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探秘國家博物館“文物醫院”
伴隨著大鐵門吱吱扭扭地自動打開,迎面而來的是兇狠且警覺的高聲犬吠。很明顯,這只狂吼的守門犬并不喜歡陌生人到來,它跟隨很多360度旋轉攝像頭一起,怒目瞪向初來乍到的客人,大聲地表達著絕不可隨意闖入的威嚴警告。
這里,就是傳說中的國家博物館文保院,140余萬件文物修復和保護的“文物醫院”,低調且神秘。
化己為人
這座隱秘在北京南四環外高聳居民樓中的小院,在犬吠后很快恢復往日的平靜。在飄滿墨香的靜謐房間里,呂雪菲對著白墻正端坐桌前,仔細地臨摹著宋代山水長卷。這是她作為一名書畫修復師工作8年以來的“日常”。
她的背后,是一扇三開明窗。向東南望去,明亮無塵的玻璃窗外,鋼筋水泥的高架橋上車流如注。夕陽的余暉漸漸把窗欞染成溫暖的橘紅色,讓呂雪菲的黑色長發邊緣泛起一片淡淡的緋色。在今時與歷史之間,神秘的時間形成了奇妙的循環。
她的師傅王秋仲似乎并不討厭現代化的建筑,但他依然選擇背對窗戶而坐,只是在需要休息眼睛時,才摘下眼鏡站起身來看看窗外。游目騁心,這樣愜意的感受,更多還是凝聚在文獻書畫復制研究的工作過程當中。
師徒傳承,是文物修復工作中最為常見的傳承方式,在這里也同樣得到延續,這與書畫文獻修復和復制工作繁復、專業、難度較高的性質密切相關。對于師傅王秋仲而言,這項工作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術,還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的45年中,他已經臨摹了3000多種、5000多件作品。
“一定要忠實于原件,絕不能有自己的風格。這是書畫文獻復制工作的鐵律。”呂雪菲強調:“師傅說,要有原件書法的氣、神、韻,就一定要揣摩作者的書寫風格和習慣,勤加練習,最后,直接摹寫出來。”
在書畫文獻復制領域,除了手工臨摹,還要綜合或交替使用照相制版、石印、膠印、油印、鉛印、木刻版印等技術手段,將文獻上所有內容形象、原本地重新映現在新載體上。此后,經過仿舊作殘等技術處理,再現文獻流轉過程中所產生的諸多歷史痕跡,最終,使復制品從載體質地、字跡圖案、筆觸風格、顏色飽和程度、形狀構造、殘舊破損狀況等與歷史文獻原件“別無二致”。使之從圖文內容、外觀形態無限趨近原件,以滿足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展覽的需要。
從中國人民大學書法專業碩士畢業后,呂雪菲就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在迄今為止的8年間里,她復制了約280余件藏品,大部分為書法、手跡類藏品,也有少量繪畫。其中就包括孫中山《博愛》橫幅(毛筆)、胡適《科學概論》講義手稿(鋼筆)、周恩來親筆起草的亞非會議補充發言稿(鉛筆)……對她而言,“必須無限趨近于原件”。
“寂寞不可怕,沒有人傳承才真正可怕。這項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需要大量的研究、練習和實踐。”已經退休5年、又被中國國家博物館返聘5年的王秋仲慢慢地說:“對于這項工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化己為人’。我還能干幾年,接下來,就要交給她們啦。”
靜心凝神
與呂雪菲一樣的80后,在國博文保院的書畫文獻修復研究所里還有好幾位。他們面對的,則是修補破損的古代書畫。坐在同一個辦公室的王熙林和王博成為了一對“難兄難弟”,他們面對著兩件來自西藏博物館的文物,分別是清代的藏經和碑拓。
王熙林和王博的凳子都很矮,座位朝向窗口,夕陽透過窗欞射進來,斜斜地落在旁邊的黃色柜子上。3個多月以來,每當累了,王博就抬起眼睛看看窗外,思考著下一步該如何進行。“與其他碑帖不同,這件西藏博物館所藏降龍羅漢石刻拓本,是以唐卡的方式裝裱的。”面對提問,王博顯得既興奮又無奈,“因為紙和布兩種材質干濕伸縮率不同,百年以后,畫面就成了現在這樣,布滿了一個接一個的裂紋。”
怎么辦呢?
