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陳玉圃:文人畫的現實意義

2018年11月26日 09:42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中國古代文人以詩書入畫,于山水、花鳥等自然物象中寄興托志、抒情達意,自王維,經蘇軾、趙孟頫、董其昌諸先賢,成文人畫一脈,傳至當代,不斷開創寫意新境。文人畫講究筆墨情趣和詩書畫印綜合修養的傳統、畫格簡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諧仁愛的審美理想,在當下依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曉風漫卷嶺頭云(中國畫) 陳玉圃

“歐顏柳趙”楷書四大家之趙孟頫,作為“吳興八俊”之一,不僅書畫兼擅,還是元代文人畫領袖人物,其在文人畫理論上的重要建樹,于中國美術史更是影響深遠,從其書畫作品、理論,可以管窺文人畫的發展脈絡以及精神內涵,澤被當下中國畫的發展。

趙孟頫晚年曾作詩一首:“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字里行間流露著許多人生尷尬無奈之情,但卻明確表達了畫家以真性情付之繪畫的精神寄托。繪畫的靈魂不是創新,而是真誠。賣弄、作假,或為金錢創作,無以出藝術精品。一個人的品德、學養,都在作品中有所展現。從趙孟頫的傳世名作《鵲華秋色圖》來看,整體感覺淡雅,行筆非常從容。明代董其昌在《鵲華秋色圖》上曾跋文曰:“吳興此圖,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獷。故曰師法舍短,亦如書家以肖似古人不能變體為書奴也”。董其昌將趙孟頫及《鵲華秋色圖》置于中國書畫的歷史長河中,以美術史家的眼光,得出了準確、公允的評價。

“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人,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趙孟頫主張繪畫師法唐代,學唐人的古樸簡易。因為南宋院體畫之末流往往圭角畢露,趙孟頫從中看到了南宋院體的衰微,故提出“作畫貴有古意”以及“書畫同源”說。正如趙孟頫在《自題秀石疏林圖》中所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提出“書畫同源”的藝術主張,以突出繪畫的書寫性,不僅身體力行,更澤流后世。

趙孟頫的“作畫貴有古意”,和韓愈的散文復古理論其實是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應該說,趙孟頫是南宋院體向元代文人畫過渡的一個橋梁,這也是他在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那么,文人畫和院體畫的差異何在?南宋院體畫為什么會向文人畫過渡?趙孟頫又為什么提出畫要有“古意”?他說,畫無古意,百病叢生。畫無古意,雖工無益。這一切的根源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尚樸的理念。

尚樸即主張儉樸,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種文化追求。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凡所有象皆是虛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會時刻變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內在的真實,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說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失道則病,得道則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乃至繪畫莫不如此。

繪畫必須尊重大自然的規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趙孟頫提出“書畫同源”,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書畫都是從大道而來,這就是文人畫的文化內涵。那么“道”又該如何追求?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損即減,減到無可再減,便接近了那個生生不已的道源,也就是萬物之母。雖現無為,而無不為也。可以說,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個宇宙。這就是中國的哲學。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中,讓我們從弘揚傳統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積極的力量。

詩者文之極,畫者詩之極。在中國文化中,畫、詩、文,其實都是一體的。作為繪畫,求道就要從兩個方面去追求,一個方面是形而下,一個方面是形而上。繪畫作為造型藝術屬于形而下。形而上就是文化精神,是審美。畫家如果畫不好畫,往往是因為不懂得審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丑。所以,不學習傳統文化,想要畫好中國畫是不可能的。

要從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審美。審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眾生的根本利益。文化是本著眾生的利益而創造的。凡是符合眾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確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應該找到符合眾生、符合全人類根本利益的文化,而從這樣的文化生發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審美。

《淮南子》有記載,東方有君子之國,《山海經》亦云其人好讓不爭。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建立和諧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顆種子,一顆文化種子、尚樸的種子。我們不是不重視經濟,但我們不追求奢華;我們不是沒有競爭,我們的競爭是爭之以理的君子之爭。《淮南子》的“君子之國”比老子“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還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獨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講的好讓不爭的君子之國,卻可以適用于整個世界。就像習總書記所說,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國與國之間攜手共商未來,這樣還會有戰爭嗎?這豈不是人民的福祉?我們對經濟發展的態度,也是在道的基礎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無限制地追求。這就是東方人的適可而止、中庸之道。

中國文人畫的特點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傳統文化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所系,我們要尊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國家乃至為世界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陳玉圃,1946年生于山東省濟南市,先后任教于山東曲阜師范大學藝術系、廣西藝術學院、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擅山水兼作花鳥及簡筆人物,格致簡淡。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陳玉圃》等多種個人畫集,編著有《山水畫理》《國畫寫意四君子》《榮寶齋畫譜》《陳玉圃解析唐寅》《南田畫跋解讀》《樗齋詩叢》等著作。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5日 12 版)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人畫 中國 文化 文人畫的現實意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