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周鴻祎:渴望下一個目標

2018年09月04日 09:26 | 作者:王卓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C20180904001-zx8

周鴻祎簡介: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兼CEO,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我覺得人生來就要有理想,人生來就可以狂妄。我的理想很明確,我這輩子就要做一個電腦軟件的開發者。做一款產品,改變世界。”

有人說,互聯網是改革開放的下半場——不僅是因為歷史進程的重合,更重要的是,與中國的其他行業相比,互聯網行業更開放,更透明,更崇尚創業文化,更鼓勵大膽創新,也產生過足夠多的陽光財富和社會偶像,是未來中國年輕人馳騁的戰場。

周鴻祎對此深有體會。

10年前,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寫成中國第一本商業史著作《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出版時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

書中寫道:互聯網是一個機會,是唯一一個年輕的中國公司全面戰勝跨國公司的機會,他是一道光,照亮了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周鴻祎身在這一代。互聯網照亮的,不僅是他的光榮和夢想,還有他的猶豫與恐懼、戰斗與成長。

“我更感謝這樣的互聯網環境,能容納我這樣一個‘異類’的存在。有人說我有點偏執,也有人說老周不懂人情世故,離開了互聯網肯定四處碰壁,多半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老憤青,最多也就是一個性格古怪的程序員。”

但是有了互聯網,一切都有不同。

去探險

“我一直希望,360不要失去冒險的基因。”

周鴻祎喜歡冒險。2008年,360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推出360殺毒軟件,并且宣布永久免費開放給用戶使用。此前,周鴻祎遭到的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

“我知道如果將整個安全業務免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可以預知的公司內部的反對,意味著砍掉現有殺毒續費高達2億元的收入。”但他還是決定,執行免費策略,去冒險。

這場被周鴻祎稱作“鳳凰涅蓜”的顛覆,雖經歷挫折,卻也最終幫助360在商業化模式的探索上找到了光明。

這種在風口浪尖行走的體驗,在周鴻祎的成長史中,不是一回兩回。

2003年,周鴻祎正運營自己創辦的公司3721。逢“非典”襲來,沒人敢坐飛機,但沒人敢坐飛機也就意味著沒人做生意了。“這正是我去全國各地推銷產品、搶占市場的大好時機。”周鴻祎戴著防毒面具,穿梭在機場間,到全國各地見代理商。這個逆向的行為方式,幫他在企業的銷售渠道建設上,打開了局面。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去探索。“非典”期間冒險一般的“上山下鄉”,將周鴻祎和他的公司,從巨大的圍剿中拯救了出來。

某種程度上,冒險,就是周鴻祎明確自我意識和找到出路的方式。

在鄭州四平八穩的單位家屬院里長大,在“學霸”和“學渣”角色間游走,周鴻祎成績不錯,但上課被老師罰站、課下與同學追打。

自認為與現實世界有些格格不入,周鴻祎便在閱讀中找到了離開現實的辦法。他愛讀《林海雪原》《敵后武工隊》這樣的革命書籍,也在冒險小說《金銀島》中發現了新世界———那是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少年歷險故事。

冒險、闖蕩、藏寶、以正壓邪,這些情節的描寫突破了周鴻祎對于閱讀的舊有認知,也激發了他的探險欲望。他曾效仿書里的英國少年,帶著同伴組成小分隊,鉆到居民樓附近的竹林去找寶藏。居民小區的每一次溜達,都被他想象成一場去遠方的刺激旅行。

互聯網的江湖里,他依然是一副敢冒險、膽大好斗的模樣。

當年周鴻祎的3721與百度,后來的360與雅虎,再到后來的3Q大戰,周鴻祎的斗士形象,一日勝過一日鮮明。

雖然在他看來,2010年時他無意招惹騰訊——“即使是在外界看來非常好斗的我,既不想主動發起一場戰爭,也不愿意被動地經歷一場浩劫。”

