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今年江蘇將有70萬畝耕地輪作休耕

2018年05月07日 13:56 | 作者:顏芳 |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到: 

“肥”起來的地,糧價漲十倍

讓地休養生息,是七旬老人謝桐洲大半輩子的夢想。

謝桐洲在上世紀60年代就是農技員,和土地打交道半個多世紀。那時他所在的鎮江丹陽西洲村就是全省種糧樣板。“當大多數農民還沒見過化肥時,我們生產隊已經用上從日本進口的碳酸氫銨。”謝桐洲回憶,起初化肥用料并不多,一畝撒個一二十斤,兩三天葉片顏色就加深。后來,大家都拼命追求高產,還把稻麥輪作改成雙季稻,地力消耗大,到上世紀90年代,一畝地光尿素就要用掉300斤。

在謝桐洲看來,化肥用得多,容易引發螟蟲、稻飛虱等蟲害;地用得狠,陽光、空氣、養分吸收不夠,微生物環境惡化,作物易患病害;病蟲害多,就更加依靠農藥化肥,形成惡性循環。“土地就像失去活力的人,要靠外界強刺激才能動一動。”這位老農技員在心里盤算了30多年,他想改變種地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可大家坐上了高產的快車,沒人愿意下車試試。

2001年,退休后的謝桐洲流轉了400多畝地,到手的土地有一大半半死不活,天干踩在上面就像踏在水泥地似的堅硬。從那年起,謝桐洲的心思就全用于“養地”,一年只種一季稻,其余時間種紫云英,他要把地養肥。“地不會說話,但一樣有生命,有外形、有顏色、有味道、有質感。”老人說,走在田間,聞著空氣中的土腥味,看著各種蟲啊鳥啊飛來飛去,他就知道他的地是健康愉快的。起初兩三年,不用化肥農藥的水稻蟲害多,產量低,一畝只產三百來斤稻谷。堅持七八年,產量逐步上來,畝產穩定在625斤—850斤。

謝桐洲的堅持有了回報。他每畝地的種地成本在2500元左右,少了化肥農藥投入,多了綠肥和人工插秧、鋤草成本,總體算來,比稻麥兩熟種植多了三四百元成本,但他的有機大米出廠價16元/斤,比普通大米高出10倍,他的畝均純利潤能達到3500元,是傳統種糧大戶的7倍。

讓更多的地歇下來肥起來

蘇州市委市政府2017年一號文提出,確保在2020年前,全市百萬畝耕地至少要完成一次輪作休耕。蘇州還提出,太湖流域一級保護區的4.75萬畝耕地要長期實行冬季休耕。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書偉博士介紹,太湖等水體污染源中超過兩成來自農村面源污染,秋冬輪作休耕,一畝地一年至少減少60斤化肥,減少4次農藥,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蘇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吳正貴介紹,蘇州到2020年,全市農藥零增長,化肥用量要比2015年削減5%,每年輪作休耕的耕地要達到20萬畝,全市正在制定土地質量、農業污染、作物品質等監測辦法,在全國率先建立輪作休耕種植體系,高投入高產出的種植制度正在改變,糧食種植迎來歷史轉折點。

我省有7500萬畝耕地,休耕70萬畝,占比并不大。要想讓更多的耕地歇一歇、睡一睡,需要政府和市場的雙重補償。

記者了解到,省級財政對種綠肥每畝補助是250元,深耕曬垡補145元,有的市、區(縣)還有地方配套補助,但總體來看,各級財政對此投入有限,有些區域農戶有意愿休耕,但財政對輪作休耕即便按現有補助標準也難以做到應補盡補。

南京立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張立友算了一筆賬,每畝地種稻麥兩茬作物,年流轉費650元,要靠麥收消化四成流轉費,種綠肥沒收入,每畝還要投入成本近200元,考慮到休耕能增加水稻收成,休耕種綠各級補助要不低于350元/畝,才能基本平衡農戶利益。

但是,在謝桐洲看來,政府補償推動輪作休耕只是一個方面,市場補償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如果市場相信好地種好米,愿意高價消費高品質大米,何愁農民不把土地當成寶來養。”這位老農技員說。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休耕 耕地 輪作 萬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