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今年產糧1.23萬億斤 農民收入或破1.3萬元
“春播種玉米,秋播種谷子”,這是河北阜平縣農民多年來的農作習慣,日落日出,一年兩季,雷打不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正在動搖這個“土規則”。
市場導向,培育了經營主體結構調整的自覺性。“這里玉米產量低,每畝凈收入就是200元左右,不調整不行啊!”阜平縣興農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溫麗杰有自己的“小算盤”。合作社入社土地107畝,再加上流轉的土地,總共有450畝,把種玉米改成種土豆,單產提高,效益翻了番。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沿著“九條線”深入推進,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一是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二是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三是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四是以扶持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為重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五是以推進標準化和可追溯為重點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六是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推進經營方式轉變,七是以節本增效為重點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八是以發展電子商務為重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九是以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為重點推進農業資源環境保護。
年底盤點,糧食生產今年繼續保持穩定。糧食產量1.23萬億斤,農民收入有望突破1.3萬元。前三季度,農民收入達到9778元,實際增長7.45%。預計今年農民收入增幅再次高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同樣的增產增收,不一樣的內涵。
糧食豐收不一樣。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向質量穩步提高轉變,糧食產能連續5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2016年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比2012年提高11公斤。稻谷、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自給率均超過了98%。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糧安天下”,依靠國內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農民增收不一樣。在種養業收入、打工收入、工資收入、財產收入、轉移支付收入之外,農民又多了從事新型經營主體和創業創新收入。目前各類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已超過700萬人,其中80%從事農村產業融合項目,54%使用互聯網技術獲取信息和銷售產品,“引鳳回巢”成為新趨勢,創業創新成為新潮流。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農村 農民 農業 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