騰訊公布“二選一”之前,周鴻祎跟馬化騰斗了8個月。導火索是騰訊在2010年3月上線的QQ醫生,后來升級為QQ電腦管家,其木馬查殺、安全防護、軟件管理等功能,都是360在市場立足的關鍵技術。數次電話溝通未果,他選擇戰斗——

這場戰爭成為焦點,周鴻祎一戰成名。從那時候開始,愛穿紅色polo衫的周鴻祎,漸漸成了互聯網世界里人人都知曉的“紅衣斗士”“大炮”。而這場3Q大戰,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互聯網格局的轉折點。

但對于周鴻祎來說,廝殺與憤怒,沖動和決絕之后,反思和糾正才最為重要。他喜歡塔勒布的《反脆弱》里的描述和理論: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反脆弱的機制,那么我們就具備了從隨機、波動和無序中獲益的能力,在外部環境不斷地變化、沖擊中,使得我們自身變得更加強大。

計算機瘋子

1985年,大洋彼岸,一本叫《硅谷熱》的書出版。當時,硅谷的傳奇正在書寫:PC革命、半導體傳奇、軟件神話;惠普、英特爾、蘋果;休利特、喬布斯……當時,身在硅谷的年輕人想的是,“激勵世界,影響社會。”

也是1985年,中國改革開放還不久,上海剛剛發行第一張計算機報——《少兒計算機報》。15歲的周鴻祎得知這張報紙創刊,迫不及待讓家里訂了一份。從此他生活的一大期盼,就是報紙寄到家來。

報紙第一次送達,附送了一張彩色的鍵盤紙。那個時候,周鴻祎還沒見過鍵盤,他和父親一起把它小心翼翼壓在寫字臺玻璃板下。后來他還常對著玻璃板,模擬打鍵盤。

《少兒計算機報》是一份16開小報,當時在報紙上活躍的少年們顯露了計算機方面的天賦。宓群、梁建章等等,后來都成了互聯網圈里響當當的人物。周鴻祎至今還記得,當年梁建章用計算機程序寫成的詩歌,七言律詩,讓他佩服不已。

“這份報紙對我影響深遠。它除了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初初顯崢嶸的少年同輩之外,還會介紹很多美國的各種計算機軟件,就像今天的手機App一樣。”周鴻祎感覺,自己像是走到一個黑洞附近,不知不覺被吸引了進去。周鴻祎還開始自學Basic語言,“感覺那語言比文學世界還迷人”。

第一次親手摸到計算機時,周鴻祎16歲,那是他人生第一次上電腦課。

在那個年代,進入機房需要興師動眾。周鴻祎回憶中,老師讓同學們安靜,換上拖鞋,順次進入。但當老師還在講上機的要領時,他已經迫不及待在計算機上輸入程序了。這是期盼多年的機會,他有備而來,手抄了報紙上的Basic程序帶了過去。

他做夢都想知道,這些程序在一臺真正的計算機上跑起來是什么樣子。

周鴻祎抄的是一個做拋物線的程序,一個小程序把拋物線做成炮彈,然后把目標擊中。擊打鍵盤的時候,周鴻祎心里怦怦直跳,興奮不已。整節課,他無心聽老師介紹,整個人專注在程序輸入上。因為敲鍵盤的速度太慢,直到下課鈴響,周鴻祎還在敲最后一行程序。老師讓大家起身離開機房,而他還死死釘在座位上。結果是,老師揪著周鴻祎的領子,把他從機房里拎了出去。

多年后和中學同學相聚,談起當年的周鴻祎,大家都說他很有個性,燙了卷發,眼神充滿對這個世界的不服氣。也有人回憶起他當年在學校練習武功和柔道的事,勤奮地在校園里練習鯉魚打挺,后來還帶著雙節棍上課。但是沒人知道,他當時已經如癡如醉,沉浸在計算機的世界里。

