愛菊花的緣由。

除了梅蘭竹菊“四君子”以外,在植物層面與君子文化發生緊密聯系的,還有被列為“歲寒三友”首位的“松”,被稱為“花之君子者”的“蓮”。在中華文化中,松樹很早就作為“比德”的對象。《論語·子罕》里“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孔子家喻戶曉的箴言。李白的《贈韋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宋代范仲淹歌吟青松:“有聲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為君子材,對之每前席。”這表明,以松樹作為君子人格的象征,具有悠久的傳統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至于蓮(荷花)被視為君子之花,則源于宋代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這里對蓮花品性的獨到評述及稱其為“花之君子者”,千百年來得到人們廣泛認可并產生深遠影響。

家譜家訓:傳承君子之風

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還通過家譜、家訓等渠道,使傳統倫理在家庭落地生根,化為家庭成員的做人信條和生活習慣。

每一個人都誕生并生活在一定家庭之中。每個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傳的同時,都會或隱或顯地積淀并形成某種價值觀念和德行風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家風。一般說來,家風既包括有文字及實物遺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僅是口頭和行為傳授等隨時消失的無形部分。有形部分多半呈現在如家訓、家規、家法、家譜、族譜、族規、宗譜、家族祠堂,以及各種祭祖追宗儀式等方面;無形部分則主要凸顯在長者的行為舉止、言傳身教,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生活習慣和家族氣質風貌等方面。有形的部分以家訓、家譜等為載體,固然有助于家族文化的傳遞和弘揚;無形的部分如長輩的言談等雖然往往隨生隨滅,但它多半留在后輩心中,對家族成員的成長和家族風氣形成同樣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

中華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國同構”觀念,一方面,家是國的細胞,沒有家就沒有國;另一方面,國是家庭細胞賴以生存的肌體,國盛才能家興,國破則難免家亡。正是這種水乳交融的家國同構理念,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家族的家訓、家譜等,雖然具體內容互有差異并各具自己特色,但其中所宣揚的立身處世、持家興業的規則和教導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對中華文化主流價值體系的集體認同之上。君子文化作為儒家思想乃至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標識,與歷代著名家訓、家譜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價值觀念等高度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毋寧說,眾多家訓、家譜所傳達的勵志勉學、入孝出悌、勤儉持家、精忠報國等優良家風,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的具體細化,不僅堪稱個人和家族成長興旺的座右銘與傳家寶,也是君子文化從廟堂走向民間的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

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是一篇傳頌千古的著名家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里強調君子的行為操守,關鍵在于修身養性,治學做人;而不論是提升人格修養,還是勤學立志,都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切戒懈怠險躁。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賢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他畢生經驗和睿智的結晶,也是對如何培養君子人格的精彩闡釋。

強調君子人格對家族成員成長的重要意義,在各類家訓、家譜中星羅棋布。著名的《顏氏家訓》開篇就呼吁家族成員,要追隨學習明達君子:“儻遭不世明達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家譜記》也說:“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況于骨肉之間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責之也。宗法廢而天下無世家,無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風俗之薄日甚,有以也。”歸有光認為,家族成員只有以君子為楷模,行仁義、重孝道,家族宗法才可確立,立宗法方可成世家,成世家方可正風俗,而正風俗,則將仁孝品德彰揚于世,進而代代綿延,形成世有君子、代有賢良的良性循環。

君子文化與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訓、家譜、家風中扎根開花,不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風在家族里世代相傳,還能夠由家族推向村邑、由村邑推向國家。《孝經·廣至德》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清代宰相張廷玉作《王氏族譜序》也說:“故君子之用心,必將使人知族人之咸本于一氣,則孝弟親睦之意,油然自生。而婚姻洽比之風,因之可以漸及由一家以推于一鄉,由一鄉以推于天下。風俗之美,教化之成,未嘗不由于是。此譜牒之設所為深有功于世道,而君子詳慎之不敢忽也。”社會風俗之美,正是通過“由一家以推于一鄉,由一鄉以推于天下”的形式,逐步改善并蔚成風尚。

