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李賢玉:一顆丹心編織“大國劍網”

2020年01月21日 15:07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孫同輝攝

省高考狀元、導彈專家、女將軍……火箭軍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長兼研究員李賢玉身上有著諸多光環。

但坐在李賢玉對面,科技日報記者感受到的,不是光環的耀眼,而是一種靜水深流般的沉靜。眼前的李賢玉,留著短發,說起話來不緊不慢。

這種沉靜中,蘊含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奉獻與追求、拼搏與擔當。正如她所編織出的“大國劍網”——指揮信息系統,無聲卻蘊藏著力量。

前不久,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李賢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選院士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不管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當初來到火箭軍,就是想發揮專業所長,在戰略導彈部隊做一些事情。我希望今后能繼續帶領團隊,為火箭軍體系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苯?,李賢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迎難而上研制作戰指揮系統

1982年,17歲的李賢玉以黑龍江省高考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來到了北京大學,才發覺人外有人。”李賢玉剛到北京大學時“學習很吃力”,可經過四年的努力,她成為全班第一個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

1990年,李賢玉從北京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當時,“經商潮”“出國熱”席卷全國,她所學的專業在地方備受追捧,身邊的同學大多選擇出國深造、經商創業。

可李賢玉哪兒都沒去,只因為一句話,她選擇從軍入伍。

“組織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畢業前,李賢玉和導師在參與完成軍隊某科研項目時,一位第二炮兵的專家向她發出邀請。

于是,李賢玉毅然穿上了軍裝。

入伍第一年,李賢玉到基層通信連當兵鍛煉,目睹了當時部隊信息化手段的落后。彼時,正值海灣戰爭爆發,全新的戰爭形態觸動著全軍將士,也觸動著李賢玉。

不久后,李賢玉接到參與籌建第一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任務,時年26歲的她是該科研團隊里年齡最小的技術人員,承擔網絡總體構建和實時數據傳輸這兩項重點科研攻關任務。

這條科研攻關之路并不平坦。這項研究沒先例可循,該從何處下手?

李賢玉選擇迎難而上。那段時間,她經常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守在信息中心了解前沿進展,請教業內專家、學者,修改技術方案數十次,編寫程序數萬條。

歷時4年,李賢玉和她的同事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功研制出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可讓工作人員即便身處后方指揮所,也能對千里之外的導彈發射場,實時完成可視化指揮。

1995年盛夏,第二炮兵奉命在某海域進行導彈發射訓練。發射出的數枚導彈如同“利劍”,驚天動地。雖身處后方指揮所,看著可視化屏幕,指揮人員也能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戰場動態了如指掌。一位軍委首長握著李賢玉的手,連說三個“不簡單”。

為通過實戰“大考”廢寢忘食

在李賢玉的辦公桌旁,貼著她的科研計劃表,上面總是被寫得密密麻麻:“某信息化系統模擬演示驗證環境建設”“某指揮系統多級調試”“某新型導彈信息化系統聯調”等任務……對此,她常常開玩笑道:“這就是我的‘作戰地圖’?!?/p>

2006年盛夏,全軍某重大軍事演習拉開序幕。

在后方指揮所內,指揮員對著大屏幕輕點鼠標,同時指揮多支導彈旅、多種型號武器裝備在同一作戰指令下同時行動,對預定目標實施多波次火力打擊。

多箭連發,發發命中。在任務中身肩重任的某導彈指揮系統,就是李賢玉和團隊的又一成果。見此情景,在指揮現場的首長對李賢玉稱贊道:“別看一個弱女子,能頂好幾個導彈旅長!”

為通過這場實戰“大考”,李賢玉和團隊付出了很多。

當年,某導彈指揮系統研制工程啟動,剛擔任某研究所總工程師的李賢玉被點將上陣。彼時,正值伊拉克戰爭爆發,信息化戰爭的破壞力令人震驚。面對當時武器裝備控制接口多樣、指揮系統“煙囪”林立的現狀,李賢玉心里比任何人都急,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迎頭趕上去。

那段時間,為了徹底搞清理順各型導彈發射控制命令、武器準備進程等參數的內在關系和聯通原理,李賢玉一度連吃飯、睡覺都顧不上。她帶領團隊走遍導彈軍營、發射陣地,與官兵摸爬滾打在一起,反復論證、找準需求。

一次,為了調研一組數據,李賢玉在西北戈壁灘上一待就是半個月。由于條件艱苦,她根本沒法洗澡;蚊蟲肆虐,她被咬得渾身是包,但直至收集到有效數據,她才離開。

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奮戰,系統初步成型,而后李賢玉又帶領團隊進駐復雜、惡劣的環境反復開展試驗,最終系統定型列裝。

“軍事是技術競爭最激烈、最具創新活力的科研領域之一。多年的軍隊建設發展經驗表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研仿路子走不遠。要想在未來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大幅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用先進技術加速生成和提高戰斗力。”這是李賢玉對科研創新的追求,也是對所在科研團隊的要求。

自言性格有點兒“虎”

熟悉李賢玉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基本上是三點一線——實驗室、部隊、靶場,幾乎沒有節假日。對此,李賢玉早已習慣:“各行各業都很辛苦,干科研事業肯定要付出,每天都要攻艱克難。對科研人員而言,這是常態?!?/p>

“迎難而上、從不退縮,這是李賢玉身上突出的科研品質?!辈稍L中,一位領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李賢玉則開玩笑道,其實自己的性格“有點兒‘虎’”。“我這人有點兒‘虎’,這種性格反映在干科研上,就是有股不服輸的勁兒?!彼f。

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李賢玉對科技日報記者說:“我這個人沒多么遠大的目標、多么長遠的規劃。我的特點就是,一步一個腳印。不管干什么,只要踏實、堅持去做,鐵定能干好?!?/p>

多年來,憑著這股韌勁,李賢玉和團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難題——

受命解決某新型導彈指揮控制系統難點問題時,李賢玉刻苦學習國內外最新技術,歷時3年取得的成果填補了該型武器指控領域的空白;

為完成某野戰信息采播系統緊急研制任務,李賢玉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僅用38天就以高標準完成任務,創下戰略導彈部隊科研史上的多項紀錄……

從1998年李賢玉33歲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到2013年48歲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再到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玉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工作再忙,也要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掌握精髓要義,努力學以致用。承擔每一項科研任務,她都思考如何提高武器裝備信息化水平,如何加強武器創新發展,提高非對稱制衡能力,以進一步提高其實戰能力。

未來,李賢玉將繼續帶領科研團隊,在漫漫科研征途上,攀登新高峰。(通訊員 張常偉 王秦 記者 張強)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李賢玉 一顆丹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