高二那一年,開班會。班主任讓大家談談理想。同學們依次登場,侃侃而談。輪到周鴻祎,他緩緩走上臺,環顧四周,站在黑板上空心的“我的理想”四個大字前,頓了頓,發表了人生第一次有關理想的演說。

“我覺得人生來就要有理想,人生來就可以狂妄。”

臺下發出一陣噓聲。

“我的理想很明確,我這輩子就要做一個電腦軟件的開發者。做一款產品,改變世界。”

后來到西安交通大學念書學習計算機,周鴻祎的感覺是———正中下懷。他曾通宵達旦,只為手抄一份軟件的說明書,在“走火入魔”的黎明嘴角上揚;也曾爭分奪秒待在機房,在攻破學校的計算機中心意外當上黑客之際,心驚肉跳。

“我就是這樣天真無畏地愛著計算機世界里的一切。那個世界的一切給我很‘對’的感覺,給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靈感,提供給我大千世界里一個唯一久待不膩的角落。”

多年以后商場沉浮,周鴻祎還能想起來,在計算機世界里擁有的“一直都在的安寧”。

“極限運動”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大三的周鴻祎才讀到《硅谷熱》。當時的他,正在去往上海一個單位實習的火車上。這本如今看起來瘦小破舊的書,是周鴻祎心中“蕩氣回腸”的著作,硅谷的興起、發展和未來,給了周鴻祎內心以豐厚滋養。

“它像一陣催化劑,讓我這個理工男的內心波瀾壯闊。”他決定,要像硅谷的年輕人一樣,“激勵世界、影響社會”。

其實更早一點,1988年接到西安交通大學錄取通知書之時,周鴻祎在《中國青年》雜志上就讀到過一篇文章,其中描述的場景儼然是“硅谷熱”的中國版:幾個大學生,畢業之后被分配到了航天部、研究院等部門工作。但他們心懷大志,想用自己的力量做出產品。于是,他們集體辭職,創立了一家軟件公司,沒日沒夜寫程序、做軟件,等稍微有一點錢,大家就合資買了一輛車,夏天開車去北戴河游泳、放松,充滿了電再回來瘋狂編程。日子過得有張有弛,所有的人是被宏偉的目標驅動。

讀到這篇文章的10年后——1998年,周鴻祎28歲,在方正工作數年,辭了職。

那一年,互聯網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洶涌的革命。中國互聯網也快速發展。在這之前,網絡只是極客的天下,而在1998年,中國互聯網正在進入一個全面興起前的醞釀階段,普通人開始對上網有了感覺。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除周鴻祎以外,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在當時紛紛“裸辭”。《沸騰十五年》里記錄:1995年,丁磊從寧波電信局辭職,按規定,這個時候大學生辭職要補償國家培養大學生的費用,要交1萬元。但丁磊沒有那么多錢,只能“提著箱子離開了單位,結果按照除名處置”。同一年,馬云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提出辭職,第二天就借了10萬元注冊公司。他們比“裸辭”做得更進一步,一辭職就負了債。

裸辭之后,路該怎么走?

熙熙攘攘的中關村里人頭攢動,聯想、方正等一批中國IT行業的軟硬件企業散布周邊。那時,中關村除了“電子一條街”名稱之外,還有“騙子一條街”的頭銜,中關村樓下就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場,從中關村一路穿行,會遇到一堆抱著小孩的婦女兜售各種光盤。混亂中,中國互聯網醞釀的是一場你追我趕的革命。

周鴻祎決心靠自己來實現做互聯網產品的想法。他心里那原本模糊的中文上網產品的想法漸漸變得清晰。他帶著方正兩個舊部,搬到中關村一間出租房里,開啟了又一次創業生涯。

說又一次,是因為早在周鴻祎讀書和在方正期間,他已有過兩次創業經歷。但起名為“信心”和“飛揚”的兩款產品的失敗,沒有摧毀他的信心,也沒有阻止他想要飛揚的壯志。

周鴻祎又出發了。

租的房子極其破舊,兩室一廳,水泥地面,沒有窗戶,白天也沒有光,周鴻祎理想中的硅谷“車庫式”創業就這樣正式開始。他邁進了自己年輕時想象的場景。出自“不管三七二十一”,起名為“3721”的網站就在這個殘破的民居里聯向中國和世界。