“沒辦法,只能一個一個地補。”王博有點兒靦腆地笑著,用鑷子挑出一片暗黑色的、針尖大小的六級棉連紙片,慢慢地對比起來,然后,淡淡地說:“我坐在這兒3個月了,才補了這么一塊兒。”他拿手比劃了一下1/3的畫面,果然,修補過的地方墨色均勻,線條流暢。“這個沒辦法,只能一點點地來。”
這種六級棉連紙,薄如蟬翼,是專門用作拓片的材料。經過反復挑選,王博最終放棄了傳統的書畫修補方法,而選擇將六級棉連紙拓黑,成為修補這件西藏博物館羅漢拓片的首選。
與王博的“糾結”不同,王熙林的修復桌上布滿了各色工具。不同粗細的竹啟、竹針,彼此不同的木筆、骨刀……竹、木、角、骨制成的工具被細致地擺成一排,品質上好的梅鹿竹臂擱旁邊,是里面盛滿清水的竹制筆洗,雖然桌子不大,但充滿文人氣息。
問起這些工具的來路,王熙林有點兒害羞,最終承認這都是他“課余”時間的作品,“因為修補這些經書,用得著。”
這批來自西藏博物館的經書,已經完全氧化,顯現出金屬銹蝕的斑斑點點,王熙林的工作,就是將每個藏文文字一點點地清理、補齊。最難的是,有很多藏文不認識,每補一個字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最終才敢動手,恢復文字原狀。
也可以說,藏經上的每一個字,都嚴格考驗著王熙林的經驗與耐心。
走一步,問三步
“電梯實在太慢了,要不,咱們走樓梯吧?”臉露微笑,聲音甜美,中國國家博物館油畫修復研究所負責人趙丹丹親切地說道。她的眼鏡框邊緣泛出五顏六色的光,那是走廊里明亮的射燈散射出的奇特光芒。
1950年,革命博物館籌備處成立不久,革命文物復制機構隨即組建,開創革命文物復制先河。1952年,北京歷史博物館建立文物修整室,奠定國家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基礎。20世紀60年代初期,自然科學開始應用于館藏文物的保護修復,兩館應時而變,成立文物保護實驗室,后來又組建文物科技保護部。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副院長周靖程介紹說:201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組織重構,在原文物科技保護部與藝術品鑒定中心科技檢測室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博物館文保院。在這里,“80后”是文物修復的“主力軍”。
“與西方油畫不同,中國油畫的修復是更為獨特的工作。”趙丹丹說道:“中國油畫只有近百年歷史,與國外油畫創作的材料、工藝等都有區別,油畫修復行業更是發展不成熟,國外經驗無法復制,因此,許多保護修復和研究的工作都是開創性的。”趙丹丹說:“我們的工作,基本上是走一步,問三步,摸著石頭過河,需要特別謹慎小心。”
油畫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最為重要的館藏文物種類之一。數量多、幅面大、題材豐富、時間跨度大,保護修復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獨特性。“因為歷史條件所限,中國油畫的發展道路非常曲折,畫布、紙張從四面八方而來,顏料更是多種多樣,各有不同。為了創作,畫家們常常“就地取材”或受資金限制,他們可能會尋找其他替代品,比如,一幅畫上即使看著相同的顏色,可能會是不同的顏料。這就給油畫修復工作提出了更多難題。”趙丹丹的手很準確地搭在油畫框邊的墻上說道:“材質問題的辨別是中國油畫修復的基礎問題之一。只有了解待修復文物的材質,才有可能更好地進入下一步的修復過程。”
“作為文物醫生,對于油畫的修復和保護,二話不說,第一步就是‘體檢’。”趙丹丹帶領大家在掃描電鏡實驗室中,找到了最為合適的比喻詞。
趙丹丹小心翼翼地從中拿出兩個小小的金屬樣品臺。在樣品臺上,居然是一粒肉眼幾乎看不見的顏料樣本。“這是從同一幅油畫中,取出的兩個紅色顏料樣本。肉眼看上去,兩個顏色一樣,但經過檢測,結果卻明顯呈現出差異。這能說明什么?”趙丹丹的雙眼透過鏡片犀利地掃過整個房間,像主任醫生一樣詢問在場的所有人,沒有回答。
“這說明,這幅油畫,曾經在完成之后,極有可能又經歷了修改。”趙丹丹說。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同樣需要“體檢”的文物,還有各種各樣的金屬文物,尤其是青銅器。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周靖程說:“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積極貫徹文物保護方針,除書畫文獻修復研究所和油畫修復研究所以外,這家‘文物醫院’還下設環境監測研究所、藏品檢測與分析研究所、金屬器物修復研究所、器物修復研究所。而這6個研究所的存在,基本上涵蓋文物保護、修復的主要領域。”
其中,金屬器物的修復是國博文保院的強項。每年,都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金屬器物,尤其是青銅器被送進這里,請求協助修復。這些文物走進文保院之后的第一項檢查,就是要拍照留存影像。
這是“體檢”的第一步。
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擁有30多臺設備,專門為各類文物做“體檢”。其中,包括恒壓X光探傷機、場發射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便攜式X射線能譜儀、面探X射線衍射儀、顯微紅外光譜儀、便攜式傅立葉紅外光譜儀、雙通道多光譜儀、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等。文物被送入文保院,第一步就是對文物進行信息采集工作。這是文物修復師張然的“日常”。
青銅器出土之后,往往出現斷裂、殘缺、腐蝕、硬結物、層狀堆積等多種損害,除人工清理之外,超聲波潔牙機、激光清洗機等設備也會使用。但化學試劑一般比較慎用,因為可能會造成文物一些不可預見的改變。
“體檢”之后,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相應制定,并需要專家評審通過。這是國博文保院文物保護修復的標準流程。而在保護修復過程中,文物健康狀況也將得到持續監測,這也是高科技時代文物修復和保護工作的重要保障。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文物 修復 博物館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