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七旬擺攤盲人大爺熱心指路:心里有張地圖堪比導航
原標題:重慶七旬擺攤盲人大爺熱心指路:心里有張重慶地圖,堪比導航
杜大爺給路人指路。 雷鍵 圖
“老人家,我想到歌樂山公園,怎么走啊?”
“就在這兒坐262路車,制藥三廠轉車,坐280路到歌樂山南街,剩下的路就要個人走。”
這樣的問路指路本很平常,可如果指路者是個盲人,全憑記憶就能給你指出各種公交路線,這就有點厲害了!
近日,家住解放碑附近的盧女士撥打重慶晨報966966熱線,稱家附近的公交站有位擺攤的老人,常年幫人指路,不僅位置準確,線路簡單省時,還不收費。更令盧女士稱奇的是,這位熱心老人竟是位盲人,“簡直是個活地圖。”
眼盲老人現場指路,堪比導航
昨日上午,渝中區小什字公交車站旁,一位盲人老人在此擺攤。所謂擺攤,不過是一個板凳撐著一塊木板,上邊擺了幾包面巾紙、幾個紅包信封和一排擺放整齊的《重慶晨報》,每樣東西都是1元錢。
早高峰剛過,公交站上聚集的人卻并不見少。“老爺爺,得意世界怎么走?”上午10時,一位衣著時尚的年輕人從公交車上下來,似乎是被弄混了頭,只好向老人求助。
年輕人剛開了口,才發現老人看不見。“哦哦,對不起。”年輕人轉身要走,卻被老人叫住。“等哈等哈,我曉得,你順著這條路一直往上走,穿過解放碑后再找個人問一道,馬上就找得到。”老人牙都掉光了,說話含糊不清,路線卻指得簡單明了。
見有人能指路,公交站上不熟悉線路的市民或外地游客趕忙聚過來。
“我要到龍洲灣,怎么走啊?”“三峽廣場要坐幾路車?”“巴國城,我到巴國城,怎么坐車?”問題一個一個,老人目不能視,不知道該沖著誰說話,干脆挨個報起來,一條條復雜公交線路,就在老人的簡單描述下,變得清晰明了。
這時候,眾人也發現了老人眼盲,都有些詫異:“盲人還能指路?這是多熟悉重慶城區”“地圖都在腦子里了,堪稱 活地圖 ”。
雖然看不見,但老人耳朵好使,聽見眾人如此評價,樂呵呵的表情出現在滿是滄桑的臉上。
重慶晨報記者在報攤旁守候時,前來問路的人還真不少。老人總是非常熱心地回答,臉上沒有一絲不耐煩的神情,說得明明白白。很多問路人話說出口了,才發現他是盲人,既感謝,又佩服。
他熟悉重慶的每條公交線路
這位盲人老人名叫杜文其(音),四川人,77歲,在此擺攤已經兩三年。1975年,他從家鄉來到重慶,加入了當時最常見的職業——“山城棒棒軍”。
那個時候,杜文其還是個年輕小伙,人勤快,做事不等不靠,哪兒活計多就到哪去,主城區的公交車他幾乎都坐遍了。那時候,他心里就有張“重慶地圖”了。
這力哥一當就是40年,直到前兩年,老人因意外雙目失明,這才開始在公交站邊擺攤。擺攤賣的東西也不復雜,常年都是“老三樣”——紅包信封、面巾紙和重慶晨報。
“一上午賣不了幾個錢,主要是解悶。”剛剛又給兩個去重醫附一院的姑娘指了路,杜文其才得空說兩句,為啥這么熟悉重慶的公交線路,一是因為當了40年棒棒,走遍了重慶城各個地方,二是這兩年擺攤,來問路的人多,自己也想發揮余熱,做個“導航員”幫助大家,就認真了解了不少公交線路。
“只是幫忙,從來不收費的。”杜文其特意強調了一下。
新開的公交線路或是公交改道了怎么辦?老人笑呵呵地說,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平時和環衛工及周圍商店、擺攤小販等人都混得很熟,經過從此處站點的公交車,如果有線路變更或是改道的情況,他們都會告訴老人。加上平時問路的人多,如果問到杜文其不清楚的線路,他都要求教周圍人,搞清楚了才算完,“這也是與時俱進。”
憑著細心收集來的信息,杜文其不斷修正著自己心中的地圖。“問得最多的也就是各家醫院、景點、車站、勞動力市場。”杜文其說,有的時候,他也會在朋友的陪伴下出去走走,也明顯感覺到了這座城市的變化:很多新修的馬路特別寬,不用看,站在那兒,就能體會到敞亮。
對人熱心,別人也用熱心回應他
杜文其也結識了不少朋友。很多人剛到重慶的時候,都在這兒問過路,有些賣茶葉的小販,還特意帶點茶葉來報攤找到他,表示感謝。還有的挑著擔子進城賣水果,不認得路,杜文其給他指路之后,每次路過就會專程送幾個果子來給他吃。
“老人家為人仗義熱心,我們都把他當自己的長輩一樣尊敬。”在附近賣盒飯的胡師傅和杜文其是老相識,杜文其的年齡和胡師傅的父親相當,胡師傅就將老人當成自己的長輩。不但每天中午都會請杜文其吃一頓盒飯,還會每天攙扶著杜文其回家(杜文其的家就在車站附近)。
車站旁彩票店的老板也是個熱心人,碰見個刮風下雨的天氣,會第一時間跑到老人的攤子前幫忙收攤,攙扶老人到店里避雨。“老人家這么大歲數了,還這么熱心,我們后輩不能落后。”
杜文其說,自己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能多到渝北走一走,“聽說兩江新區建設得特別漂亮,我很想去逛逛。”老人說,這座城市正在越變越美,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在美景中,心里也透著光亮。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七旬擺攤盲人大爺熱心指路