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搶生源成就不了真名校
日前,武漢市教育局同意終止武漢市8所優質高中分校高中辦學資格。這也意味著曾經肩負著擴招作用的“改制高中”最終正式退出。
優質公辦校舉辦一所甚至多所民辦分校,這是我國不少地方發展基礎教育所采取的一種辦學模式。這種模式被認為可依托公辦學校的師資、管理優勢,盡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而從具體的實踐看,這種辦學模式卻變為公辦校以民辦校身份爭搶生源、擴大招生規模,對地方教育生態的破壞性很大。要整體叫停這種辦學模式,必須從根本上扭轉地方政府教育部門的教育政績觀和學校的辦學理念。
公辦學校舉辦民辦分校,除了眾所周知的教育產業化問題之外,不少公辦名校希望將民辦校作為其生源的“蓄水池”和跨地區招生的“利器”。而這背后是我國各地優質高中辦學對優質生源的高度依賴。不少學校之所以“有名”,不是擁有一流的管理和師資,而是可以搶來一流的生源,以一流的生源成就一流的升學業績,打造學校之“名”。
近年來,我國為規范高中辦學,促進高中相對均衡辦學,為升學競爭降溫,明確要求公辦高中不得跨規定地區招生,不得提前招生,但還是有一些高中獲得跨地區(在全省范圍內)、提前招生的特權。不少在一省范圍內有名的高中,都依托這樣的特權,維持自身的“生源優勢”,進而每年的高考升學成績喜人。這令其他高中很是不滿。為了“規避”有關規范公辦高中辦學的規定,這些優質高中就想到舉辦民辦學校這一招,結果帶來的就是公辦民辦不分辦學,公辦以民辦身份跨地區招生、搶生源。
有人對優質公辦校舉辦民辦分校的質量表示質疑——分校的辦學質量很難達到母體校的水準。這是關注具體的辦學過程,沒有考慮到生源對辦學的影響。有的剛剛舉辦的民辦分校,背靠母體校資源,會吸引各地的優質生源報考。而只要有優質的生源,學校會很快出“成績”。
教育的本質強調的是對受教育者個體的完善。但在當前,一個成績40分的學生,經過學校教育,達到80分;另一個成績80分的學生,經過學校教育,達到90分。教育前者的學校和老師得到的評價,卻不如教育后者的學校和老師。這讓學校當然愿意搶高分學生,甚至有拋棄“差生”的傾向,而這是背離教育本質的。
從全世界范圍看,任何學校辦學都離不開生源。一流學校,確實需要一流生源,尤其是大學教育階段更是如此。但總體看來,歐美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學區制管理,重視學校辦學均衡。雖然私立學校也會給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但是受教育者更關注的是教育的過程和品質。學校辦學不存在違規搶生源的問題。
比較而言,我國基礎教育學校對生源的依賴程度是很高的,這和我國基礎教育的應試導向有關。所以,要規范基礎教育辦學,除嚴格依法治教之外,必須推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要從關注辦學的結果,轉向關注教育的過程、教育的品質。對于每個學生,也要從簡單的結果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辦學 生源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