以家訓、家譜為主干的家族文化,與君子文化看似概念不同、內涵相異,但兩者的思想來源和核心理念卻有諸多相似之處。兩者談論的中心都是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處世、如何興家立業等問題,而得出結論或者說給出的答案,又十分相近乃至多有重合。君子文化為什么能夠沉入并浸透歷代家訓家譜而成為普通百姓廣泛認同的價值導向?為什么歷代世家望族的家訓、族譜等總是以君子文化為主調凸顯家族文化特色?其原因和奧秘都在這里。

俗語民諺:訴說君子之道

君子文化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沉淀,更加貼近民眾生活、走入民眾內心的,是大量有關君子及君子文化的俗語民諺。

俗語,又稱俗話,指約定俗成,言簡意賅,并在人們口頭頻繁使用,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語言單位。“俗語”一詞,早在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中就有使用,歷史悠久,包羅繁多,經常指代和囊括民諺、俗諺、村言、俚語、歇后語及口頭常用成語等多種語言現象。俗語來源于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實踐經驗的感悟和創造,同時來自書面文獻即文化典籍中的經典短語和名句。不論是人民群眾直接創造的俗語,還是源自書面典籍的俗語,都以人們熟知的思想觀念或形象比喻,反映世代積累的人生經驗和價值追求,堪稱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俗語及民諺,由于短小精練和意蘊深厚,共識度高并相沿成習,在千百萬次的引用和傳播中,往往被作為不證自明的“道理”,發揮著直指本心、明心見性的獨特作用,成為人們警策自己和說服他人的理由,指導日常生活。

關于君子和君子文化的俗語民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豐富多彩,涉及為人處世的諸多側面,是俗語民諺寶庫中的重要部分。下面從義利氣節、誠實守信、處世交友等幾個方面略作陳述。

在義利氣節方面,人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口頭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俗語強調,雖然錢財人人都愛,但要通過辛勞付出,正當合法地獲取,而不能不擇手段,取之無道。與此意義相近的俗語民諺較多,如“君子盼得天下富,小人發得一人財。”“君子不怕明算賬,小人貪戀不義財。”“君子爭禮,小人爭利。”“義動君子,利動小人。”“君子務本,小人逐末。”“君子重名節,小人重名號。”“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如何對待義與利,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和氣節。這些關于義利氣節方面的君子俗語民諺流行民間,充分反映人民群眾對君子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擁護。

在誠實守信方面,人們經常愛說的就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一言,快馬一鞭”。這兩句俗語大同小異,強調說話算數,不能食言。此類有關君子誠信的俗語民諺不勝枚舉:“君子說話,如筆潑墨。”“君子坦蕩蕩,有話當面講。”“明人不做暗事,君子不說假話。”“君子當面罵人,小人背地說話。”“有事但逢君子說,是非休聽小人言。”“直率坦白真君子,笑里藏刀是歹人。”“君子用嘴說,牛馬用腳踢。”“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有關君子誠信的俗語民諺如此之多,既表明誠信作為社會有序運轉基本原則的重要,也說明此類君子俗語在廣大民眾心目中幾乎具有不證自明“公理”的地位。

在處世交友方面,有關君子的俗語民諺更多,“君子成人之美。”“君子與人為善。”“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不念舊惡。”“君子絕交無惡言。”“來而不往非君子。”“親君子,遠小人。”都是源于古代經典又活躍于人們口頭的常用語。其他如“君子不奪人所好。”“君子動口不動手。”“君子不掠人之美。”“君子記恩不記仇。”“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居高善下真君子,將有視無大丈夫。”“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嫉妒之心。”“有恩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是小人。”“結交結君子,栽樹栽松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寧愿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如此等等,都是把人們心目中的善惡是非標準在君子與小人的對比中和盤托出,君子文化作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精神食糧,于此可見一斑。

有關君子的俗語民諺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除了上面所談論的義利氣節、誠實守信、處世交友以外,起碼在仁義濟世、怡情養性、慎獨操守等層面,相關俗語民諺同樣繁花似錦,讓人目不暇接。這里先把問題提出來,以后再作專文探討。

