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耕育農法”傳承安徽皖北地區農耕技藝體驗
民以食為天,食以耕為本,說明了土地耕作的重要性。傳統農業的“耕作”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包括傳統農業生產準備從種到收整個過程。“耕育農法”是一種使用傳統農耕技術與現代生物科技融合集成的農業生產方法,也是保持農田有機質平衡(有機質農業),天人合一、自然而然,古今融合的生產方法。重點在于傳承田園農耕模式,發展生物生態循環模式,延伸多功能文化體驗模式。“耕育農法”概念是由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在1982年世行華北平原農業項目實施中首先提出的方法,耕育農法在保持傳統農業技術、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和生物防治的基礎上,利用微生物技術、現代農業等多種技術,突破傳統農業的局限,采用中醫農業方法和中醫農業投入品應對種植生產中出現的病蟲害、養殖生產過程中的畜禽疾病防控治療問題,在保障種養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可持續發展協調能力。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生態發展之路,推行生態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六七十年代的安徽皖北太和地區,還是集體經濟時期,在農業沒有全面實行機械化之前,耕地使用人力或畜力進行,犁、耙、鋤農業生產中三個重要環節。耕地最多用的是畜力,耕地包括犁和耙,最早是一具牛(一般是一到兩頭)一張獨犁。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步,慢慢有了雙鏵犁,拖拉機犁。到這個時期,不論是采取什么的犁地方式,農人們都會均勻施好土雜肥后才進行。那時期的生態比現在要自然,雨水多土地滋潤,犁子翻起來的泥土都是鮮濕的透著芳香。
有一種耕作叫曬垡子。對要種麥的地曬垡子。早收的谷子、高粱、玉米地趁大面積的豆子和紅芋還沒成熟,對這些地塊都要精耕細作。先施上足夠多的土雜肥把地深犁起來,一般要30厘米左右,也不耙。這時候正是暑天,曬上一到半個多月,稱為曬垡子。筏子地曬得透干,下雨坷垃及酥,等到割豆子之前再施上一些精細的棉籽餅,磨香油的麻糝等(皖北那個年代人們吃的油主要有三種,豬油、棉油和香油。沒有豆油、菜籽油)抄犁一遍(這一遍因為地宣,犁起來很輕松,農人稱為抄地)。順著地壟耙兩遍后,再沿地塊的對角線斜著交叉鎖耙一遍。這樣耙的地上虛下實,上面坷垃頭大的像豌豆小的像芝麻。下面實不是板結,起到鎖墑的作用。農時一到可以立即播種。
還有一種耕作叫凍垡子。對要休耕的紅芋、棉花等晚茬地,一般要用大型拖拉機深耕一次。“多犁深一寸,頂上一茬糞”。犁地的深度要達到40厘米以上,機械化好在白天黑夜都可以進行,翻起來的泥土一趟趟像搲瓦一樣整齊劃一,透著泥土的氣息。犁起來的地也不要耙,冬天一般都會下透的雨雪,寒冷實凍,各種蟲卵、多年生草根就會凍死,還增強了地力。不就是說瑞雪兆豐年嗎!開春化凍后土地會非常的松軟,有利下一茬的耕種。
再說鋤地。鋤頭現在農業很少使用了,傳統的農業除草用鋤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日當午鋤禾除草效果最好,鋤掉的雜草立即被暴曬加上熱土的炙烤馬上就會死掉,莊稼長起來后在沒有雜草生長的空間,田里沒有雜草。鋤地還有個作用就是保水保墑,下過雨的地如果不鋤一遍,就會出現干裂,地下的水分會順著裂痕快速蒸發。鋤過的田地表面覆蓋了松軟的土層,隔阻了水分的蒸發。有鋤頭一下三分水之說。
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要從這樣的耕地、鋤地開始,多施土雜肥等有機肥,不用除草劑,土地才不會板結,才會肥沃,才能可持續的生產適合人們健康需要的生態食材。(陳永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