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免費涼茶”成人之美背后的“道義經濟學”
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即將來臨,持續的高溫難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使人極易中暑。近日,記者在走訪廣東梅州市的大街小巷時發現,許多店鋪開始陸續提供免費的開水和涼茶,供過往市民飲用,讓市民在解暑降溫的同時,感受到炎熱天氣下的絲絲涼意和暖暖愛心。(7月7日《梅州日報》)
高溫天氣下,在室內活動的人尚有空調和冰鎮西瓜可以解憂,在戶外行走和勞動的人們卻不承受炙熱帶來身體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在有飲涼茶習慣的廣東地區,許多人都會自制或者購買涼茶;“免費涼茶”不僅讓過往的市民節約了經濟開支,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與關愛。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讓我們經常置身于一個周圍都是陌生人的環境之中。面對那些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我們究竟是麻木、冷漠地無視,還是“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不同的言行,折射出人們精神世界不同的價值底色,折射出人們不同的“意義之網”。懂得成人之美的“免費涼茶”,既切實地裨益了他人,也讓這個社會更有人情味。
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認為,傳統社會依靠成員們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歸屬感來維系,是“機械團結”的社會。現代社會成員間的差異日益增加,卻通過分工合作相互連接在一起,構成了“有機團結”的社會。每個人的角色扮演,都能夠對他人產生影響;對待陌生人的態度,測量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今天,商鋪提供的“免費涼茶”顯然是需要成本的,難道商家愿意做虧本生意?實際上,“免費涼茶”既有社會文明層面的“成人之美”,也有經濟學層面的“道義經濟學”,我們不能只看到其中一面卻忽視另一面。商家參與“免費涼茶”的熱情很高,顯然有其內生動力與潛在的運行邏輯。
從古至今,人們其實并不排斥牟利,只不過講究的是一種“道義經濟學”。與明碼標價的市場交易不同,“道義經濟學”將經濟學上的功利與算計置放在道德的框架內——做好事者的“不求回報”與受益者的“知恩圖報”結合在一起;雙方往往按照心照不宣的理解和約定俗成的方式進行互惠互利的社會交換,從而避免了言“利”的庸俗與尷尬。“免費涼茶”吸引了人氣,積攢了口碑,可能會將信任轉化為財富與社會資本。
魯迅先生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對于商家而言,“免費涼茶”只花了小錢,卻彰顯了大格局,顯然是值得的。有“舍”才有“得”,不僅是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同樣可以成為經商之道。那些從身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消費者;懂得成人之美,深諳“道義經濟學”原理,這樣的商家才能得到信賴。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免費涼茶 道義經濟學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