產品是否有未來?如何吸引投資?怎樣做好產品和管理?周鴻祎一度焦頭爛額。員工的分工混亂不清,新產品的方向遲遲定不下來,而公司大的戰略也經常搖擺。他的印象就是,天天一大堆人聚在一起討論策略,研究各種互聯網興起的新概念,會議的結果,卻往往是大家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到了2000年,3721的產品線還沒有建立好,盈利模式也還不清晰。中國互聯網行業卻已開始擁抱冬天。這一年,也是周鴻祎面對激烈競爭被逼成“圣斗士”的開端。

周鴻祎直面CNNIC的競爭,經歷與百度的爭執,調整思路,進行渠道重建,狀況漸漸好了起來。

“我總是對別人說,競爭對手是你的磨刀石,競爭對手越強大,對你的磨煉和考驗越大。很多堅強的性格,都是殘酷的市場競爭的衍生品。狼性和血性都是伴隨著對人性的觀察和考驗而來的。”

2003年,周鴻祎33歲,他在投資人的游說下,以1.2億美元的價格變賣了3721,變身職業經理人,成為雅虎中國總經理。

并購協議剛剛簽訂不久,是2003年的圣誕節。周鴻祎帶著雅虎中國全體300多名員工去了三亞度假,吃燒烤、喝啤酒。面對著大海,周鴻祎致辭道:“雅虎中國這架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新的雅虎要有新的精氣神和風貌,當然,我們也要做不同的事情,去改變這個世界。”

那夜,壯志滿懷的周鴻祎和員工喝高了,他還在泳池邊表演了淺池跳水,醒來一看,門牙掉了兩顆。

這種“跌了”的感覺,也意外成了他在雅虎中國的寫照。

周鴻祎試圖用雅虎的強勢地位在搜索領域突圍,卻陷入跨國公司在中國文化沖突與話語權之爭的典型困境。2005年,他選擇離開。

遵從與雅虎的協議,周鴻祎離開了互聯網一線一年。直到2006年3月,他重新回歸。

此時的他,想念回到創業時的狀態感受。憧憬中夾帶著煎熬。高興,但是大多數時間將伴隨著絕望。“但是,對于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只有在這種極限運動中,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短暫的安逸讓我如坐針氈。”

周鴻祎回到了自己和眾多風險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的公司——奇虎。據說起名為“奇虎”,是因為“騎虎難下”這個成語,他們希望網民上了這個網站就再也難以下去。一些人說,奇虎翻譯成英文即StrangeTiger——周鴻祎這頭“奇怪的老虎”,又下山了。

大安全

2011年360登陸美股以后,大家慢慢發現,周鴻祎在公眾視野里出現少了,也越來越惜字如金了。

在2017年的互聯網安全大會上,周鴻祎解釋了自己近幾年沉默的原因: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我們真的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希望大家理解,我正在學習變得更加穩重。

“做好大安全”,也是周鴻祎的解釋中,360退出美股,回到A股的原因之一———2018年2月28日,360在上交所舉行敲鐘儀式,歷時3年回歸路的360登陸A股。

“我們正處于一個‘大安全’時代。網絡安全已經不僅僅是網絡本身的安全,更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城市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廣泛意義上的安全。”同樣是在去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上,周鴻祎在主旨演講中說道。

隨著網絡安全的挑戰越來越大,周鴻祎說自己也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內省和思考。“安全是360的安身立命之本,做到一定程度上它不僅是個業務,也是個責任,并且安全還要做大,‘大安全’時代,360不只是免費殺毒,攔截騷擾電話,它在今天的工業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網絡戰攻防方面都能發揮重要的角色。”

