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孩子是否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道路

—— 一封兒子“控訴”父母的萬言書引起熱議

2018年02月07日 09:47 | 作者:陳鵬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當“北大畢業”“留美研究生”的身份標簽與“12年未回家過春節”“與父母決裂6年”連在一起,會產生什么反應?

近日,一封兒子“控訴”父母的萬言書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什么樣的恩怨讓父母與兒子之間落下如此裂痕,難以彌合?父母與兒女,在愛與被愛之間,還有多少情感黑洞說不清,道不明?當前親子關系的發展演變呈現出哪些變化和特點?我們又該如何思考家庭教育所折射的問題?

MAIN201802060900000094486160636

1、 “孩子沒有理由不聽父母的”

“過度關愛”是故事主人公王猛(化名)以萬言書“控訴”父母的最大“罪狀”。在長文中他列舉的幾個記憶深刻的事例,包括母親不接納他男孩子剛強、自主的氣質,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一切;他喜歡奧數,但母親并不支持,反而在他遇到挫折時冷嘲熱諷;求學路上,高中想換學校卻遭到父母拒絕,在北大求學直到在美國讀研究生,均被父母通過“老朋友”遠程操控。

王猛的遭遇得到了一些網友的同情,盡管屬于個案,但沒人能否認,類似的細節時常出現在我們身邊——不停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強迫孩子做交際籌碼、把包辦一切包裝成愛……教育專家尹建莉對此分析說,子女和父母不幸形成“絞殺關系”,父母往往是難以改變的一方,因為他們是家庭關系的建構者和主導方。她認為,作為子女,當意識到無力改變時,最好的方法是遠離,“王猛的選擇既理性,又妥當”。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于甜在保送研究生期間,被心儀的學校拒絕了。面臨著升學的迷茫與焦慮,她向父母提出“留在本校讀研”,但是卻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在于甜看來,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瞎指揮”,“從小到大,學習、個人生活,甚至職業選擇都被束縛了”,而她一直期待與父母是“一種平等對話”的關系,能夠互相敞開心扉。

“孩子的獨立性與父母的支配欲就是矛盾體。”研究家庭教育30余年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忠心告訴記者,“中國的父母控制和支配孩子的欲望往往過于強烈,這是由于中國有著‘人身依附’的傳統觀念。家長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沒有理由不聽父母的。在家庭關系中,家長與子女的地位很難平等,單向的管束多、雙向的互動少,單純說教多、實踐鍛煉少”。

2、 升學要素主導家庭教育

孩子與父母相處的矛盾,遠比“控制和支配”更為復雜。十年前,趙忠心曾總結親子關系的三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控制型、溺愛嬌慣型、有條件的放任型,“有條件的放任指的是家長特別關注學習成績,如果學習好,其他都可以不用管,這種情況以往也不鮮見”。

當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素質教育不斷擴展,記者發現,從總體上看中國家庭關系中的親子關系正在好轉,盡管父母與孩子之間觀點各不相同,但雙方已懂得妥協。

70后的張琴家住上海,有一個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琪佳。琪佳認為自己與父母是“朋友關系”,在日常的溝通上不存在問題。當觸及不誠實、不懂感恩的“原則問題”時,張琴才會和孩子紅臉。

2017年,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主持一項針對8000名上海家長的問卷調查,經過與十年前的監測結果對比發現:目前,家庭中親子互動獲得極大改善,家長更傾向于平等對待孩子,學習、做人、交友是親子交流的主要內容,做人和品行占比很大。

但是,該研究同時表明,升學要素依然是影響家庭教育的主導因素。家長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教育期待,“近一半家長期望孩子成績在班級前5%,超過九成家長期望孩子學歷在本科及以上”。人們在評價指標上,依然把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而培養出孩子的素質和品格被忽視。楊雄反問:“孩子品格優秀、成績不盡如人意,大眾會認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成功嗎?”

這種變異的社會評價標準無處不在,而讓家長產生焦慮的還有他們自己的虛榮心。“別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影響張琴的家庭教育方式,她坦言:“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虛榮心作祟,但是能夠做到完全拋開不顧,幾乎沒有家長能做到。”

3、 應把孩子視作“即我非我”的獨立個體

1919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談論家庭改革,其中提到“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教育孩子應該有三個步驟即“理解”“指導”“解放”,做到“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獨立個體,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趙忠心表示,即使100年過去了,現在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三個誤區:盲目的超前教育,對孩子智力進行掠奪式開發;家庭教育的片面性,只強調學習、忽視品格和能力;學校化傾向明顯,家長拋棄自己的職能,成為學校的承包機構,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

如此重視家庭教育的中國,為什么還是容易出現問題?楊雄直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家長一方面從來不給孩子磨煉意志的機會,卻又要求孩子與別人競爭。家長期待過高,孩子反而會發揮不好。學習壓力太大、心理負擔過重,孩子就會喪失自信。

在中國,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為人父母。“家庭教育也是在教育家長,是家長自我修養的過程。”趙忠心表示,家長必須明白,今天照顧的最終目的是將來“不照顧”,要使其盡早擺脫家庭“保護傘”,否則,培養出來的孩子,家長永遠都不放心。

“在家庭教育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楊雄提醒家長,很多家長認為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考進好的學校,將來出人頭地。在我看來,升學只是孩子成長中間的一小部分,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并形成良好的人格。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孩子 父母 家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