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讓中國書法“鶴翔”世界

2019年09月03日 16:26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在20世紀書壇,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是具有代表性和學術研究價值的書法大家。與其他書家相比,他開創的引碑入草的新路填補了20世紀狂草史空白,而且因其精通英、法、德、俄四國語言,推動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傳播。

以書傳情,深受美國人士喜愛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具有獨特價值。李志敏十分重視中美書法藝術交流,不僅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也通過其赴美的朋友、學生等將書法魅力傳播到大洋彼岸。

當代中國政治學主要奠基人之一的趙寶煦與李志敏系多年老友,極為欣賞李志敏的狂草。1979年春,兩人與北大另一位教授張振國共同發起成立“北大燕園書畫會”,由李志敏任首任會長,該組織也成為北大對外書法交流的主要基地和平臺。中美建交后,趙寶煦赴美講學或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每次都將李志敏的書法作為禮物,令美國朋友愛不釋手。后來,趙寶煦還特地到安徽為李志敏購買、定制宣紙,一時傳為佳話。

點擊進入下一頁

李志敏贈日本香風書院書法

社會學家雷潔瓊、法學家羅豪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哲學家張岱年、東方學家季羨林等學界泰斗,也都十分推崇李志敏的書法,并將其書作當作贈送外賓的佳品。一次,雷潔瓊、侯仁之專門請托趙寶煦致信李志敏求賜書作,信中說:“雷潔瓊與侯仁之二位教授應邀赴美參加國際會議,拜懇我兄為其書寫唐詩小屏條三張。雷老久聞大名,殷切囑我轉求。大筆一揮,感盼之至!”實際上,在北大校內,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德、才、均、備、體”五齋、南北閣、第一體育館、逸夫二樓等老匾牌,原寫在大飯廳前的北大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鐫刻在原法學院逸夫樓前的“建樓銘”等,均由李志敏題寫。也因此,李志敏與沈尹默被合稱為“北大書法史兩巨匠”。由此可見,李志敏書法在北大師生中早已深入人心。

李志敏的書法作品也曾多次在美國展覽。1988年,李志敏應邀赴美講學,并與美國藝術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有位美國人不理解:怎么可能把嚴謹的法學研究與浪漫的狂草創作集于一身呢?實際上,歷代書法大家少有“專職”從事書法創作的,多是將軍、官員、學者、文豪等,往往還集多種身份于一身。李志敏也是如此,除了法學泰斗和書法大家這兩種身份外,他還工詩文、擅繪畫,擁有深厚的國學根基。

在日本,與林散之并稱“南林北李”

中國書法自漢代傳入日本后,一直影響著日本書壇。我國書法史上的許多珍品、拓本孤本都在日本較好地保存下來,這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書道的發展,進而又對我國當代書壇產生了影響。改革開放后,中日書法交流日益活躍,李志敏親自組織了多次中日書法文化交流,對日本濃厚的書法氛圍和文化環境也深為贊賞。

1981年,日本書道學校代表團訪問北大。李志敏率北大燕園書畫會同仁與日本同道一起,在北大臨湖軒及勺園舉行了交流筆會等活動,校外書法家沈鵬、柳倩及學生書法愛好者張辛、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冷溶等也參加了交流。雙方介紹了兩國書壇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并就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如日本書家講書法意境的“空”即虛無,而李志敏則不完全贊同此種看法,他提出,禪的“空”是虛無的,但書法意境的“空”并非如此,形還是存在的,關鍵是有形中要顯出脫俗之蘊。

1985年,李志敏與陳玉龍等率北大書法家代表團訪問日本,拜訪了位于大阪的香風書院,會見了井口東葩女士。李志敏為香風書院創作了一幅草書——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并在詩后題跋:“愚于初秋訪日,與香風書院東葩女士相會于大阪,乃一生幸事。書此祝香風書院之書道如鶴翔碧空,譽滿扶桑。”兩人自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時書信往來交流書藝。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著名學者池田大作介紹和推薦,日本創價大學書法部多次訪問北大,李志敏率書法界同仁進行了熱情接待,并與創價大學書法部進行了廣泛交流。