君子文化:雅俗共賞,歷久彌新

君子文化洪流沖刷和滋養寬闊的日常生活河床,還覆蓋和波及社會生活的不少領域。譬如在動物層面,雞作為家禽的一種,被賦予“五德君子”的美名。此說源于漢代《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期的田饒對魯哀公說的一段話:“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雞頭頂紅冠,不論是昂首闊步、英勇搏斗,還是低頭覓食、高歌打鳴,確實體現出文、武、勇、仁、信“五德”。就其實質而言,這是用人所擁有的道德觀念解釋雞的特性,飽含著人們的道德期待,因而后人時常把雞稱作“五德君子”。晚清海派畫家任伯年有一幅國畫作品畫的是雞,題字就是“五德君子圖”。當今許多國畫家畫雞,也經常以“五德圖”“五德君子圖”名之。

在樂器層面,琴(今稱古琴)作為“八音之首”,具有“貫眾樂之長,統大雅之尊”的地位,自古就有“君子之器”的雅稱。古琴音調不高,音域寬廣,講求中正平和、飄逸含蓄,極具滄桑感和圣潔性。東漢桓譚《新論·琴道》云:“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這就是說,琴與一般樂器以絢麗華美的聲響給人娛樂不同,它的作用是祛除欲望雜念,讓人靜心明志,回歸心性的本源,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說,其他樂器常常奏出鄭衛之音,是刺激的享樂的,那么,琴則偏向演奏雅樂正聲,是收斂的回歸的,是調和人心而禁止邪念淫欲的。所以,漢代《白虎通·禮樂》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明代《神奇秘譜·序》言:“然琴之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氣、太古之神物,乃中國圣人治世之音,君子養修之物。”因此,琴在古代被視為修身養性的君子之器,有“君子之座,左琴右書”“君子無故不撤琴瑟”等說法。

在飲食層面,茶很早就被譽為“飲中君子”。文人雅士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茶;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兩者共同交集,或者說兩者都離不開之物就是茶。君子文化從上層士大夫向民眾百姓的轉移和沉淀,茶可以說是典型的津梁,所謂“若問飲中君子誰?雅俗共賞只有茶”是也。茶有多重保健作用,入口微苦,飲后漸生甘味,是為“苦后回甘”,頗似人生辛苦付出才有收獲所經歷之境界。唐代釋皎然與茶圣陸羽為忘年至交,曾賦《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這里把品茗看作雅士之舉,在韋應物《喜園中茶生》詩中得到呼應:“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宋代蘇軾的《和錢安道寄惠建茶》,認為茶天然具有君子品性:“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胸中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為君細說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建溪所產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清代乾隆亦有詩作《虎跑泉》:“溯潤尋源忽得泉,淡如君子潔如仙。余杭第一傳佳品,便拾松枝烹雨前。”此詩描寫泉水煮茶“淡如君子潔如仙”,既是對茶的特性的贊美,也是對茶所蘊含的君子品格的稱頌。林語堂說:“茶是象征著塵世的純潔。”當代茶圣吳覺農也說:“君子愛茶,因為茶性無邪。”中國茶文化淵博精微,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與君子文化精神有著深廣的內在聯系。

綜上,我從器物、植物、動物、食物、家訓家譜、俗語民諺等層面,對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狀況進行了提要性的巡視和描繪。由此探尋可知,君子文化在社會民眾中的普及流行程度,或者說君子文化深入人心的程度,遠超原有預料和想象。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人格基因和文化精髓,既是精英文化的中心內容,又是大眾文化的重要內涵,既在高雅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又在通俗文化里占據焦點位置。它是構造主流價值觀的標志性話語,也是中國人立身處世共識度較高的信仰原則,它是文人雅士欣賞的陽春白雪,也是群眾百姓喜愛的下里巴人。君子文化不僅雅俗共賞,而且歷久彌新。它從遙遠的商周時期跋涉啟程,跨越數千年的歷史滄桑,至今仍以矯健身影在中華文化蓬勃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以不言之教潛移默化地滋潤和涵養每個中華兒女的心田。就此而言,君子文化又是打通傳統與當代、涵蓋傳統與當代,使傳統與當代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是讓中華民族傳統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的傳輸寬帶和融合平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核心價值觀活態嫁接的生長沃土和豐收曬場。

(作者:錢念孫,系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君子 文化 俗語 家族 君子文化浸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