一度閉關又出關,周鴻祎最大的變化是低調,“我希望給360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

改變的,不僅是周鴻祎的說話風格和談論重點。這幾年,日益“穩重”的周鴻祎還加入九三學社,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召開前一天,周鴻祎就兩會相關話題接受媒體采訪,記者蜂擁而至,他有條不紊。“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提的提案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能夠切中時弊,最終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周鴻祎今年帶上會的4件提案,也均與國家網絡安全相關。分別涉及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網絡安全漏洞的及時修補、網絡安全事件處理以及網絡安全事故責任劃分的建議,“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和實施,解決了中國公民在網絡安全方面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解決很多細致問題。所以這次我講了在網絡安全過程中比較實際的問題。“

加入九三學社幾年間,周鴻祎起草的關于“勒索蠕蟲病毒事件的反思及建議”“網絡安全行業人才培養”等報告,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批示。2016年先后兩次參與九三學社中央的調研,前往寧夏、新疆等地,積極對接幫扶。

大家都看得出來,周鴻祎越來越穩了。

繼續沸騰

講述過去,周鴻祎喜歡從讀過的各種書里找到對應心志的說辭。他是個純粹的理工男,也一直欣喜于接受人文的洗禮。和很多其他互聯網中人一樣,他對喬布斯有一種特殊的關注和理解,也對喬布斯關于科技與人文結合的理念深深贊同。這些,也對應了周鴻祎的另一個側面:

他是個超級電影迷,家里的硬盤存有成千上萬部電影。他也是個音響發燒友,辦公室和家里的音響都調到了頂級水平。他從小讀鄭淵潔童話,讀唐詩宋詞,讀黑格爾和卡夫卡,還曾模仿卡夫卡《變形記》,中學還寫過一篇小說,叫《我與蒼蠅的對話》……

大學期間的創業失敗曾讓他和伙伴郁郁寡歡。他窩在宿舍里看了幾天幾夜的《王朔全集》。從西安碑林邊上的小書店買來后,周鴻祎一口氣讀完。“那個時候我喜歡上了王朔。他的文字不裝腔作勢,充滿著對困難的解構。”

這些細碎的側面和細節,潛移默化構成周鴻祎在后來復雜的互聯網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他能夠以一種理解的態度和不同的視角,去面對困難與挫敗,非議和挑戰,“我的字典里沒有‘茍活’這兩個字”

經歷過對計算機癡狂的少年時代,有過貧窮的程序員生涯,度過經典商戰的九死一生……周鴻祎的成長和事業發展的過程,也見證著中國互聯網從草莽、無序,走向規范、真實、強大。

“在中國進行了15年的變革之后,世界把它的左腳踏進了互聯網的河流,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是幸運的。當互聯網這個幽靈從美國東海岸的實驗室里攢將出來,攪亂整個商業世界的游戲規則時,已經初步完成了體制和觀念的轉軌,特別是形成了一定的民間資本力量的中國正好踩在這個轉型點上。很難想象,如果中國的經濟改革再遲10年,或者互聯網的浪潮提前10年到來,中國的今天和未來,將會是一番怎樣的格局。”

《激蕩三十年》描述了中國發展的關鍵節點與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奇妙之處:一切都是恰逢其時。

周鴻祎,和那一代的互聯網創業者,也是如此。不早不晚、獲得了歷史進程的眷顧。

但獲得眷顧,卻并非只因為踩在了節奏上。在《沸騰15年》中,作者林軍曾試圖為第一代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做一個集體畫像。他發現,這些人有一個被公眾自覺不自覺遺忘的共同屬性,那就是:他們雖然年紀不同、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性格不同,卻同樣有著比其他人更加強大和自信的內心世界,他們都志向高遠,目標遠大,希望改變自我的同時,改變世界。

周鴻祎就在其中。

但周鴻祎也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墮落了,保守了,那年輕一代就會起來打倒我。

所以,他,也渴望著探索下一個高地。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周鴻祎 互聯網 中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