點擊進入下一頁

李志敏致信友人

1988年,在啟功等先生的力薦下,李志敏當選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評審委員會主任。上任后,他積極推動北京市書協與日本進行書法交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1989中日書法藝術作品聯展”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活動。隨著中日書法交流的深入開展,日本出版的《書道》《中國書畫作品集》《中國書畫家作品選》等書刊,均收錄了李志敏書作或作專題介紹。李志敏狂草在日本聲名鵲起、影響日隆,不少人都將其與同樣在日本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林散之并稱“南林北李”。

即使病重,仍寄望赴韓講學

中韓兩國的書法藝術交流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從三國時期書法傳入韓國到19世紀末,傳統的韓國書法仍沿用漢字而非韓文。從王羲之到歐陽詢、虞世南及趙孟頫,均是韓國精英階層追摹的對象,也產生了崔致遠這樣的韓國書法史巨匠。李志敏非常重視韓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與不少韓國書法家都有密切聯系,共同推動了改革開放初期中韓之間的書法藝術交流。

李志敏狂草書風高逸、蒼茫古樸、雄渾大度,深受韓國書壇的欽慕。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早年經常以學生身份致信李志敏求教或溝通藝術問題,在1992年3月的一封信中,他就專門談到了李志敏書法在韓國的影響:“浙江美院受國家委托組織高質量作品赴南朝鮮辦展覽,負責此事的二位先生均為我之友,您在南朝鮮影響甚大,前書道理事長也撰文介紹過。現寄去邀請函一份,若您老有興趣,請惠寄1至2幅作品到我……另如您能寫一封信給南朝鮮書總理事長(即為您撰文的),請他在中國藝術展開幕時能予以惠臨指點當更佳,此信可隨同您作品一起寄給我。”在李志敏的舉薦和協助下,浙江美院組織的這次赴韓國“中國藝術展”取得空前成功,李志敏參展的書法作品也受到極大關注。

李志敏生前曾多次赴韓國講學和進行書法交流,即使晚年病重期間,他也不曾忘記肩負的責任。1993年9月,他在給學生葉清的一封信中提到:“下月中還要去韓國講學十天。”在同月的另一封信中再次寫道:“病能治好,明年定成行(來滬)。今年內我還要去南韓講學,明年四五月去香港講學,就看身體如何。”誰知天不遂愿,為中韓書法藝術交流史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引碑入草,深受專家學者贊許

除了國際書法藝術交流外,李志敏也十分注重與我國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交流。根據香港樹仁大學、澳門大學等與北京大學合作辦學的安排,上世紀90年代初,李志敏多次到樹仁大學、澳門大學講學,同時也有了更多與香港、澳門書法家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李志敏狂草初看大氣磅礴、攝人心魄,整體有“大象無形”之感,然又下筆有象、筆筆得法,盡顯引碑入草的意蘊,受到港澳同仁的高度贊譽。據北京大學教授鞏獻田回憶:“在香港樹仁大學胡鴻烈校長辦公室南側墻壁上,有李志敏先生用狂草寫的曹操《龜雖壽》,西側有啟功用行書寫的一副對聯和畫家的一幅國畫,東側有香港著名書法家鄭家鎮的行草書法和吳方先生畫的瓦當及篆字書法掛軸,三面墻壁的書畫作品,各有洞天,均有意趣,交相輝映。最奇絕奪目的,在我看來,卻是李先生的狂草。”實際上,胡鴻烈校長辦公室懸掛的另一幅書作的作者啟功也曾專門評價:“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法籍著名藝術家熊秉明先生在80歲時,看了李志敏先生的《書論》及作品后,指著李志敏先生的草字反復對我說:“狂草應該像李志敏先生這樣寫,引碑入草,碑帖結合意義非常重要。”

李志敏曾說:“我不在乎現在,在乎300年后。”隨著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領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李志敏書法也將與他生前所致力推動的國際書法藝術交流事業一樣,不斷迸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編輯:楊嵐

關鍵詞:書法 李志敏 國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